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何找准课堂训练点,落实读写结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5-29 15:5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何找准课堂训练点,落实读写结合
一、教师要具有“读写结合”的理念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要任务是要具备“读写结合”的思想。以前的语文课,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只需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要求背诵的背下来就行了。但是,随着课改的推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写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能够关注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孩子学习作者的观察、写作的方法,诸如怎样选材、组材,怎样确定中心,怎样遣词造句等,要在读的同时读明白:这篇文章好在哪里,我以后写这类文章要怎样才能写好。这样,读文章就仔细认真多了。平时,我还经常提醒孩子们,你看到一篇文章,自己先想一想: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也就是学习审题。如果让你来写,应从何入手?读文章的过程中,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立意谋篇的。读完后再想想,这篇文章好在哪里?鼓励孩子养成一边读一边提笔在手,养成读书做笔记的好习惯。这样琢磨咀嚼,会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只有做到这点,学生才会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感受文字的魅力,乐于享受语文课堂。
二、要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
读与写要实现两者之间有效的结合,首先要利用好语文课本这个最好的载体,在语文课堂中结合教材的设计,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孩子写话实践提供仿写借鉴的对象,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进而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
1.读写结合,首先要从课文的仿写做起
仿写是写作的一个单项训练,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如遣词造句,小的片段练习等,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如我教学《雏鹰争章》这一作文课时,出示几篇范文,先带领同学们列出作者写作的提纲,在同学们的谈论下让孩子学会了总分总的写作方式,学会在作文中开篇点题结尾总结,构成一种完整的写作模式。最后再让同学们联系实际,思考准备写的同学,然后让他们自己列出提纲,并让同桌之间相互修改,这一效果甚好。
2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语文中遨游
  在阅读中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必然的。只有让孩子在阅读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融入课文情感,习作中才可能会有可写之处,更有可看之处。巴金老人曾说:“我会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更有感情。”阅读时孩子们融入了情感,在脑海里产生了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象,产生了不同的阅读体会、感受。孩子把阅读的体会感受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产生了写作的情感,这样的作文才会别具匠心裁,独树一帜。如我教《小儿垂钓》一词时,针对这首词美好的意境,引导学生抓住词中描写到的景物及色彩,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一想还会有怎样的景色,然后把自己想象中的情景写下来,注意动静结合。时值春节,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再加上平时的积累,很快,一篇篇如诗般的美景从学生笔下流淌出来。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想象,不仅发展了语言,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教师也检测到了学生对这首词的理解情况。
三、做到及时地评讲
读写结合,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生写了,还差得很多。要想真正提高效率,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还要注重及时评讲。评讲宜及时。在学生动笔习作的时候,教师要在巡视过程中寻找写得好的、有代表性的练笔作为范例。当大部分学生完成时,开始交流、点评。除了学生积极主动交流、点评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作品”进行细致评讲,让学生在评讲中或开阔思路,或积累语言,或学会修改……
我相信,只有作为教师的我们,心中带有:读写结合”的理念,并在平日的教学工作中能够落实,学生的读写能力一定会慢慢有所进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6 15:3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