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偶而看到一个访谈:一个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了,这功劳应归功于小朋友的母亲,因为母亲对儿童心理很有研究。母亲介绍了小朋友生长过程中的几件事:
当儿子上小学时,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47名。我怀疑他的智力有障碍……”回家见到儿子,母亲却竖起了大拇指:“老师对你充溢信心,说你不是笨小朋友,只要能细心些,就会超越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名28……”儿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等候着老师指责她的儿子,结果她没有听到。散会时,她向老师询问小朋友的情况,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果,考重点高中有危险。”回到家里,母亲再次向儿子竖起了大拇指:“班主任对你很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几年后,小朋友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寄到,她儿子居然被清华大学录取了。
小朋友的母亲对朋友深有体会地说:“所有的家长、教师,都应该重视竖大拇指的力量。经常竖起的大拇指,它能激励出自信、上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而经常伸出食指去指责,它造就的只能是自卑、怯弱和谨小慎微。”
诚哉,斯言!我国著名的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则轶事,便是这方面的佐证。当时,陶先生任育才小学校长。一天,他发现同学王友用泥块砸自身的同学,便利即制止,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时陶先生来到了办公室,见王友已等在门口,便立即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了他:“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王友怀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陶行知接着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哭了:“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是我的同学呀,不是坏人……”陶先生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从此,王友成了品学兼优的同学。这不同样说明竖起大拇指的作用不可小觑吗?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偶然现象,没有什么普遍意义。那么,咱再看看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所做的科学实验吧,从那个实验里你会得到很多启示。1968年的一天,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从1年级至6年级,他随便挑了几十名同学,悄悄地对有关老师“撒谎”说:“这是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并叮嘱他们务必保密,以免影响他的“未来发展趋势检验”的准确性。这个“谎言”对老师起了暗示作用,而老师又将自身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身的情感、语言和行为污染给了这些同学,使这些同学从此变得自尊、自强、自信。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名单上的同学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同学,个个成果优异,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旺盛。这一现象,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罗森塔尔效应”。
假如说这为母亲的儿子考上清华大学,以和陶行知协助过的那个同学,只是个别现象的话,那么,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暗示而巧妙地竖起的无形大拇指,培养出的“小尖子”则是一大片。这些事实都说明了赏识、赞美、鼓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愿家长们和教师们不要吝惜你们竖大拇指的机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