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物”对幼儿情绪发展的影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22: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许日华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所发生的体验。情绪和其他心理活动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一种反映。但是情绪的特殊性在于它们反映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并且表示为喜、怒、哀、乐等形式的内心体验。情绪对幼儿行为动机、心理活动组织、个性形成和生长发育都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影响幼儿情绪的因素对促进幼儿情绪、情感的健康和谐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物”作为幼儿的一种独特的交往对象,对幼儿的情绪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物”与幼儿情绪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万物有一起的实质和基础,但物质的存在不是笼统的,而是具体的、实际的。实际的物质存在表示为物质形态和其结构层次的无限多样化。意识包括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它的发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主体性的人对客体性的物的实践活动。其实质是在物质的相互联系中表示出来的,主要表示在:其一,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结果,是社会的产物;其二,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幼儿刚出生时的情绪基本上都是生理性的,是一种原始天性反应。它由机体内外某些适宜、不适宜的刺激所引起,并反映机体当时的内部状态、生理需要。大多数复杂的情绪诸如微笑、内疚、悲伤等都是在后天形成的。“物”作为幼儿一种独特的交往方式,幼儿通过对其进行操作、认识、评估发生情绪体验。例如,在公园看到大老虎时儿童会大惊失色、惊恐万分,而在家里看到小花猫时却无害怕之感,这是由于对“物”的认识、评估不同而引起的不同的情绪体验。
二、“物”在幼儿情绪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一) “物”的形态会影响幼儿情绪的发展
“物”的形态一般指事物的颜色、形状、亮度、声音等特性。1岁幼儿已经对它们具有初步的区分能力。幼儿通常将“好看的”、“美丽的”、“有趣的”等语言与所接触的玩具、衣服、书画、花草等事物或现象结合在一起,并表示出喜悦的、愉快的状态。由此可见,美的“物”丰富着幼儿的生活,引起积极的愉快的情绪,使幼儿精神丰满,心情舒畅,消除疲劳,促进健康。但是心理学研究标明:幼儿美感最初的发生和发展,不是先天赋予的,而是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因此,我们要从实际生活的事物当中提供给他们色彩、声音、形体等多样的美的刺激。正如亚里斯多德所说,脱离美的事物的“理念”或“美自身”是根本不存在的。美在事物自身之中,美主要是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是在事物的体积与安排——美的事物的体积大小要合适,要有一定的安排,要表示在事物的各个局部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我们既要注意培养幼儿对美的感性反映形式,又要培养幼儿努力在客观事物中去发现美,进而达到以美促情、以情育美的目的。
(二) “物”的性质会影响幼儿的情绪发展
“物”作为一种强化物,可分为积极强化物和消极强化物。当作为积极强化物时,可以引起愉快、高兴、满意的情绪体验;反之,当作为消极强化物时,则会引起痛苦、恐惧、愤怒的情绪体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开创人华生曾经用条件反射的原理做了一个婴儿形成恐惧的著名的情绪实验。通过用一种动物和一种引起恐惧的刺激发生联系,从而使婴儿对那种动物发生恐惧。小小朋友原本不害怕小兔子,但由于小兔子每次都和一种可怕的响声相继出现,婴儿形成条件反射后,不但对小兔子形成恐惧感,而且也对有毛的东西诸如老鼠、有胡须的人形成了恐惧感。在幼儿的周围世界当中,存在着很多消极强化物和积极强化物,家长和教师必需注意掌握取舍强化物的原则,即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观察和认识的兴趣,增强幼儿积极的情绪体验,努力防止破坏幼儿的探究兴趣和引起消极情绪体验的“物”出现给幼儿。
(三) “物”的难易程度会影响幼儿情绪的发展
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使他们特别乐意于玩弄和操作物体。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资料和事物才干引起幼儿的主动探究,否则将使幼儿丧失探究的主动性,因此,这就对“物”的难易程度提出了要求。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对周围物质世界的认识还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思维经常还需要动作的协商。所以,我们提供的资料应该能使幼儿通过操作明显地看到事物间的关系。例如,水在不透明的管子里流动会阻碍幼儿对水的运动的观察,所以家长或教师应提供透明的管子,便于幼儿观察水的运动,从而激发他们对活动探究的兴趣和乐趣。反之,假如提供的“物”的难度过大,不符合幼儿的动作、直观思维,对物体的反应结果不能够立即观察到,幼儿则可能会首先发生焦虑,随之发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进而会采取消极的防御和自我维护的态度,贬低任务的价值,降低对周围世界探究的乐趣。
三、“物”对幼儿情绪发展的表示
(一) “物”可以增强幼儿自身的情绪体验
杜威说:“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个人兴趣的人的世界,而不是一个事实与规律的世界。儿童世界的主要特征不是什么与外界事物相符合这个意义上的真理,而是感情与同情。”在儿童世界里,一切东西都是活的,都有眼睛和嘴巴,都会考虑、会说话。儿童世界是一个拟人化的世界。譬如树脂冒出来,小朋友会同情地说“树在哭”,树跟人一样是活的;窗户是房子的眼睛,房子也是活的。儿童这种拟人化的心理,是广博的关怀与奇特想象力的源泉,体现出人性美好、善良的一面。家长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幼儿这样一种“泛灵化”、情感化的心灵,充分让幼儿接触一些能够增加他们情绪体验的“物”。
(二) “物”是培养幼儿移情能力的中介
移情是由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发生相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共鸣的情感反应。运用与同伴分享玩具来体验对方的情绪的移情训练是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的。学前儿童年龄较小,知识经验缺乏,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因此,对他们进行移情训练应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能理解的具体事物入手。例如,方方非常喜欢一个漂亮的玩具小汽车。一天,方方拿着汽车在院子里玩,同院的斌斌看到了,也想和方方一起玩,方方却不愿意。这时候方方的妈妈看到了,可以这样对方方说:“小朋友之间要友好相处,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才对。假如这个玩具是斌斌的,他要是也拒绝你,你会感到怎么样呢?”方方可能会回答说不高兴或难过,这就说明他已经感受到了对方的感受。借助“物”的途径来使幼儿体验到对方的情绪无疑是移情训练的一种好方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22: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