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注:本课题负责人:姚莉,课题组主要成员:张冬梅、高丽丽、姜秀玲、张云卿、王保萍、李明辉、高彩霞、张泽慧、杨洁。)
一、前言
在历时三年的研究告一段落时,回顾走过的道路,“一起生长”这一概念从中清晰地凸现。课题的进程是身为研究者的教师的生长,是幼儿在中国保守文化浸润中的生长,是每个发明和参与“丰富生活”的人的生长。正如课程的本义—— 跑道,我们在奔跑中寻找着路径,调整着步伐。与起初“ 完美”的计划不同,在研究中真实出现出的问题逼迫着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不得不检视、重建自身原有的命题。在独立的、一起的解读与碰撞中,本课题被赋予了多样化的意义与理解,也由此发生了具有一定“ 个人化”和“ 情境化”的课程文本。但随着研究的不时推进,我们起初设想和最终提供的课程方案又已不是必需。由于有了每个人以自身方式进行的理解、加工与发明,事实的结局反而是这套课程方案作为“ 文本”视野下的“失效”和作为“意义”理解上的“再生”。
二、立论基点
简单地讲,三个“为什么”引发了我们的考虑:
(一)为什么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之为人的素质却没有越来越升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显现,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素养的提高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但与此不相适应的却是,对人的人文素养的培养远远落后于其应有的地位。然而,我们知道,与西方文化历来崇尚的“ 爱智”的教育目的相比,中国保守文化之于人文素养的培育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其独有的伦理型文化正是最为注重道德自觉和理想人格培养的文化,其以人际关系和谐作为最高范畴的理想型教育对于人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二)为什么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日文化的、十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小朋友们所熟知并热衷的却是“洋节日”“洋风俗”?面对各种文化的汇入与冲撞,如何看待自身保守文化,如何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与整合,如何对待青少年中发生的轻视自身文化的倾向等等,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外来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击,使我们不得不对自身的民族文化发生忧思与紧迫感。让我们的小朋友珍惜自身的文化、发展我们的文化,使中国优秀的保守文化得以传承和更新,不致面临被湮没和扭曲的命运,是我们的教育应切实肩负的重任。
(三)为什么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一再高扬,“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却在成为追念?科技越发达,社会越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会相应越强烈。对个体而言,保守文化的发掘与弘扬是营造个人精神家园之所需;对群体社会来讲,其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凭借。教育应选择有社会价值的文化,这也是教育的功能所决定的。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认为,我国保守文化的精华在学前教育的内容中就应有必要的、足够的反映,惟其如此,才干使小朋友从小耳濡目染,浸润并受益于中国独有的文化情怀。在幼儿园课程中引入、突出中国优秀保守文化的学习,无论是对于人的个体生长、群体塑造、社会发展,还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更新,都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三、核心理念
在事实的进展中,本课题的理念逐渐清晰,其中的关键字眼是“体验”与“生活”。关于这,约翰·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课程哲学观和人本主义课程哲学观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体验
杜威所指的“经验”趋向于主客观的“交互作用”和“连续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则试图进一步关注课程参与者内心的感受与理解和各自原有经验的碰撞与交汇,关注在原本就是人所发明的节日文化中,不同背景下的人在节日中的感悟和对节日文化的发展与改造。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体验既是方式、过程又是追求。也就是说,我们在通过体验获得体验。
