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怎么让数学课堂充溢生活的情趣--小学教学组织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8:5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者:句容市实验小学 严 兵 彭永新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教学要改变单一的传授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既要关注同学的知识与能力,更要关注同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这就要求我们积极转变陈腐的数学教学观,让丰富有趣的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把数学课堂教学当作是同学展示激情、智慧和个性的舞台,充溢生活的情趣和心灵的智慧。以下是小学数学《轴对称图形》优秀教案片断:
片断一:以美激情——认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师:大自然是一个真正的美的设计师。它是一个天才的雕塑家,一个天才的画家。它发明的一切,都是那么地和谐,那么地美丽。(课件展示大自然美丽画面有火红的枫叶、翩翩起舞的蝴蝶、挺拔的轻松、活泼可爱的海豚等等)
师:这些美丽的物体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生:它们两边形状都是对称的,一模一样。
师:你们知道它们的形状为什么两边都是对称的呢?
生:这样显得美丽,好看。
生:假如不对称,像蜻蜓、蝴蝶飞起来就不平稳了。
师:老师来你们学校之前,我校六(1)班同学们非常愿意和大家交朋友,给每人做了一 个剪纸小礼物,大家打开信封看一看,你们拿到的是什么礼物呀?
生1:我收到一个美丽的小金鱼。
生2:我收到一张青松,这位同学是勉励我要像青松那样坚韧挺拔,顽强努力!
……
师:大家收到礼物,开心吗?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些礼物都有什么一起的特点?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一下。
生3:我们发现它们都是对称图形。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4:我们把它们折了一下,发现两边一模一样。
师:你能不能演示一下怎么折的?
同学演示,教师补充说:像这样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数学上把这样的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板书)
师:刚才我们说了生活中有许多图形都是对称的,那他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电脑逐一出示:蝴蝶、加拿大国旗、对称建筑、神州五号发射火箭(现场)、剪纸作品、“羽”(黑体字),要求同学判断。)
师:出示“羽”(黑体),这个字的形状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齐):是的。
师(拿出准备好的“羽”字):你们能找到一条直线,对折后使两边完全重合吗?
生:能!只要沿着两个“习”字的中间对折就行。
师:真能吗?请大家闭上眼睛在大脑里折一折,能完全重合吗?
生5:不能完全重合,假如对折,两个习字方向相反。
师:到底会怎样呢?我们折一折验证一下。(教师演示对折,结果两个习字不能完全重合)
师:假如两个习字怎么写,它就是轴对称图形?
生6:两个习字一正一反,这样写就不是“羽”字了。
师:你们还能说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吗?
生:能……(略)
[研讨:“对称”既是生活概念,又是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活中的对称是一种和谐、公正、平等和美丽,如大自然中的鸟、鱼、人、树叶……。这里教师一开始就创设了一种以美激趣的活动情境和亲和的人际情境(尤其是神州五号发射火箭图片的出现和小礼物的交流),很好的激起同学热烈的情绪和强烈的共鸣。但怎样建立起数学中的对称(本课指轴对称)概念,严老师通过反复引导同学折一折、闭上眼睛想一想等活动,协助同学逐步自主地建立准确的数学概念。]
片断二:自学探究——认识数学中的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许多是轴对称图形。请同学拿出剪好的平面图形。按要求自学:
⑴先判断一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汇报时要求说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说出为什么?
⑵动手操作验证。其中重点讨论平行四边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⑶通过对折来逐一验证,折的时候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能不能学到别的折法,并找出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全班交流整理时,同学对平行四边形发生争议。
师:平行四边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现在请大家分成两组进行争辩。赞成的要说明理由,反对的要摆出证据。
赞成同学: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个三角形大小形状都完全相同。
反对同学:他们能完全重合吗?
赞成同学:能!只要把其中一个三角形旋转180度就行了。
反对同学:照你这样说,“羽”字也是轴对称图形了。
师:大家从他们的争辩中得到什么启示吗?
