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教育”理论的现代价值三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2: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北京教育学院 梅汝莉
陈鹤琴创立的“活教育”理论,奠定了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理论基础,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幼儿教育体系,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陈鹤琴继承发展了中国优秀的教育保守,张扬了教育的人文性,其主要表示是他创立的“活教育”以教人做人为教育的根本目的。陈鹤琴对此有着深刻的论述,指出 “为什么要讲做人呢?……人之所以异于其他的动物,就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应当努力来学习如何做人,如何求得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在这里,他论述了教育应当肩负教人做人任务的根本原因在于,要使人由一般的动物,变成一个社会的动物,即由一个自然的人变成一个社会的人,不然人就很难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这意味着教育具有使人从野蛮走向文明的作用。“活教育”对保守的“教人做人”有所发展,他要求培养的人,是具体国家的人,是现代世界的人。并且将教人做人的教育着眼于求得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发展。“活教育”关于做人的内涵,和其学会做人的动身点与归宿,既张扬了教育的人文精神,又防止陷入笼统“人性论”的窠臼。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陈鹤琴还以为“人自生至死,在他的面前一直摆着一个做人的问题”。这是指人一生待人接物、处事谋生,每时每刻都应当考虑是否合乎做人的要求,希望教育能够培养儿童终身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真正的人,这是一个多么高尚的教育理想!
从全球范围看,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危机,使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认识到,科学主义的局限,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要求教育突出人文精神。就我国而论,对科学与人文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拨乱反正时期,社会各界最爱引用的是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近年来,人们开始质疑,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知识能直接发生力量吗?”第二个问题是:“是否所有的知识都有力量,”第三个问题是:“即使知识能够形成力量,那它到底是一种建设性的力量还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这三个问题都突现了人的价值和人对知识的驾驭作用,这是社会对人的认识的再一次觉醒。这种变化体现在教育政策上,则是素质教育的提出。素质教育将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宗旨,与“活教育”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完全一致。
二、“做中国人”与“做世界人”相统一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育的根本问题。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涌起,教育界有人开始提出“教育国际化”的命题,引起人们对培养目标的重新考虑。陈鹤琴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明确提出了“做中国人”与“做世界人”相统一的培养目标,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教育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正确解释“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很有实际意义。
陈鹤琴认为:“人生在世界上,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环境之不同,在人类中就有以世界为范围的世界人与以国家为范围的国家人。”就人的这两种属性而论,每个人客观上是属于生于斯养于斯的国家人,作为生在中国的儿童,当然必需首先做一个“中国人”。他进一步指出:“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与别的国家的社会性质不同”,具有不同的发展特质,“因而中国人的生活内容和其意向便自然受此特质的规定”,这就意味着我们培养的儿童必需具有中华民族的民族性。陈鹤琴不无动情地说,我们应当培养儿童“要爱我们国家五千年的光荣历史,爱我们国家的前途,爱我们国家的人民,从而担负起我们的历史任务,使我们国家进步繁荣,日新月异”。在民族危机极端严峻的抗日战争时期,陈鹤琴先生这种爱国情怀,曾经发生强烈的感召力,在今天仍然具有普遍意义。当今世界,霸权主义以强凌弱、无视世界人民意志的事件屡屡发生,尤应关注的是,在复杂的全球化浪潮中,逐渐形成了强势文化对弱势边缘文化的侵蚀。这是一个值得高度警惕的问题。有识之士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第二疆域,决不能掉以轻心。世界上日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化外乡化的问题,关注人类生存的根系,尤其关注发展中国家文化保守的存在与发展问题。教育应当重视文化根基的民族性,像陈鹤琴先生教导的那样,认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保守,培养儿童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承担起神圣的使命。
