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上午午第二节,教学管理组数学主持人张丽萍老师、以及全体数学组老师走进了四(4)班教室,上课的是周提伟老师。周老师上学期曾经在春润堂执教过数学课,其缜密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因为是紧接着上面一课时的练习课,周老师没有布置预习,甚至她还强调学生把课本倒扣在课桌上。我拿过临近一个学生的课本,询问他上节课学到了哪里。他翻开书指了指第五页,我利用课前的一点时间把学生前面新学习的内容看了一遍。
这节课主要练习内容是书上的第六页:
上课了,周老师提醒大家一起看大屏幕。这是一道口算题,是练习题中的第七题,周老师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回答没有障碍。
第二道题是教材中的第六题:算一算,比一比。
这里学生主要是说说算理过程,几个学生发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总结上节课的知识点:在乘法中,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
这是这节课的核心知识点,老师请学生一齐说一遍。
后面的习题是对这个知识点的进一步深化,要求不计算,直接口答:
20×32=640
200×32=
20×320=
40×25=1200
48×50=
请学生重点说说算理,即为什么这么算。又练习了几个类似习题后,出示一个新的算式:
A×4=150
A×8=
由具体的式子进行了抽象概括。
在课后的评议中,大家认为周老师对此一知识点的深化和巩固都是有必要的,只是时间安排上可以进一步缩减。
接着,屏幕出示第八题:
周老师安排每小组做两题,各组请了两名代表板演。点评过程中,周老师特意启发像这样的乘法,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主要区别是乘法中间有0和末尾有0,这两种计算结果是不一样的。
后面一个题是课本上的第九题:
学生口头进行了列式,没有任何障碍。
课堂还有近二十分钟,周老师主要安排了这些环节和活动:
习题一:在方框里填上数字,使等式成立。
□□×□□=1600
学生最多的在练习本上列出了四道:
20×80=1600 40×40=1600
32×50=1600 25×64=1600
□□×××□□=2400
这个算式最多可以列多少道?——主要还是指名回答。
在议课中,大家建议,为了增加反馈信息的最大面和真实情况,可以安排其它反馈形式。
习题二:是一个填充题,主要训练学生判断不同算式中末尾0的个数到底有几个。习题中最后一个小题,有点难度:
□0×25的积的末尾至少有( )个0,最多有( )0。
有一个经常发言的学生回答了这个问题。在议课中,大家对于提问面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怎样避免优生独占课堂?
怎样的问题分别适合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
不举手的学生怎么应对?
除了举手以便得到准确的反馈,还有哪些有效的反馈手段?
课堂最后七分钟,学生进行了课堂练习。
在最后,周老师安排了一道奥数题(动脑题)作为家庭作业。
下课后,大家马上集中进行了议课。
形成的共识如下:
在以学生学习效果为议课唯一恒定指标的前提下,转变备课关注点,由关注教学设计转变到关注个体学生在课堂上的训练量、关注教学目标的最大程度达成需要践行在每一节课中,不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乃至试卷讲评课。
另外提出了一些问题,留待以后继续研究:
计算课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计算课和新授课最显著的区别除了训练知识使之深化外,还有什么另外的特点?
怎样的活动能尽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动手、动口,并使结果得到及时、准确的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