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教学课堂导语的“七性”艺术--小学教学导入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9:0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胜利的一半”。课堂导语就是一节课的开头,它的好坏、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一个好的导语,就如一个磁石,能把同学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又像电光石火,能给同学以启迪,催人奋进。下面结合自己语文教学,就课堂导语的目的性、计划性、激励性、趣味性、简练性、新奇性、灵活性等七个方面谈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目的性
课堂教学不同于讲评书、说相声,它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40分钟,分秒必争,重点、难点突出,段落清楚,层层紧扣,上下衔接,任务明确。为此,课堂导语要加强目的性,克服随意性和盲目性。要符合总的教学目的,体现教学意图,注意教材的特点和同学的实际。切忌花样翻新、洋洋洒洒、离题万里。
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这样导语:“同学们,你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题目中的‘十里长街’指的是什么地方?(在北京的长安街)‘送总理’是送哪位总理?(周恩来总理)他逝世于什么时候?(简述周总理的丰功伟绩和病逝于1976年1月8日等情况)为什么在没人组织的情况下,会有那么多的人来送周总理呢?今天的课文就是叙述首都人民自发聚集长安街送总理灵车的感人情景。”这里,防止了对十里长街做不切题的长篇累牍的介绍,而是抓住离中心最近的点切入,直奔中心,利于同学理清脉络,活跃思维,发展兴趣。
二、计划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导语亦然。教师在备课时,应视课堂导语为必不可少的一环,精心筹划。在上课前,对课堂导语言语的先后、讲述的缓急、语气的轻重、行态语言的配合、板书的布局与其他教学活动等等,都要做到充沛、周密的考虑,切忌“信口说来”。
三、激励性
好的课堂导语就是要如投石击水,激起同学思维的涟漪。为此,教师在课堂导语时,要具有激励性,导入时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一个词都应具有激励性,能激发同学的积极性,引起联想,唤起同学跃跃欲试、先睹为快的欲望。
例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教师以描述带入情境,启发同学想像画面,那是一个秋天的夜晚,月光分外明亮,月光下,莱茵河水静静的流淌……老师带着激情讲授,贝多芬在月夜弹起《月光曲》的情景,和兄妹听到琴声所联想到的画面,并以插图和简笔画为手段,把同学带入教材描绘的情境,很快就激起同学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
四、趣味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一个同学对学习感兴趣,就能发挥其全部才干的80%-90%,反之,他的才干只能发挥20%-30%。在课堂导语中,就是要用同学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同学的兴趣,引导同学在愉悦中进入学习。
例如,在教学《蜘蛛》一课时,这样导入:“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是猜谜高手,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出示谜面“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等同学猜出谜底后,进一步引导,“那么同学们想知道‘小诸葛亮’是如何‘单捉飞来将’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蜘蛛的世界。”这样导入,“同学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陶行知语),发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简练性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作家听牧师的募捐演讲,牧师讲完第一句话,作家决定捐款,然而,牧师滔滔不绝地讲下去,作家决定捐款的数量越来越少。当牧师结束长篇大论开始募捐时,作家反而从牧师那里偷了两元钱。显然,牧师的赘述引起作家的反感。课堂导语也是这样,应当抓住最实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以少胜多,以简驭繁。切忌词不达意,南腔北调,天马行空,不着边沿,罗嗦不止。
如教学《雷锋日记二则》时,这样导入:上课伊始,出示雷锋像,问:这是谁?待同学回答是雷锋后,出示毛泽东同志手书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挂图,谈话:“伟大的毛主席为什么要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呢?从中可以看出雷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听到这里,同学都急着翻开课本阅读起来。寥寥数语,就使同学怀着迫切的心情进入新课,从而实现“无疑——有疑——无疑”的认知转化过程。
六、新奇性
小同学年龄小,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总是对新奇、新颖、不平常的现象和事物感兴趣,注意力难以耐久集中。根据这一年龄心理特征,教师在设计课堂导语时,就应该抓住同学的好奇心,提出富有潜在意义的“挑战性”问题,启其心扉,促其思维。
例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这样导入:“人脚的样子、作用同学们都很熟悉,但是爬山虎这种植物也有脚。它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呢?长在什么地方呢?它是怎样向前走的呢?”这样,抓住课文重点造成悬念,牢牢吸引住同学的注意力,激起了同学急于从课文中寻找答案的迫切心情。
七、灵活性
课堂导语应因势变通,具有一定的灵活性,防止“千篇一律,千课一面”。在课堂教学这一双边活动中,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常会发生一些突发性事件,令你措手不和,难以应付,会让原先设计好的导语难以甚至是无法实现,不能“水到渠成”。这时,教师就必需采取相应的应变措施,临时变通。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度的教学机智,“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精髓,“吃透”同学,摸清同学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时间随机应变,设计出“百花齐放”的导语,做到以“情”入境,以“奇”入境,以“疑”入境,以“趣”入境,自讲课一开始就吸引住同学,从而达到思维定向、内容定旨、情感定调的作用。如此,同学能耳目一新,兴趣盎然,有备而战,师生能配合默契,教师也能提高教学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7:3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