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放课堂,链接生活—《海底世界》教学案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5 18:1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解放课堂,链接生活—《海底世界》教学案例
  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是源自课堂教学,也就是说,语文基础教学的主阵地是在我们平时一节节的语文课堂中。未入学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了基本的听、说能力,但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是在促使孩子的听、说能力由自然的状态走向规范的状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陶行知说: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取得丰富的学问。因而课堂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教材也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在课堂中解放孩子的头脑,让我们的课堂即时链接生活。

  【案例】
  师:读了这一自然段(苏教版第六册《海底世界》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海底是宁静的。
  师: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虽然海面上波涛汹涌,但是——
  生:“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师:海底真的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吗?
  生:不是。
  师:有什么声音呢?
  生:动物发出的声音。
  师:既然有声音,为什么课文中却说:“海底依然是宁静的”?
  生:那是因为动物们在“窃窃私语”。
  师:你们什么时候会窃窃私语?
  生:在老师上课的时候,我们要说悄悄话,只能窃窃私语。
  生: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我们要轻轻地说话。
  生:我睡着后,爸爸妈妈说话声音很低,像在窃窃私语。
  师:所以窃窃私语的声音怎么样?
  生:声音很小。
  生:要悄悄的说。
  师:那你知道窃窃私语的意思了吗?
  生:很小声地说话
  师小结:说得很正确,窃窃私语就是背地里小声地说话。
  师:你们现在来窃窃私语给老师看看。
  (生同桌两人悄悄说话。)
  师:看样子大家都理解了“窃窃私语”的意思了,表演得非常到位,教室里几乎听不到你们的声音。
  师:那怎样才能听到海底动物发出的声音呢?
  生:必须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
  师:现在让我们带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潜入海底,去听听海底的动物都发出哪些声音?
  生: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像人在打呼噜……
  师: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生:“嗡嗡、汪汪、啾啾”
  师:对呀,这些都是表示声音的词语。可真有趣呀,我们赶紧把水中听音器戴上,来听一听这些声音吧。(播放声音)
  师:海底动物只能发出这些声音吗?
  生:不是。
  师:哪里看出来了?
  生:“各种各样”和省略号。师:你们的眼睛可真锐利,一下子就找到了。那除了这些声音,海底动物还有可能发出哪些声音呢?
  生:有的像公鸡一样——喔喔;
  生:有的像小羊一样——咩咩;
  生:有的像青蛙一样——呱呱;
  生:有的像鸽子一样——咕咕。
  师:哦,你能想象到我们非常熟悉的动物的声音。你真了不起!其他同学还想到了哪些声音?
  生:有的像北风一样呼呼。
  生:有的像雨声一样哗哗。
  生:有的像雷声一样隆隆。
  师:你们说得真好,还能想到大自然的声音,知道的可真多。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3-5 18:11:5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教材中对字词教学进行了系统的安排,但它绝不仅限于书本的学习,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环境,必定会影响着学生的识字水平。
  在上述片断中,教学“窃窃私语”时,我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忆生活中的场景,有哪些场合会出现“窃窃私语”的情况,由此可以发现这些情况的共同点:说话声音很小、不会让其他人听见。学生对词语意思也就了然于心,并且有着深刻的情感体验,只是无法用系统严谨的词汇描述出来。接着我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词语意思,规范学生的理解,最后再演一演,使学生多角度地理解“窃窃私语”,将这个词生动地镌刻在学生的脑海中。
  教学拓展省略号的内容时,学生很容易就能说出与动物相关的声音,但海底的声音千奇百怪,远不止这几种,所以在小结时,我着重强调“你能想象到我们非常熟悉的动物的声音”,学生肯定会联想生活中听到的其他声音,不会再去想动物的,大脑得到解放,一下子打开了思绪,各种各样的声音从学生嘴里说出,更为课堂增添了一丝活力。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它贴近生活、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能帮助学生实现作为一个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大可能。听、说、读、写是人的生活形式,因而,语文教学除了课堂之外,我们还要开拓一个广阔的空间,这就是生活。生活中的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与语文打交道,我们要用生活打开语文教学的另一扇窗口,让它与课堂进行即时链接,检验课堂所学,进而来丰富学生的课堂所学。

羊尖实验小学 王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5 06: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