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6-3-8 00:09:07
|
只看该作者
这也是课堂
我从小就被认为是一个不恋家的孩子。我的父母是双职工,常常是倒三班下来就很劳累却没有任何一天的休假——他们无暇顾及我,尽管他们很爱我。他们只有高中的文化水平,对于渐渐地长大的我来说,他们已经无法再帮助、教导我什么了。
在床头那昏暗的灯光下,我曾浏览过巴金老先生的《家》,我深切地感受到,那是一个充满抗争的世界,封建专制使那个家变得不再像个家。但是我的父母并没有那么专制,相反,他们无私地给了我一片天空,一片爱的天空。
中考结束,母亲到处张罗着,为给我找一所好的高中——尽管我的成绩是那么的不尽人意。直到我将行李放好,坐在柔暖的床上,她忙碌的身影没有离开过我的视线。然后她走了,一步三回头地走了。我倚在门口,看着她的目光一次次地闪烁在空旷的走廊里,投在我低沉的脸上。我猛然想起小时侯,自己曾幼稚地问妈妈:“妈,你为什么老是看着我?”她笑着答道:“自己的女儿,一辈子也看不够呀。”那一刻,我一下子扑进了她的怀抱。妈,长大了的女儿还能再像以前一样在你的怀里撒娇吗?我猛地关上门,静默地坐在床上。我并不是厌恶了这份来自远方家里的爱,而是我怕,我怕自己会忍不住冲过去抱住妈妈不让她离开我;我怕她会笑我还没有长大。
以后的日子里,父母不时地来看我,但每次都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离开,匆匆到,我甚至没来得及仔细地看看他们:看看母亲的双手是否一天天粗糙,父亲的胡子是否一天天稀落。在他们面前,我总是谈笑风生,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让他们放心地离开。真的,我不愿再像小孩子一样因为想家而哭鼻子,因为痛苦难受不被人接受而抹眼泪。我更倾向于静静地沐浴在黄昏温暖的光辉里,让所有的人看到我坚强的背影。是啊,也许这一切都源于我十多年来在一个课堂中的学习,一个特殊的课堂。
那,就是家。一个无论我富贵贫贱都会伸出双臂接纳我的地方。它被黄昏那独特的颜色一年四季笼罩着,世世代代,永不磨灭。它是我生命银河里的一叶迎难而上的扁舟,永不放弃;是我人生苍穹上的一颗最璀璨的明星,永不坠落。我一直告诉自己:虽然我已经离开了那个课堂,但是我的全部心思与记忆都留在了那里,藕断丝连,使我永远不会感到孤独害怕。随着时光的飞逝,那片记忆将会成为我的两位白发苍苍的“导师”最宝贵的财富——尽管它可能会很沉重。
但这也是课堂。一个教给我怎样长大的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