针对本课题而言,“体验”既体现在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对节日文化的深刻感受上,又体现在幼儿对节日的亲身亲历上,更是所有参与者经验的交汇与互融。在此当中,“对话”一再占据我们的视野:首先,节日文化所蕴涵的意味复杂深邃,与我们所“熟知”的大相径庭。如,原有的保守节日名目繁多,既有保守纪念节日,又有保守祭祀节日、保守时令节日,还有保守民俗节日、保守宗教节日等等,少数民族的保守节日更是屈指可数。而汉族的上巳节、社日节、寒食节、中元节、腊日节、灶神节等,有的消亡,有的演变,所谓的保守已与初始的概念有很大出入。全世界风行的贺年卡是我们祖先的始创,很多有关节日的美丽传说居然大多是无凭据的和着。与节日文化的不时对话带给我们的考虑与感悟良多。其次,与西方节日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我们所有的节日都是成人创设,成人过的。没有一个节日的主角是小朋友,也没有人关注小朋友们在每个节日的想法、行为以和其乐趣和需要。这种情形下,我们应如何使以成人文化为主流的节日在小朋友身上得以传承,让小朋友们愿意主动、快乐、自然地享受节日氛围并发明呢?于是,作为主体的小朋友的真实体验和体验的价值成为了我们的重点关注。第三,研究的进程是教师、家长、幼儿和所有参与者一起铺设的道路。不同生常年代和生长背景中的人对于节日的感受与理解有着实质的不同,其中有共性和个性的差别。因此,在不时的交汇碰撞中,每一个参与者都从自身的视角理解和丰富着节日的内涵,汲取着多元的养分重新审视和感悟生命。尤其对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年轻家长而言,很多人对于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对保守节日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有机会与小朋友一起体验保守节日,重温童年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重新检视自身的幸福感,这对他们弥足珍贵。追求这种意义上的体验已经逾越了对课题自身的追求,更深地着眼于对人的生存质量的关注。
(二)生活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人的美好生活。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论和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无不在揭示生活与教育一体化的实质。以社会性的培养与教育为例,以往我们往往突出的是“议”。这种“议”使小朋友常习惯于从旁观者的角度发表品评,其作为主体的自我反而被忽略。在没有“我”的世界里,我们所期待的发自内心的真正的投入、喜悦、震撼、悲伤、敬重,真正有意义的“人”的生活又从何谈起?我们认为,节日就是人的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开展节日活动的目的应在于丰富和拓展儿童活动的机会,提升、整理儿童个体的、零散的经验。因此,我们将亲历、共享作为了课题实践的宗旨。过春节就去扫扫尘、贴对联、做一盏守岁灯;清明就去插柳、踏青、捏一只雏燕。在此过程中,什么是祝福?什么是期盼?显而易见。为此在研究方案中我们几乎删掉了所有空洞的讲述,就是力图传送这样一种观念:节日就是生活中的某个日子。日子是靠自身在其中过,而不只是置身事外地看和说。小朋友是被包括其中的、有价值的人,需要的是实实在在、有质量的生活,是作为主人公亲历亲为的实践和参与,是在此当中“主客体合一”的尽情、忘我的体验。生活,是任何他人不能替代的。
在此当中,我们还秉承着这样一个准则:因为“课程源于生活,而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生活”(鲁洁语),因此,我们为幼儿提供的“ 准生活”形态就应使小朋友能够从中感受到独有的魅力,并能管窥到究竟什么是有创意的生活。如此一来,我们课程中所展现的生活质量就显得至关重要。正因为此,在研究中,我们一再强调和追求“ 有创意,有童心童趣,有意想不到的快乐、惊奇和喜悦,有小朋友真正喜欢的‘好玩’”。
而当研究告一段落,回头再看时,我们尤其深刻地感悟到,再刻意的追求、再完美的设计,归根结底都是次要的。保守的东西要想在小朋友心中植根,关键不是要“加强”,不是在某个时期某个场景下的强化,而是要“共生”,要使它与生命同步,成为朝夕与共、血肉相连的生活。从这一点上讲,保守节日的活动真正是靠“做” 的活动、是身体力行的实践。只有踏踏实实去“做”、循环往复去“做”,民族与保守的东西也就在潜移默化中融入每一个参与者的内心了。因此,弘扬保守依靠的是——坚持。这是我们在切实“ 做”了之后的收获。
四、内容简述
从规范意义上讲,有关保守(民间)文化研究的课题不应属于完整的课程建设,因为它难以涵盖幼儿发展的各个领域。为此,我们尝试进行了局部的整合,目的是通过更好地建构和序化,使之与幼儿园已有课程合成为系统的整体,尽量防止单纯增加局部数量或形成单列体系,导致课程总量超载。