“活教育”不但要求儿童“做中国人”,而且要求儿童“做世界人”,因为“中国是世界的一环”。在20世纪40年代,陈鹤琴已经具有面向世界的宽阔的教育视野,令人感佩!那么,他又是怎样论述“做世界人”内涵的?他认为,第一,“必需有世界的眼光。所谓世界的眼光,就是对世界的看法,我们要有对世界的正确的看法,必需了解世界的事事物物,大自然是怎样在运动着,大社会是怎样在发展着”。这就要求培养儿童全面认识整个世界,既包括认识人类社会,也包括认识自然界的发展趋势。认识社会的基本走向,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社会发展观,树立高尚的社会理想;认识自然的运动变化,有助于儿童形成正确的自然观,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教育内容,在今天都具有强烈的实际需要。第二,“我们要做世界人,便要爱全世界的人类”。陈鹤琴认为:“做一个真正的人,他必需热爱人类,不论国籍、种族、阶级或宗教。他必需热爱真理,真理高于一切。当真理受损时,他必需不惜一切来捍卫真理。他应该以‘世界一家’的思想作为人类最终目标。”将爱人类、爱真理作为“世界人”的内涵,体现了鲜明的“人类本位的价值观”。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面对人类社会的各种危机,世界精英们开始建议“人类本位的价值观”。20世纪最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指出:“维护人类的整体目标必需高于一切目标。”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德国科学家弗里茨·哈伯同样认为:“我们需要一种以人类作为终极关怀目标的智慧。”他们建议的“人类本位的价值观” 与陈鹤琴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建议的“做世界人”的价值取向,何等的相似!这种价值观,正是当今世界人民用以揭露、抵制霸权主义,构建世界新秩序,并用以防止科学技术异化的重要思想武器。
三、注重实效性的德育观
“活教育”高度重视德育,陈鹤琴明确地指出“人格重于知识”,沉痛批评“中国教育的弊端确在于我们只顾到教书上课,注重知识的灌输。人格的培养,竟加以忽略”。这种批评,在今天仍然具有警示作用。陈鹤琴作为一个教育大家,他深知德育的艰难,所谓“训育难于教育”。为了化难为易,陈鹤琴注重研究德育的规律,建立了注重实效性的德育观。
1. 着力进行道德基础教育。
一般而论,实施道德教育,往往容易追求高尚的目标,例如建议“舍己为人”。“舍己为人”是应当提倡的,中国历史上和今天社会上都曾涌现许多“舍己为人”的仁人志士.以其高尚的道德典范,净化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培育了举世瞩目的中华道德文明。不过,还应看到,道德范畴具有层次性,儿童的道德认知也有特定的发展轨迹。作为幼儿阶段的德育,必需注重夯实道德教育的基础,这才有可能保证德育的实效性。陈鹤琴既深谙道德范畴的层次,又掌握了儿童道德认知的规律,对儿童德育的主张十分务实,他说:“‘舍己为人’原是做人的最高理想,这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才干做到,自古以来,有不少大圣古贤就是这—类人的代表。普通的人能够做到‘互助’也已经很不错了。”他正是从大多数普通人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动身,将“互助”确定为德育的基本目标。对于儿童的道德修养来说.“互助” 尽管比“舍己为人”低一个档次,但它是对儿童自发的“自我中心”的逾越,使儿童确立“互助”的观念,意味着他们在与个人中心诀别,儿童一旦从“自我中心” 的状态下走出来,才可能理解他人的需要,才可能逐渐培养服务的精神,形成做人的合作态度,这对他们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活教育”遵循德育的基本规律,确定了“训育的目的之一在于能养成同学‘互助’的习惯,假如这一点没有做到,就可以说训育没有做好”,因而获得了德育的显著实效。今天,我国已经建立了市场经济,市场伦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互赢”。“互赢”的实质就是利益上的“互助”。陈鹤琴要求德育“从自我到互助”,抓住了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基本道德,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2.良好习惯与发明力的养成。
“活教育”重视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认为让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人之后方能“减少许多问题”,所谓“慎始则善终”。陈鹤琴是“知”“行”统一论者。他认为对儿童来说“行”的结果就是习惯的养成。即“从知到行……不时地做,是养成‘习惯’的必要步骤;单是‘知’而不‘行’,单是‘理论’而无‘实践’,样样事体都不会胜利。”这正应了我国优秀保守德育的基本经验:从知行统一着手,实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的养成性目标。
