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在同学面前不能太随和,不然同学不怕你,树不起威信。”这样的老师在同学面前总要装出一副很严肃的样子,高高在上,俯视同学,时刻用冷峻的表情面对同学。这样一来,同学确实“听话”了,教师还颇有一些“自豪感”:看,同学们被我管得服服帖帖的。这样的师生关系,其实并不和谐,师生之间隔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在这样的老师面前,同学的眼神都总是躲闪的,夸张的说,像兔子见了狼,同学成天担惊受怕,怎么能茁壮生长?
作为老师,我认为应该把对同学的满腔热情尽情地表达出来,把对同学的爱统统写在脸上。同学感到学起来有劲了,成天愿意和老师呆在一起,把老师看作崇敬的对象,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才干得以实现。教师这行其实是很幸福的,只要自身热爱同学,也会有那么多同学热爱着自身。表情体现了内心的感情,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热爱必需通过表情体现出来,教师的表情,真是一门艺术!
多给同学一些笑容,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师生不平等的地位导致了同学对教师有一种恐惧感,面对老师时,总是情不自禁地带着一种紧张、害怕的情绪,特别是所谓的“差生”,由于长期倍受老师与同学的双重歧视,仅有的一点自信已被深深地埋在了心底。假如这时教师再板着一张脸,同学更会紧紧地封闭自身,谈什么“师生平等”“自主学习”?作为教师,惟有以对同学的满腔热爱,一点一滴的发掘出同学的自信、激情和个性,怎能雪上加霜,再往同学已经“历尽磨难”、“伤痕累累”的心灵上洒盐呢?同学是学习的主人,结果主人却要成天面对冷漠的表情,主人的地位从何体现?教师微笑着面对每一位同学,会给同学一种亲切感,感到老师喜欢自身,减轻甚至消除对老师的恐惧感。只有当同学不惧怕老师,乐于亲近老师时,才有可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问;才有可能在学习活动与交流中各抒己见,大胆创新;才干更好地贯彻新课程规范,让同学学会自主学习。
多给同学一些笑容,能够使同学发生成绩感,培养同学的自信心。当教师板着脸面对同学时,同学对教师更多的感情不是尊敬,而是恐惧,以为老师不喜欢自身,从而对自身没有信心,发生一种自卑感,陷入“自卑——落后——更自卑——更落后……”的恶性循环。假如教师微笑着面对每一位同学,同学会感到很有信心,因为老师喜欢自身,说明自身一定很聪明(没方法,长期的保守教育导致大多数同学以为老师只喜欢聪明的同学),同学有了的自信心,就会更加努力地学习,而且由于思维的活跃,同学会感到学习很轻松,更加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学习活动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给同学一些笑容,更从行为层面上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同学为中心绝不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理念和思想必需在实际行为中得以体现,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很难,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很多教师的观念其实是“以自身为主体”,同学往往成了教师实现自身成绩感(或实现其它一些东西)的“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你再不给我好好学我就要……”、“把第三题给我抄10遍……”等等这些耳熟的话语从老师嘴里冒出来时,自身又何曾觉得别扭呢?给同学的笑容,并不是“职业性”“招牌式”的笑(像有的行业规定面对顾客要露出几颗牙齿的那种),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以师生平等为前提的微笑,必需建立在对同学、对教育事业深厚的感情基础上,这样的表情或许从扮演的角度来讲并不是完美的,但这种内心的表达是最真诚的、最可靠的、也是最有效的。
多给同学一些笑容,这是一个多么小的要求,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在面对同学的过程中,它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教育理念的转变、新型师生关系的表示……微笑像明媚的阳光,既树立了教育者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工作形象,又从正面引导了同学个性的健康发展,让同学从小乐观向上,懂得热爱生活、发明生活,这些不正是我们的教育所追求的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