生:我们现在都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轴对称图形只讲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而不是旋转后。
师:说得好。一定是对折后,而且两边要完全重合。
……
[研讨:平面几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同学经历了生活化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操作,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也就水到渠成。这里教师完全放手让同学在大胆猜测、区分争论、实践验证,充沛提供给同学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使同学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自主探究者。]
片断三:拓展升华——辩证地看待对称美的应用
师:同学们去过故宫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故宫!老师带你们去看一下,请发表一下你们的感慨!(动画出示故宫的前景)
提问:有没有哪位同学看出故宫在建筑上有什么特点?(讲究对称)
师:世界上有很多建筑物都是轴对称图形,下面请大家欣赏一下世界著名建筑。(教师播放世界著名建筑图片:有巴黎凯旋门、埃菲尔铁塔、英国伦敦双塔桥、美国白宫、泰国泰姬陵等)
师:这些建筑因为都具有轴对称的特点,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生:很庄严,很神圣……(略)
师:看完世界著名建筑,再带大家去我国的苏州园林看看,出示园林画面,师旁白:“苏州园林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但是园林的设计者们是如何理解对称的呢?
出示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中的一段:“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局部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防止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
同学考虑讨论交流,师相机出示原文“我想,用图画来比如,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师(小结):对称是美的,但我们也不能把对称绝对化。对称和缺损,构成了自然界的另一种对称。在对称中求不对称,使对称和不对称坚持必要的张力,这是对称思想的更深层的智慧。当你在认识自然的时候,留神一下,它是不是充溢着对称;当你在探索自然的时候,请不要忘记用对称思想揭示它的奥妙。
师:(评价丹师和小学校布局)昨天,严老师一走进丹师和小学校,就被你们美丽的学校所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拿起照相机拍了几张图片,现在严老师请大家运用对称的思想评价一下我们的学校布局(电脑出现几幅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同学评价)。
生7:我认为我们学校具有对称美,四栋教学楼正好构成以升旗台所在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生8:我认为学校的小花园很美,就像苏州园林那样。
生9:我认为我们学校教学楼太过于讲究对称了,显得死板。
……
师:同学们的评价似乎都有些道理。那学校的设计者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或者你们还有些什么样的建议可以课后向你们的校长或者总务主任提出来,好吗?
[研讨:生活是美的复合体,既有对称美,又有参差美。这里巧妙地引导同学在叶圣陶先生优美的散文图画中欣赏并感悟对称美在生活中的不同显现,既促进对称美在同学幼小心灵中的升华,同时又促进同学的审美思维出现多元状态,形成具有反思品质的“对称思想的更深层的智慧”。 ]
片断四:品味发明——剪纸活动
师:剪纸是我国保守的民间艺术(课件展示各种精美的剪纸作品)。你们知道这件剪纸艺术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吗?你们是否愿意剪一幅这样的作品回送给句容实小的同学呢?
在欢乐的音乐声中,同学剪出自身认为最美的图案,并写上自身的寄语。
[研讨:在欢乐的音乐声中师生一起品味中国保守的剪纸艺术,既弘扬了中国文化,做到知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又使同学的身心得到陶冶。把同学的作品展示出来,让每个同学都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反思:
纵观这节课,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教师注重创设生活与实践的人文情境,增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情趣。
保守的数学知识内容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让儿童喜闻乐见的内容较少,我们要加强数学知识与同学生活世界的沟通,在实际世界寻找生活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事例解释数学问题。本节课教师注意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美”这一特点,巧妙的以美激情,综合文学美、艺术美、建筑美多方面内容,设计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具有对称美的实例,使同学的认识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的结合,富有浓浓的人文气息和生活情趣。如课始同学交流小礼物的活动,自然真实,尤其是教师紧紧抓住神舟5号飞船的胜利发射与回收这一事件,很好地激起同学热烈的情绪。再如课中富有诗情画意的出示叶圣陶的散文和世界著名建筑物的欣赏,更使同学感受到数学与文学、数学与建筑的融融之情,尤为精彩的是让同学运用对称思想来评价自身的学校布局,将身边的生活与数学紧密结合起来,提升了同学对轴对称图形知识的认识。又如课尾对剪纸艺术的赏析和操作,既弘扬了中国文化,做到知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又使同学的身心得到陶冶。
新课程提出,教师要善于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以自身先进的理念发明性的使用教材。正因为教师在课堂上包括了对发明美欣赏美的发明性的教学,整个课堂才充溢了美的魅力、浓浓的人文气息和生活的情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7: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