良好习惯的培养,对幼儿是十分重要的,不只中国的教育家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而且,19世纪的著名心理学家李德也认为:“播下你的良好行为,你就能取得良好的习惯;播下你的良好习惯,你就能拥有良好的性格;播下你的良好性格,你就能拥有良好的命运。”足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儿童一生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但是,还应看到,习惯如同蛛网,虽然微不可视,它对人的束缚可以形成巨型钢缆般的力量。拘泥于陈腐落后的习惯势力,也能毁掉一个人的一生,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同时,必需使他们具有逾越落后保守习惯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发明的习惯和能力。陈鹤琴在“活教育”目的论中指出,做中国人必需做现代的中国人,而现代的中国人必需具有“发明的能力”“反对因循苟且,故步自封”。他认为儿童天生喜欢发明,具有发明的能力,关键在于教育要得当, “要加以适当的训练”。这就“要从做中学,做中求发明”,“要有科学的头脑……手脑并用,才干发明”。这就是说,习惯的培养,必需有所选择,既需要培育儿童良好的品行,还需要促进他们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应当将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
3. 面向人生的德育。
反省我们的德育,为何实效性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不注意教人做人,道德教育较多关照人的社会价值,而忽略人的人生价值。这种人生教育的缺失,使道德教育缺乏亲和力和实用性,儿童从小就不懂如何待人接物,久而久之肯定降低社会的整体文明水准。1947年陈鹤琴发表了《生活的哲学》一文,树立了德育面向人生、贴近同同学活的典范。人生日用之常,被列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十分实际。《生活的哲学》告诫同学,从小应该养成十个“经常”,一个“假如”,三个 “当”。
十个“经常”是指:“1.经常记住他人是对的;2.经常坚持乐观;3.经常善于运用你拥有的东西;4.经常注意去交好朋友;5.经常坚持满足;6.随时准备为人服务;7.经常注意鼓励;8.要尽其职责;9.经常要自我克制;lo.经常以礼待人。”做到这十个“经常”,肯定会改变人的心智状况,使人乐观,自信、有克制力,尊重他人,善于交友,文明礼貌,人际关系良好。而且富有责任心。
一个“假如”是指:“假如我是你。”陈鹤琴以其丰富的学识和人生阅历,教诲同学学会设身处地的“换位考虑”。这有助于使儿童理解他人,走出“只知有我、不知有人”的思维方式,逐渐养成善解人意的意识和心智,从根本上使同学具有人性的良知,知道同情他人,从而协商他人。
三个“当”是指:”1.当你发怒时有制怒能力;2.当你对待他人时要注意公正不偏;3.当他人需要协商时,应尽力协商之。”这里列举的第一条,是情绪和情感教育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教育,属于自我认识的范畴,而且是儿童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的核心和关键,它应该是道德教育关注的问题。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只是将情感问题列为教育的手段,而未列为教育的内容。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的就是调动情感以完成思想教育任务的道理。但是,陈鹤琴却教育儿童从小必需学会正确对待自身的情绪和情感,具有“制喜、制怒”的能力,成为一个理智的人,不要因一时的激动,贻误大事。实际上,能否正确对待自身的情绪或情感,是一个人自我管理能力和道德智慧高低的重要表示。“三个‘当’”的第二第三条则是处置人际关系的内容,培养同学具有服务的意识、合作的能力,不只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十分重要,对一个人事业上的胜利,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国外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自我认识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儿童未来的发展。不只多元智能理论持上述观点,而且情商理论家丹尼尔·戈尔曼也说:“通向幸福与胜利的捷径在哪里?……显然,单凭学校那些‘规范’课程是无法回答这些问题的。其实,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与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有关,那就是人们自我管理和调节人际关系能力的大小,亦即情感智商的高低。”陈鹤琴面向人生的德育,恰恰抓住了“自我管理和调节人际关系”两大能力的培养。
以上三则,尽管只是管窥之见,似已使我们初步领略到陈鹤琴“活教育”坚挺的科学性,正是这种科学性,使其拥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具有现代的价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22: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