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接二(5)班前,我就从前任班主任乔老师那里了解了一些班级的情况。通过交流,有两个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一个不愿与人交往,一个不会与人交往。他们就是我这学期家访的主要对象——汪禾和符裕。
一、 不愿与人交往的孩子——符裕
在没接触到符裕之前,其他教过这个孩子的同事都说他有些自闭。老师跟他说话,他也不理,一个学期从没听到过他主动讲话。我还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只单纯的认为是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孤僻。所以,当孩子进入我的视线,看到孩子的状况,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开学第一天,我请学生们先做个自我介绍。孩子们一个接一个的起立并介绍自己,当轮到符裕时,他只是站起来,却不声不响。我期待的望着他,结果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我没有听到他的介绍。同学们纷纷说:“老师,他叫符裕,他不爱说话。”我温和地看着他说:“没关系,别紧张。李老师想认识你,你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他紧张地揪着自己的裤子,眼睛不敢直视我,偷偷地通过眼角打量我一眼,又马上看回地面。因为之前已经有遇到这种情况的心理准备。因此,我微笑着对他说:“不想说话也没关系,你能抬头看着老师的眼睛吗?”他慢慢抬起头,忐忑的望着我,眼珠不由自主的四处乱转,不敢把视线落在我身上。“来,看着我的眼睛听我说,你只需要点头或摇头来表示你的意思。听明白了吗?”在大家期待的眼光中,他终于机械地点了一下头。我立刻鼓励他说,“真好!看来你明白老师的意思了。大家说你叫符裕,对吗?”他又一次点了一下头。为了消除他的紧张、恐惧,我拍着他的肩膀让他坐下,亲切地说:“很高兴认识你,符裕。希望明天你能主动和老师打个招呼。好吗?”
第一次见面,我意识到孩子对我多少还有些抗拒,本就内向的他需要我更多的关注。因此,我每天进教室,都会抽几分钟走到他身边,问一问情况,聊几句。有时能得到他的简短回应,有时还是沉默以对。正当我苦于没有进展之时,符裕的妈妈打来了电话。谈到符裕的近况,孩子妈妈兴奋的说,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几乎不写作业,可是现在每天都能主动完成作业,问他为什么?他说喜欢现在的班主任李老师。因为每天都可以看到老师亲切的微笑。这让我精神一震,看来工夫没有白费,我感到很欣慰。同时感谢孩子的家长的配合,期待孩子更大的进步。渐渐地,符裕的面部表情越来越柔和了,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班同学找他玩儿,他也不排斥了,终于顺利的融入到我们这个班集体中。甚至有时送完路队,他会专门最后一个走,确定一下语文作业是什么,或者主动和我说几句话。看到符裕的变化,听到各科老师对他的赞扬,我的心里舒服极了,十分有成就感。于是,我决定趁热打铁,去家访,真正走到孩子身边,了解他的生活。家访过程中,我主动将孩子拉在身边,和蔼地问问孩子学校的学习生活感觉怎么样,和小朋友们相处得融洽与否,最喜欢上什么课等等。这样,将孩子融入到了家访的和睦气氛中来,让他感觉到了我对他的关心,真正地接纳并喜欢上我这个新班主任。
二、 不会与人交往的孩子——汪禾
说实话,第一次见到汪禾,对他的印象很不错,为人热情,开朗,十分大方。当我检查假期作业——成长记录册时,他就滔滔不绝的跟我讲起童年趣事,眉飞色舞的,特别讨人喜欢。可是没多久,我就意识到这个孩子真不是个“省油的灯”。每天都有同学告他的状,不是吐别人口水了,就是打别人的头了。我真是头疼不已,批评教育了好多次,都是认错很及时,改正很缓慢。于是,我主动的和他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反映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结果,他的父母也很吃惊。因为他在家尊重长辈,关心他人。能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适当地做一些家务。是个非常听话、懂事的孩子。除了在学习方面不太主动,需要家长时刻督促以外。于是,我开始寻找,汪禾老是和同学闹矛盾、过不去的原因是什么。我通过课余时间观察发现,当其他同学玩得兴致勃勃的时候,他先是在一边笑眯眯的看着,然后就开始主动招惹正做游戏的其中一个同学。因此,战争就发生了。我分析,可能因为他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所以老是故意招惹同学,导致几乎没有朋友。他又特别渴望友谊,找不到合适的方法让别人和他玩,就开始故意捣乱。找到问题所在,我开始找机会和他聊天,并在交流过程中教育他要友好地对待同学,才能得到同学们的友好回应。他郑重的点点头,似乎明白了。可是第二天,又犯了之前的错误。于是,我专门在队会上提出帮助汪禾的问题,让同学们纷纷出谋划策。可爱的孩子们都愿意帮助他们的小伙伴,并且对他很宽容。同时,做到双管齐下。我跟孩子的父母预约了家访的时间,和数学老师一起走进汪禾家,积极地和家长沟通交流,当着家长的面夸奖了孩子,指出了孩子的许多优点,并且提出了殷切的希望。通过和家长交流,我发现,其实家长也很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除了学习,也希望孩子能在学校这个集体中,学会如何为人处世。
三、 收获和感悟
通过家访,我发现孩子的进步是飞快的,正因为家长、老师、学生在一种温和、平等、轻松的气氛中“三方对话”,才使得学生愉快地接受教育,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信任,消除了不必要的疑虑,同时也给了学生讲话的机会,保证意见的准确性和教育措施的切实性。
“李老师,学生们都很喜欢你,家长们都特别信任你。”
“李老师, 你真敬业!这帮学生在你的带领下,真得都非常懂事。”
说实话,听到学生家长对我到访的感激,对我工作的肯定时,心里感到很温暖,再苦再累我都觉得值的。老师上门家访,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与家长拉近了距离。
通过这几次家访工作,我深深的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每一个学生,老师都要尽量采取多鼓励、表扬、少斥责、批评的方式进行教育,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问题来因材施教。家访对于一个家庭、对于教育一个学生、对于一个班集体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家访过程中,从家长那渴望而又无奈的眼神里,从家长谈话的语气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教师的责任。家访过程中,有许多家长说:“请老师严格要求,我们孩子最听老师的话。”听起来一名极简单、极普通的一句话,但它包含着家长对我们老师许许多多的信任和期盼。家访是沟通教师与家长、学生的一座桥梁,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效。当然这次家访率还很低,我打算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去走一走,尽量走遍每一个学生家庭,我想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负责,更是对学生、家长负责。让孩子在身心健康的情况下,在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关怀帮助下,更好更快的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