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0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宁波经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案例》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18:3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宁波经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案例》读后感
澄迈县第二小学 徐惠省
《宁波经验——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案例》这是一本“疑难问题解决”丛书,由魏巍主编,宁波出版社出版。沈剑光总编在总序中介绍以“问题解决”为抓手的教学研究形式,着眼教师专业发展,追求轻负高效,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鼓励教师参与问题的实践与研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的“问题意识”得到强化,“问题解决”的思路和形式不断创新,教学研究的形式与内容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们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学理论与实现问题,积极扑捉解决问题的机会,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展现智慧,实现自身发展。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真实性。
本书所呈现的“疑难问题”以及“疑难问题解决”的过程,都曾经在教学中真实地发生过,是教师在真实情景中发生和经历的。比如,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做到轻负高效;如何选择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会学;如何实施教学评价,体现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本书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具有在相似的情景中再现的可能性,因而也具有参考性具有可操作性,可模仿、可借鉴,有着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空间。
针对性。
编入本书“疑难问题解决”的典型案例,是宁波市义务段各个学科自下而上,在广泛征求基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各门学科对来自全市各个县(市)区的问题的汇集与提炼;参与撰写的人员中,既有教研员、特级教师、名教师,也有青年教师,学科骨干,他们都呈现了对教学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各门学科,各个地区、各个层次的老师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在本套丛书中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可读性。
本书内容丰富,具体、直观、形象地记录义务段各学科的教师对“疑难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全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描述了如何把对教育教学理论的思考回置到教学实践中,自觉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改善教学行为的种种经历,充分展现了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探索,彰显了具有实践特色的教学智慧,值得参考和借鉴。
本书分为“地方文化篇”、“兴趣拓展篇”、“运动健康篇”、“手工制作篇”、“呵护成长篇”五个部分,也可以说呈现了开发校本课程的五大方向。每个篇章前都有导读,用简短的文字向读者介绍了每篇章中的案例特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就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3 18:37:51 | 只看该作者
(一)、剪纸课程。宁波校本课程的剪纸艺术是传统课程,为了把这门课程发扬光大,打破传统局限性,宁波学校实施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剪纸艺术的整合,力求使剪纸艺术在更大的层面上扩展。他们的校本课程的剪纸艺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分为四个部分: 一、剪纸作品初稿设计过程。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去寻找自己心仪的画面,或者用绘画的方式设计,或者以拍照片在用电脑加工的方式设计自己所喜欢的剪纸作品的初稿。此过程是开放的过程,可以统一组织,也可以布置任务小组活动,还可以和家长一起完成。这样就摒弃了原来的剪纸校本课程老师拿什么稿子,我就得剪刻什么作品的呆板的模式。二、剪纸作品的完成阶段。在学生设计完自己喜欢的剪纸作品初稿以后,拿到课堂上,进行剪纸的方法指导、技巧训练的过程,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剪纸作品的的完成。三、剪纸作品的装裱。在创作、剪刻完成作品以后,分小组进行作品的装裱。首先是让学生找师傅学习如何装裱剪纸作品,然后就是动手操作进行自己组内作品的装裱工作。四、剪纸作品成品实践活动。在全部完成了剪纸作品之后,开始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宁波学校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学生艺术节的剪纸专题,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现场完成作品等环节;感恩活动,在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时间对自己的亲人、老师赠送自己亲自设计完成的剪纸作品,写上一段话,双休日走进社区,看望老人,赠送礼物,感恩亲情;在暑假组成小分队去海边、奥运场馆旁边进行剪纸作品的拍卖、销售,感受现实的交易过程。
