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欠发达地区0~6岁处境不利儿童非正规教育价值探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2:2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ECD项目广西省级专家组 杨 彦
摘要:目前在我国欠发达地区仍有许多0~6岁儿童由于各种原因而处境不利,无法正常获得正规的幼儿教育。本文从终身教育的理论内涵、和谐社会教育公平性、欠发达地区幼儿教育的实际需要等三个方面来研讨开展非正规幼儿教育的价值,说明在欠发达地区针对处境不利儿童应重视开展非正规幼儿教育的必要性和实际性。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处境不利儿童 非正规教育 价值
欠发达地区主要指交通、经济、文化、教育等相对落后的遥远市、县、乡(镇)、村等地区。该类地区由于地域偏远、交通不便而信息阻塞、思维封闭,从而带来经济收入微薄、科学文化贫瘠、教育质量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非正规教育是指在正规教育体系之外进行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它主要以无法获得正规教育机会的人为对象,特别注重为处境不利地区的处境不利人们提供弥补教育,尽管难以使受教育者获得全面而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但作为一种弥补教育,它适应了特定人群接受教育的需要。与正规教育统一性、连续性、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特点相比较,非正规教育具有开放性、灵活性、针对性和多方参与共建等特点。非正规教育与正规教育一样,都是终身教育体系不可缺乏和不可替代的组成局部。由于正规教育自身的局限性刺激了非正规教育的发展,如:正规教育无法解决经济上的贫富差别带来的教育不平衡;正规教育不能解决人口增加的压力;正规教育无法到达地处偏远的人群当中……等等,因此,近二三十年来,非正规教育在发展中国家迅速兴起,甚至被人们视为教育上的“第三次浪潮”。正如非正规教育最早的建议者之一菲利浦·库姆斯曾经指出的一样,“正规教育的缺乏刺激了非正规教育的迅速发展。”①
专门指向0-6岁儿童的非正规教育即非正规的幼儿教育。非正规幼儿教育是社区学前教育的一种形式,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广泛动员并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来发展幼儿教育事业,为更多儿童,特别是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处境不利(如:残疾儿童、女童、非城市人口、家庭经济困难、地处偏远的散居人群以和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等)的儿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目前在我国不少欠发达地区尚有许多处境不利的0~6岁儿童,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如居住偏远、家境贫困、缺乏关爱、性别岐视等,无法获得正规的早期教育。如何解决欠发达地区处境不利儿童受教育的迫切需要与正规教育无法到达这一矛盾呢?仅仅依靠大力发展正规学前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等是不够的,采取非正规教育的思路来寻求解决之道,重视在欠发达地区针对0~6岁处境不利儿童开展非正规幼儿教育,无疑是一项有价值的探索。
一、非正规幼儿教育使《纲要》基本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更加丰富
2001年7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简称《纲要》)的公布试行,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迈进了一个新阶段。《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终身教育思想为非正规幼儿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启示,揭示了开展非正规幼儿教育的必要性。
终身教育观念使我们获得了审视幼儿教育更加广阔的视野,获得了考虑幼儿教育更加全面的、整体的、深远的、人本的方式。但较长一段时间内,人们较多重视的是终身教育思想影响下幼儿教育价值观转变的问题,而忽略了终身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方式的启示。我们应当认识到,终身教育最根本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针对保守教育弊端的崭新的教育理论。终身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绝不只仅包括正规的学校教育(含幼儿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也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每一个人终生学习的机会,这个任务只有在充分发展非正规教育的情况下才干很好地完成;以教育内容的丰富性、教育对象的广泛性、施教范围的社会性、价值判断规范的多元性以和学习形式的个别化多样性为主要特征的非正规教育,才是教育的正常顶点和终点。——幼儿教育亦是如此。因此,认真领会《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 终身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充分认识终身教育理论对非正规幼儿教育的促进作用,结合我国欠发达地区0-6岁处境不利儿童受教育的实际需要进行考虑,可以认为:开展非正规幼儿教育,既具有理论支持也具有实践需要,对丰富终身教育理论的内涵极具价值。同时,开展非正规幼儿教育能开扩人们对幼儿教育方式的认识视野,对促进欠发达地区幼儿教育将有良好的启示。
二、非正规幼儿教育使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得以扩展
自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之后,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并“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已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构建和谐社会应以教育公平为基础的共识,标明了开展非正规幼儿教育的实际价值。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它涵盖了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尽管对于这一概念的确切内涵和外延还有待于系统的理论阐释和长期的实践研讨,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公平和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教育公平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作为义务教育起始阶段的幼儿教育则是基础中的“基石”。因此,追求公平的幼儿教育是和谐社会发展的肯定趋势。公平的幼儿教育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每一个适龄儿童都有权利和义务接受幼儿教育,即教育机会均等;二是每一个适龄儿童所处的教育条件与环境应该大致相同,也就是他们所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应该大致均衡,即教育条件公平。