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完教育部周济部长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句话,真是深有感触。一个健康的身体是顺利工作的基础,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局部。很难想象经常需要到医院长期治疗的人会做好自身的工作,有他自身幸福美满的生活。对我们体育教师而言,每天锻炼身体是不可缺少的。而对我的职责而言,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同学能够作到教育部周济部长提出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让这种精神传送给我们的同学,假如他们能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健康的工作,幸福的生活。我们的国家就会早日繁荣兴盛。
1. 让同学树立终身体育观
终身体育观是指一个人对一生必需从事体育运动的认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同学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同学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习惯。……”同学阶段,增加体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终身体育观和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应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可事实上,一份“对一千多名高中以上学历各行业人员的调查标明,90%以上体育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体育基础知识,均认为自身是体育盲。” ① 假如说同学在校期间尚能“主动”或“被动”地参与体育锻炼,那么,可以说,对经过十几年学校体育教育的大局部同学讲,进入成年后,体育几乎就不存在了。往往是同学毕业后,“既无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又无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力。” ② 同学时期的体育成了他人生的“插曲”。因此,我们应有一个久远的,整体的大教育观,不能只注重眼前的近期“效益”,应把对同学进行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培养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充沛说明了习惯从小培养,比较容易获得胜利这个道理,因此,培养同学终身体育观是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而学校体育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需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1转变体育教师的观念。
体育教师是同学终身体育的启蒙人,他们肩负着让同学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学会自我锻炼的使命,是对同学进行终身体育观培养的直接使者。一切体育教学的改革措施,最终都要靠体育教师来贯彻、落实。然而目前,一些体育教师仍然抱着过去体育教学中只重技术、技能的传授,不重视体育意识、终身体育观培养的陈腐观念不放,认识不到对同学进行终身体育观培养的紧迫感,必要性,又怎能在教学中对同学实施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呢。因此,只有体育教师自身观念正确,他才会把这种正确的思想观念贯穿到学校体育工作中去。
1.2转变领导的观念
要真正将学校体育搞好,领导是关键。领导对体育教学的评价观念,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积极性。检验一所学校体育工作优劣的主要规范应当看全体同学的体育意识、健康水平。然而,有些学校领导受“金牌主义“的影响,即使学校体育搞得很不象样,只是培养了几个运动员,在一些运动会上取得过好名次(实际上,有些还是拿同学的健康来换取金牌),就被说成是重视体育,体育工作搞得好,这完全背叛了学校的体育教育必需面向全体同学的基本方向。这也会对体育教师发生一种误导,认为只要抓好运动队的训练工作,课上得好差没关系,又何谈在课中对同学进行终身体育观的培养呢。因此,学校领导应真正从关心“金牌”的数量转移到关心全体同学的身心健康上来,以确保同学终身体育观的培养。
1.3改革体育教学方法。
不少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长时间囿于陈腐的规范之中,观念上固守于“重复练习法、分解练习法、讲解示范法”等。忽视最具情趣的游戏和竞赛法,经常出现教者发令,学者强应的局面。光练不玩使同学失去了应有的情感体验和兴趣积累,相反,教师每一次好的教学方法的运用,都是赢得同学对教师情感取向的基础,从而发生体育喜好,因此,我认为,体育教师丰富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同学终身体育意识的动力源。
在学习某一项目时,保守的教学过程是:正确动作示范——同学练习、教师纠错——同学再练习。满足于让同学学会一二个动作,即“授人以鱼”,而为什么学,怎样学却讲得很少。实际上,当我们学习某一项目时,应首先让同学明白,为什么要学,学习该项目对身体有何作用,课后如何进行该项目的练习,即“授人以渔”。
1.4 改革现行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目前,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存在着这样一些弊端:一是内容过广,什么都学,但什么都是蜻蜓点水,结果是什么都没有学会。二是某些内容重复太多,如站立式起跑,小学学,中学学,大学还在学,同学必定感到厌烦,影响到学习的兴趣。三是某些内容的选择不适合同学的实际需要。假如我们在教学中,硬要强迫同学去学,必定是“身顺而心违”,发生厌恶情绪。四是同学对所学的内容没有选择的余地,必定也使一局部同学丧失参与体育活动兴趣。五是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终身效应,比方技巧中的某些项目、实心球等,有谁毕业后还拿着个实心球去锻炼的!这都让同学对体育课和至体育发生厌恶情绪,进而阻碍了同学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因此我们的体育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地与同学的实际喜好、兴趣和需求相一致,注意教材内容的终身效应,适当增加实用的健身体育、民族保守体育、现代生活体育、娱乐体育、余暇体育和乡土课程内容的课时量,如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扭秧歌、舞蹈、游泳等,只有这样,才干充沛提高同学的学习兴趣,充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我们体育工作者应从久远的,整体的大教育观,应把对同学进行终身体育观的培养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时探索、研究,力争把我们的同学培养成“既有体育意识,又有运动能力”,体质强健的一代新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