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多媒体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8:3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媒体在古诗教学中的运用
诗歌教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但是诗歌教学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首先,在表现形式上,诗歌的语言都是非常含蓄、凝练的,并且跳跃性非常大。另外古代诗歌在教学上还有两个难点,一是语言文字都用的是古汉语,另外诗歌所描述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都很久远,这都给学生增加了理解的困难。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有的内在魅力,在教学中,如果恰如其分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就能有效地化解诗歌教学中的一些难点。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声像技术,能化抽象为形象,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视听结合,提高古诗学习的兴趣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但诗歌由于其本身的含蓄,在教学时,就有一定的难度。老师有点怕教,学生也不爱学。诗歌教学很容易就上成枯燥的分析课,形成老师的一言堂,学生会学得毫无兴致。如何让学生在教学诗歌的课堂上兴致盎然呢?灵活、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就是一个好办法,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诗歌阅读兴趣,从而提高诗歌学习的效率。
如教学苏教版四上《秋天》这首诗,在导入时,就给学生播放一组秋天的图片,再加上钢琴曲《秋日的私语》。学生的视线被紧紧地抓住了,在音乐的渲染中,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一下就浓烈至极。当教师再提出问题:“你觉得秋天是怎样的?”学生的回答无一不流露出对秋天的热爱。“秋天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秋天特别能满足我们吃的愿望。”“秋天是一个令人快乐的季节。”在课堂开始之初,学生已经兴致昂然,为下一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情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又如,有位教师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运用鼠标灵活地拖动诗句的前后位置,且具有判断功能。学生在理解诗句时,可以任意调换词的顺序。如果拖对了词序,荧屏上便会显示一个红彤彤的苹果和一句“您做对了,奖您一个大苹果”的鼓励语言;如错了,荧屏上也会显示“别灰心,请再来”的文字。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单元《早发白帝城》的第一句诗“朝辞白帝彩云间”是倒装句,理解时要适当调换前后词序,才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学生只需通过如此操作,就能理顺句子,读懂全诗。整堂课学生都是在兴致勃勃中理解古诗、感悟诗情。
二、再现画面,直观演绎诗歌的内容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诗人则用语言绘色绘形,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融诗情画意于一体,这就是古诗词动人之处。多媒体集“声、色、画、乐”于一体,教师可以构建起诗歌教学丰富多彩的立体化模式,给学生直接的感官刺激,从而更好的学习掌握诗歌的精神内涵。
有位老师在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学生理解“胡尘”一词为“胡人马蹄扬起的灰尘”,教师跟着问:“仅仅是金人马蹄扬起的灰尘吗?”紧接着多媒体播放了一段琵琶曲,这段琵琶曲急促、紧张,扣人心弦。教师在音乐声中再问:“这是金人马蹄的践踏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景不如听景” ,音乐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他们的思维在音乐所创设的情境中顿时豁然开朗。“我仿佛看到了在哭天喊地,过着痛苦的生活。金人的铁蹄践踏着中原的土地。”“我仿佛看到了金兵的马蹄踩到了黄河边、华山下,这一连串的马蹄声,践踏在人们的身上,老人、孩子、妇女都倒在了金人的马蹄之下。”
音乐所创设的情境,为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他们仿佛穿越了时间来到南宋沦陷区,目睹了百姓们凄惨的生活,真切地体会到了百姓和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望,更真实地触摸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
如教学苏教版四上《老师,你好!》,诗人用了春晖和朝霞这两种意象来表现教师职业的美好。由于学生都是生活在城市之中,所以他们对于春晖和朝霞的感知并不深刻,这就造成了学生理解的困难。于是,我就用多媒体给学生适时播放了“春晖”的一段录像:金色的阳光普照大地、碧绿的草地、鲜艳的花朵沐浴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似都被披上了金色的纱衣。整段视频给人感觉温暖又美好。朝霞则是用一组图片来呈现它的美丽。当学生看到视频和图片时,不断发出赞叹声。此时,不用教师赘述,学生就能理解教师职业的美好,进而感受到诗人对教师的赞美之情。
诗歌教学,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在声音中渲染深厚氛围,用视频、图片营造动人的意境,使学生学得容易了,效率也就提高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8:36:14 | 只看该作者

三、时空穿越,形象展示诗歌的意境
古诗的语言十分凝炼,可却是意味深长,诗人往往在“情动而辞发”后还要反复推敲,将自己丰富的情感融入每一个字。可是,学生与诗人存在相当大的时空距离,加上缺少对生活的认识,要使他们从字里行间清晰地感悟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悟透某个含义深刻的字,小学生的思维往往会进入“死角”。如果是面对具体的事物、鲜活的形象、真实的情景,他们的思维就变得活泼、敏锐,呈现兴奋状态。
教师需要通过事物、形象、情景在特定的时空中有机组合,引发学生敞开思维之门,启发学生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信息技术正适合这种需要,能促使信息传递方式发生变化,提供感知,启迪思路,能帮助学生在其自身与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起互相沟通的渠道,使学生能更顺利地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村居》一诗中“醉”字是整首古诗的灵魂,它将小溪、杨柳、小草、黄莺都写活了,它们都沉醉于迷蒙的春景中,但学生是很难理解这个字的。教学中,我放一段FLASH动画:春光明媚,小草从睡梦中醒来,吐出被春风染绿的嫩芽自由地生长;黄莺展开柔嫩的翅膀,在高空自由飞翔,仿佛在歌唱春天;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秀发,抚摸堤岸;儿童放学后急急忙忙跑回家,在春风中奔跑着放起了风筝……
动画结束后,学生的心似乎被牢牢地锁定于形象、生动、自然的田园风光中。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诗人描绘的景物中什么“醉”了。学生们说:草儿醉了,醉在尽情的生长中;黄莺醉了,醉在自由的翱翔中;杨柳醉了,醉在迷蒙的春烟中;堤岸醉了,醉在杨柳的抚摸中;儿童醉了,醉在无忧无虑的放飞中;就连诗人也醉了,醉在迷人的春色中,醉在孩子们的欢笑中;我们也醉了,醉在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诗中、画中。 
四、推出经典,着力提高美诵诗歌能力
朱光潜在《诗的歌诵问题》一文中说:“诵诗在西方已成为一种专门艺术。戏剧学校常列诵诗为必修功课,公众娱乐和文人集会中常有诵诗一项节目。”由此看来,诗歌诵读是得到历史认可的一种方法,也是世界公认的一种方法。诵读也与诗歌的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诵读好了,就能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对诗歌理解深蓝了,就能促进诵读的感染力。课堂教学中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能有地对学生进行诵读的熏陶和训练,从而提高诵读能力。
如教师在示范诵读古诗时,配以舒缓幽雅的中国古典音乐。在开始之前,多媒体先放送音乐几秒钟后再范读,以营造具有古典韵味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沉浸在“古色古香”之中;在范读时,音乐更能带动学生的情感,为教师的诵读增加魅力。在范读结束几秒钟内,多媒体继续播放音乐,让学生继续回味。
另外,教师还可以直接播放一些名家的诗歌诵读。如苏教版四上第二课《但愿人长久》所涉及到的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为女教师,自然很难表现出诗人的豁达、豪放。于是给学生欣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著名播音员雅坤的朗诵,名家浑厚明亮的音色,抑扬顿挫的声调与节奏,生动再现了苏轼高低起伏的思想感情和诗歌动人的艺术魅力。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诵读优美感人,使课堂充满优美的艺术氛围。让学生欣赏、模仿,既学习朗诵的艺术,又进一步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提高学生诗歌的鉴赏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18: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