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6-1-4 09:19:20
|
只看该作者
学会读书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益处。
那我们该去怎样读书呢?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里是不可能读完世界上所有的书的。所以我们便要在读书时加以选择,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读跟多的好书。
读书要喜。喜欢读书才可能更好地读书,没有兴趣是不行的。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的老师,读书宛如同聪明人谈话。古人有书通二酉、品书三味、尤袤四当之说。今天这个时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使读书有了更多的功利性。但是,读书绝不是为了功利,功利性的读书是不会快乐的。我以为,读书可以使我快乐、睿智、明理,无他。
读书要精。书海浩瀚,无际无涯,古今中外书籍之多如万倾之茫然。而人生苦短,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都读遍,这就需要选择,选择有思想性、艺术性的书籍。有价值的典范之作,务求精读;有启迪的书,要阅读或浏览;没有多大价值的书,则一目十行;而误人子弟的书,则应弃之如敝履,万勿空耗时间。现在胁肩谄笑的东西越来越多:名星大腕们假装斯文假装纯情写的书啊,小日本的口袋小画书啊,肉欲横流风月无边的杂志啊等等。快餐文化的趋向影响了孩子们甚至是年轻一代的阅读,可惜的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电影《列宁在十月》中,列宁有句经典的话:这种无聊的书不能枕,只能垫脚。
读书要广。读书涉猎要有广度,层面要宽。狭隘的阅读面会制约人的发展。丰满的人生需要渊博厚重的知识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人的气质、内涵、人格魅力尽显其中。众所周知的华罗庚、苏步青先生就是很好的典范。他们既是名闻天下的数学家,又具备广博的知识,有很好文字功底,能做漂亮的格律诗。观当今一些所谓“作家”,口出狂言大言不惭者有之;大棒一挥痛殴鲁迅苏轼者有之;动辙叫床者乱伦者有之;身体写作热衷脐下三寸者有之;中学还没念完就想引领潮流者有之。相比之下,我不认为这些“作家”更有层次。
读书要高。高指的是所站的高度。读书到一定程度时,也会使人产生疑惑。书中的理解和现实的冲突会让人无所适从。但衣带渐宽、众里苦寻、不求甚解、独务大观,才会赢得蓦然回首之机,醍醐灌顶之效。大约鲁迅先生也说过,要站在书堆里阅读。
读书要细,读书破万卷,一个“破”字,恐怕谁也不会理解为数量。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一种追求。对有价值的书籍,万不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反复阅读,细心揣摩,得其精蕴,才会有所发现有所突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