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的声音
“嘀嗒,嘀嗒”随着钟摆,不复一味地光秃秃、灰朴朴的料峭寒意渐渐褪去,迎接新一年的美好,心绪有些难抑。聆听春天的声音,更有些亟不可待。且不说远方长江汹涌、黄河澎湃,就近林间百鸟争鸣,山涧溪水淙淙,也不可忽略不计,眼前地上小草拔节,地下虫儿复醒,却都是听得见、看得着的。
春暖花开,江山如画。画面以外的声音太过喧嚣,太过噪杂,无需花费太多精力去度量、去思忖,画面以内的声音则是可以在心中滋长的。且看那树,开始泛上若有若无的青色,疑似丝丝缕缕的雾气缭绕;再看傍晚的炊烟,也不是浓烈地打着滚儿向上翻,而是散散漫漫起来,由急匆匆变得慢悠悠,这种行云流水的美之深处,传递而来的锅碗瓢勺交响曲,则是那样的熟悉、亲切,声声入耳。凡是能够入耳的声响,大抵是能使我们的身心愉悦起来,当身心与春天融为一体,也就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
走在春日迷人的田野小径上,耳朵里很安静,鸟叫虫鸣,风拂而过,这些,是不吵人的声音。可是,你要静下心来让真正的声音在心头滋长,流动,仔细倾听!没有一种生命是可以暂时停止运转,停止在生命运河里流动的。这些源于自然,来于生命的声音,有蛊惑,有委婉,有坚毅,有……乍听起来,每一种“咚咚”的声响都在一直向前,正如一匹骏马疾驰而过,金羊翩然而来……姑且从“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探寻一番春天的景象吧。春天的草是矮矮的,嫩嫩的,绿绿的,虽说长势不算很旺,但想起《钱塘湖春行》中的描述,会得来一种享受,一种天然之趣。农谚云:“春打六九头”,“七九河开,八九燕来……”当我虔诚地向大自然表示谦敬之时,耳畔却已听得见春在幼嫩的生命发出的声音,而去在意它时,远比辛勤聆听深奥的道理更接近善念吧!
传说中的春天,之所以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正因了天地间撒播着正能量,其中,善念即是其一。泰国的禅坐大师阿姜查,教导弟子要学习“静止的流水”的心境。弟子们怀疑,世界上哪里有静止不动的流水呢?既然是流动的水,便无法同时保持静止的呀!是啊,既然是声音,便不会有听不见的声音啊!听不见的声音有如何叫做“声音”呢?阿姜查说,那是一种心灵状态。保持一种心灵的静止、安详,并不表示生命与外在的互动会暂时停止;思考在心灵中流动着,智慧容易在其中受孕生成。
日本有一段关于春天狐狸嫁女儿的传说,警告人们春天不要进入森林打扰狐狸的婚礼,否则会遭到厄运。印度有一最古老的宗教在数千年前就体会出春天尽量不出门、若不得已也要打赤足外出的教义。印第安人则在春天时卸下马的蹄铁,也不驾马车出门,以免影响大地的胎气:因为他们相信,春天是大地怀孕的季节。
怪不得学者认为,传说也是一种历史,可以从传说中发现真实——传说中的春天,应该也是春天啊,只不过反映得不直接,婉曲罢了。无论何如,春天的到来足以使我们满怀喜悦。尽管,不是所有的声音,都值得去推敲。但春天真的来了,她像一位魔术师,更像是一位音乐家,正用她手中的指挥棒轻轻一挥,演奏着美妙的旋律——“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梅破,春立,人其一生,有免不了的困惑。或许,某一种声音,能使你豁然开朗,某一种声音,能让你喜上眉梢。于此,在寻觅着各种声音的时候,我庆幸自己有了春天般的心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