对于当今中国社会来说,教育公平尤为引人关注,这是因为教育涉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把子女的成才、家庭的幸福、理想的实现等美好愿望寄托在子女的教育上。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那些经济贫困、流动频繁、交通不便、居住偏远等处境不利的家庭,更是竭尽全力,希望通过子女受教育来改变贫穷的命运和困苦的境遇。然而,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城乡差别很大,做到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但是做到相对公平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仅仅依靠发展正规学校教育来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但是逾越固有思维,重视和研究非正规教育的价值来满足处境不利儿童和家庭成员的不满情绪和失望心理从而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这是有可能的。可见,从构建和谐社会要重视教育公平的角度动身,从幼儿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石”地位来看,开展非正规幼儿教育极具实际意义,不只使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得以扩展,而且是对广大儿童受教育权的保证,也是人权的保证。
三、非正规幼儿教育使欠发达地区幼儿教育的实际矛盾获得缓解
欠发达地区幼儿教育的需要是十分迫切的,仅从该类地区幼儿教师培训的相关情况来看,便能体会到这种迫切需要。长期以来,笔者由于工作原因,接触了大量的城、乡幼儿教师,在参与教师培训的过程中,感受到大多数学员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幼儿教师的学习需求十分强烈、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学习态度十分认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幼儿教育发展的需求十分迫切。但是,这些教师学习与工作的效果却是十分有局限性的,因为她们绝大多数来自正规的教育机构(县、乡镇幼儿园或和设在小学的学前班)并主要服务于该机构,其作用难以辐射到该地区所有的0-6岁儿童,尤其是因各种原因无法进入幼儿园(学前班)接受教育的处境不利儿童,因此,在进行有关欠发达地区0-6岁儿童受教育情况调查时,结果不如人意之处仍然颇多。如:2005年相关资料统计标明,云南省玉龙县3~6岁儿童入园率为40%,0~6岁儿童受教育率为23%;贵州省西秀县3~6岁儿童入园率为45.96%,0~6岁儿童受教育率为33.83%;四川省松潘县3~6岁儿童入园率为29.15%,0~6岁儿童受教育率为19.13%;广西那坡县0~6岁儿童入园率为43.9%,0~6岁儿童受教育率为20.2%。②以上资料均反映出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欠发达地区0~6岁儿童受教育率普遍低下,处境不利儿童的受教育率相对更不乐观。尽管近几年来学前教育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极大关注,但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制约,仅靠发展正规幼儿教育机构是不实际的。如何缓解欠发达地区幼儿教育的迫切需要与正规教育无法到达这一矛盾呢?必需拓展思路,另辟蹊径,从另一角度来探索幼儿教育问题—— 非正规幼儿教育无疑是一条实际的途径,是解决欠发达地区0~6岁处境不利儿童受教育权的可行之路。目前,不少专家学者都在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非正规幼儿教育的模式,如“大蓬车幼儿园”、“草原流动幼儿园”、“季节班”、“游戏小组”、“家庭学习小组”、“儿童-祖辈家长活动点”等等,这些有益尝试较好地缓解了欠发达地区幼儿教育的迫切需要与正规教育无法到达这一矛盾,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预示着非正规幼儿教育发展的巨大价值和生命力。
此外,教育研究的效果标明,在0~6岁阶段为儿童提供适时而良好的教育,能够影响儿童一生的发展,特别是对处境不利的儿童,正常的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更具有久远的、正面的影响。据研究标明,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其它任何一级教育的投资回报率③,因此,探索欠发达地区0~6岁处境不利儿童非正规教育的开展,具有经济回馈价值和久远的社会意义。
总之,非正规幼儿教育有益于使幼儿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使人们注重机构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有机联系来发挥社会整体的教育影响。发展非正规幼儿教育可以增强地方自主性从而使幼儿教育能够更好的立足于当地实际形成各自特色,还可以扩大幼儿教育的社会职能并发挥其对当地社区发展的作用从而使幼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我国非正规幼儿教育的实践证明,非正规幼儿教育是发展我国幼儿教育的可行性举措,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非正规幼儿教育既能为众多0~6岁处境不利儿童提供更多的受教育场所和机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家长素质偏低、家庭教育质量较差的局面。积极探索发展非正规幼儿教育,能在不时发展正规幼儿教育机构——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的同时,拓展幼儿教育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刘英婕:非正规教育在发展中国家迅猛兴起,成人教育,2001年第7期。
2. 蔡淑兰、邢利娅:非正规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意义与对策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8月。
3. 李生兰 著:《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①菲利浦·库姆斯 著:《世界教育危机:系统的分析》,1968年,美国。
②此项数据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早期儿童发展(ECCD)项目”2006~2010周期项目方案,玉龙县、西秀县、松潘县、那坡县均为ECCD项目县。
③美国政府实施十多年的著名的“开端计划”(National Headstart Project)为处境困难家庭的儿童提供免费早期教育的效果,以和High Seope Perry学前教育项目对美国一个小区的一组儿童进行22年的跟踪研究结果都说明:接受了良好的学前教育的儿童与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相比较,前者的学习效果、工作报酬和家庭生活都比后者要好得多,犯罪率也较低。有关的研究还标明,从经济价值来看,政府或家庭为学前教育每投资1美元获利约7.16美元。因此,儿童早期适时的良好的教育计划和实施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 15: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