      (二)竹艺巧编课程.一本教材,看上去像连环画,又似“武功秘籍”,有插图,有配文解说。这是宁波编写的教科书《竹艺巧编》。有了它学生可以看图读文轻松学得一手好手艺——竹艺。宁波小学请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竹编传承人师傅每周四下午到学校给孩子们指导工艺竹编。可口传、手教的教学特点效率太低,师傅一走,孩子们很快就忘记了。这种情况下,宁波美术老师抓住师傅指导学生的机会,跟着看手法,听讲解,然后,用相机拍下这些手法、记录下讲解内容,有的地方用简笔画画出来。最终,汇编成一本类似连环画的工艺竹编教材。教材里,一幅幅照片、一段段配文解说,一幅幅生动的简笔画,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将工艺竹编的基本手法,图文并茂地描述了下来。这本自编的《竹艺巧编》成了工艺竹编兴趣小组的学生们教科书。学生们说,一看就懂,师傅不在也能自己看书、练习。现在宁波的孩子们在美术老师的指导和教科书的参考下,学会了基本的竹编手法,并编出杯垫、果篮等简单的竹编作品。有了基本的竹编手艺,有些学生还自由发挥,做出了自己想做的其他竹编作品。教科书编制出来,非遗手艺便从老艺人的言传手授中走进了教材,图文并茂,易学易懂。一来,可以将这些手艺记录下来,不至于失传;二来,也让更多孩子,甚至成人,能随时翻阅,随时学习,一举两得。
(三)丝网花课程。通过丝网花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丝网花的起源发展及对人们现代生活的影响。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合作意识。在丝网花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实践能力,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通过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审美能力和协调合作意识。运用成果展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丝网花第一阶段任务及目标,初步感受丝网花作品色彩绚丽、形态逼真的特点,体验丝网花制作的乐趣。初步了解丝网花制作所常用的工具、材料,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制作丝网花的各个部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玫瑰花、百合花、马蹄莲的制作及造型。丝网花第二阶段任务及目标,能保持对丝网花制作的持续兴趣,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或小组内完成丝网花制作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认真模仿,积极思考,熟练掌握,以致独立运用。以小组为单位赏析丝网花。(3)观察生活中的花花草草,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丝网花第三阶段任务及目标,多角度认识和欣赏丝网花,获得更深的审美经验。通过制作色彩绚丽、造型逼真的丝网花,激发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陶冶情操。
(四)陶泥课程。陶泥可以让学生释放天性,在自然恬静的陶泥世界里,尽情舒展个性,体味美与乐。学生们或捏或压、或叠、或雕或刻,在触摸泥巴的同时,也触摸着自己的心灵与思想触摸着传统文化。通过陶泥让孩子们亲近自然,亲近童心,亲近传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1.首先要了解我国有关陶文化的知识,通过观赏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揉、搓、粘等技法,及点线面的组合,制成常见的生活物品。2.引导学生运用陶泥塑造立体的生活物品,指导学生在常见的造型上,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新颖特征的造型。3.在学生掌握一定的制作技巧和方法之后,启发他们运用技巧富有创意的塑造物体。4.通过陶泥课的开展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亲近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在恬静自然的陶泥世界里不懈的追求美,创造美。
课程实施第一阶段,通过欣赏、讲解、演示让学生对陶泥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二阶段对陶泥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感受泥性,掌握各种工具用法。第三阶段能够运用基本成型方法--盘泥条、敲泥片、手工捏制,开展趣味临摹,培养动手能力,锻炼学生手眼协调能力。第四阶段在了解陶泥材料基本特性和掌握成型方法的基础上独立创作,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愿望。
课程考核评价。对学生作品的评价采取多元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等各种灵活方式,鼓励学生创新意识,肯定学生想法,采用等级制和星级制评价。
本书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宁波校本课程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校本课堂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在鼓励师生互动中的既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老师们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课堂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学生发展进而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后劲。有语云:“文成于思”,开放的校本课程,重点要求做到求异创新,训练学生多向思维,以突破阻碍学生创造、发展的瓶颈。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提升教师的素质。本课程开发融教材、教法与教学与一体,其基本理念是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立足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的自身发展。这样对教师的教学素养、专业知识以及课堂思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刻苦钻研,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才能适应校本课程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9 06: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