(一)关于目标
在目标的定位上,本课题只规定总的取向,即培养幼儿对本民族保守文化的认同和热爱,感受由此发明的独特与美好,并能尊重和友好地对待其他种族的文化与人。各领域目标和具体目标与原有课程基本坚持一致。
由于节日具有周期性强、反复出现的特点,为使每一次循环都有新的面目与内涵,整体趋向呈螺旋式上升态势,我们确定了各年龄段的基本走向,即感知———意义 ——发明:小班偏重于节日氛围和典型活动的参与、感知;中班偏重于节日内涵的体验与理解;大班偏重于小朋友自身对节日的展现与丰富。从最初的介入至最后的掌握,其中也在实现着节日中幼儿身份、地位的转换。
(二)关于评价
课题组对每个节日活动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工作进行了全程评价:1. 对活动前期工作的评价,强调“通过多种渠道占有较为丰富的资料,且资料收集与整理过程应融入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与回应”,“应对节日活动具有价值的判断与遴选,以使之科学、经济、,健康向上且富有童趣”“应营造整体的节日氛围,使幼儿与家长有足够的准备”,注重“ 对节日活动内涵的分析与掌握”,要求“ 吸纳教师、家长和专业人员共性与个性的理解”。2.对活动中期工作的评价,强调“ 与现行课程和谐共容、达成平衡,而非扩容、累加”“结构开放,并预留生成性的空间”,注重“节日的活动应真正被幼儿欢迎和喜爱,并逐步成为幼儿自身的节日”,等等。3.对活动后期工作的评价,强调“ 整个节日当中( 无论准备还是活动),至少有一点给小朋友留下了积极、深刻的印象” ,“应引起家长、社区对于保守节日的关注,并有一定的辐射面”,等等。总之,课题组旨在通过评价节日活动的开展形成惯例,使节日活动的开展具可持续发展潜力,使涉和到的所有人群对保守节日的到来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并有参与的意识。
(三)关于活动
为了使课程方案更具价值,更好地实现与现有课程的整合,在经历了“网络式——框架式——要素式”的艰难探索后,我们得到了基于“意义”的“要素式”方案:
●核心:体验生活。
●各节日要素的确立原则:以民族心理、道德伦理、精神气质、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为深层底蕴,将节日的典型面貌与幼儿社会性发展结合。
●活动设计的模式:由节日典型习俗( 活动)切入,层层展现不同活动中对于核心意义的理解。
●各节日要素
春节:喜庆、祝福、迎新、团聚;元宵:光明、红火;龙抬头:昂首、自强;清明:纪念、生命、生长( 备选);端午:竞争、端正;七夕:灵巧、信念、倾慕( 备选);中秋:团圆、品味;重阳:向上、敬老;腊八:融合、感恩。
所有具体活动全部以本节日的典型习俗为切入点,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渐进展开,以有层次地展现每个习俗的象征意义,最终落脚在幼儿实际的发展上。如我们所选取的春节中的“迎新”就包括从扫尘(除“陈”布新)——吃饺子(更岁交子)——花鞭炮(除旧迎新)——“挥”春联(挥洒春天)——撕年历(去掉不开心的事、改掉坏习惯)——我的新年历(计划美好明天)的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是层层上升和不时拓展的,活动之间环环相扣,每一个活动都是下一个活动的铺垫,其内在的联系是“ 意义”,而非形式的堆砌。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们做的是中国保守节日的活动,但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有意识地借鉴了国外以和我国少数民族节日活动中的一些精髓,为的是“ 跳出保守看保守”,以多元的胸襟和视野转换固有的思维和视角。此外,在活动的设计上,我们注重突出“童趣”,始终强调从小朋友的视角动身,关注儿童特有的文化。也由于此,许多稳稳当当的、“ 公认”的活动被否决了。但我们不遗憾。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教师胜利的案例,而是小朋友自身愉快而胜利的体验!
五、从“怎么做”到“ 做什么”的轨迹
想和做之间终究是有距离的。因此,以下力图展现的是研究的轨迹,是“ 预想”与“ 真实”之间的距离。对于“ 坎坷”过程的剖析较之“ 完美”结局的出现,无论对当事者还是局外人都应是更具价值和意义的。
(一) 对于课题目标的考虑
预想:涉和此类的研究较为匮乏,我们着重解决的问题应当是唤起重视并提供操作性强的方案,使大家想做、能做。事实:随着研究的展开,资料的不时丰富,与预想完全不同的是,类似的研究和效果并不能算少,但教师为什么还是不想做、不愿做呢?
考虑:身为执行者的教师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课程方案?是不是只要有了成品的方案,大家就会照着去做? 由此发生的是对原有研究目标的质疑:究竟什么是“ 有价值”的课程方案?
(二) 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