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6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师专业生长:第五讲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3:3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五讲 如何成为受同学欢迎的老师
各位,我们开始讨论第五个专题:如何成为受同学欢迎的老师?或者说,如何通过行动研究来促发教师的专业生长。
教师的行动研究具体包括三个要素:第一,教师学习;第二,教师行动;第三,教师发表。在教师学习—教师行动—教师发表三个要素中,教师行动是最关键的要素,但教师行动必需有一个“前因后果”,否则,教师行动就做不下去。“前因”是“教师学习”,“后果”是“教师发表”。假如没有教师学习,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将不会启动。假如没有教师发表,教师就不可能获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行动研究也就不会走得太远。
教师学习
当教师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当然可以通过自我反思的方式来解决相关的问题。只是有时候,教师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并不能解决问题。当教师凭借个人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需要获得他人的经验和智慧的支持。他人的经验和智慧往往保管在专家、书本或图像中。教师可以通过拜师、阅读和研修等方式获得专业支持。
人类的学习往往始于模仿,拜师实际上是一种典范与模仿的经历。模仿往往局限于临近的智慧。除了临近的智慧之外,尚有一种远古的智慧。阅读使人对远古的智慧的领会与借鉴成为可能。这种阅读既包括“读书”,也包括读“图”,比方观看教育电影、教育录像[1]。
首先说“教师拜师”。
学问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专业水平和业余水平是有差异的。假如教师不具有专业水平,他可以谦虚地向专家请教。
教育领域的专家并非那些大学的教授或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就某个学科教学而言,真正受欢迎的专家往往是那些“教研员”或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专家的建议是重要的,而且那些重要的建议往往以非语言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师的生长可以有途径,但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学习大量地充溢默会知识和隐性学习。“师傅带徒弟”是保守而有效的“隐性学习”。
少有人怀疑“师傅带徒弟”的意义,不过,真正愿意拜师的人也不会太多。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意谦虚地“拜师”?韩愈早窥见其中的秘密,以《师说》[2]发出绝唱: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疑惑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疑惑,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和,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和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再说“教师阅读”。
中小学教师总是很忙,忙得几乎没有了读书的时间。教师曾经是“读书人”,一旦做了教师之后,却少有人还在延续“读书”的生活习惯和坚持“读书人”的身份。
不过,总是有人在坚持阅读。这是整个教师群体的希望。
好老师之所以好,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坏老师之所以坏,也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虽然偶尔会出现一些令人尴尬的现象:某个教师酷爱读书,但这个教师上课效果比较差劲,但是,总体上看,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更有可能成为受同学欢迎的老师。
除了“读书”之外,教师也应该有一些基本的“读图”。可阅读的图像至少包括“教育电影”、“教育电视”、“教育录像”。
“书”与“图”各有自身的优势。对于某些教师来说,“教育图像”较之“教育名著”可能更具有“可读性”。但是,书本也有它的可爱之处:图像虽然显得形象直观,图像也因此对读者构成某种强迫。它是带有强迫的审美方式;书本虽然不如图像形象直观,这种缺乏形象和直观的书本却能够为读者留出想象的空间。所以,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原著的读者,再去观看《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电视剧时,可能会感觉不适应甚至愤怒。
接下来说“教师研修”。
除了拜师与阅读之外,也可以选择正式的学历教育。正式的学历教育经常遭受形式化的指责,但正式的教育也有它的可爱之处:比方,它让人拥有一个适合学习的环境,这个地方往往是环境优美的大学;它让人可以倾听系统的讲座,在听讲座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某个“大师”。正式的学历教育的这些好处也导致人才评价规范的制定。人才的评价规范之所以经常看重“学历”,这是有理由的。不能说高学历就一定是高水平的人才,但普遍而言,正规的学历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是有积极影响的。就中国目前的教师教育制度来看,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报考“教育硕士”来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水平。
下面提供三份案例:一是“洋思现象”;二是 “我的阅读史”,这是从干国祥老师的“一个人的教育史”中节选的一篇文章;三是关于“教育硕士”的解释。
我推荐的第一个有关“教师学习”的案例是“洋思现象”: [3]
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是兴办于20年前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该校在基础教育中大胆创新,推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新模式。
随着学校声誉鹊起,省内外的观赏学习者纷至沓来,最初一两年就达两三万人。然而,无偿提供资料、录像带等,使洋思中学的接待负担日益加重。1996年,他们经过研究,决定一改无偿提供观赏学习的做法,开始对每位前来考察学习的人收费10元,发一张“考察观赏证”,凭证听课、听报告、听介绍,并提供一本《洋思经验》的书。至于录像带和其它教改资料,观赏者如需要,需另行付费。观赏者在校吃饭,也得自身掏钱。此举在当时引起不小的反响。有人说,这样做会影响学校的声誉。也有人认为,洋思中学的教学经验也是一种知识产权,收费是为了尊重该校教师的发明性劳动。
事实上,收费并没有吓退观赏学习者。1996年起,每年到洋思中学的来访者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到上学期结束已突破20万人次。虽然洋思中学后来又将观赏费用提高到每人15元,但观赏者普遍感到这钱花得值,有的甚至多次前来取经。
洋思中学靠“卖经验”5年收入200万元。这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是第一例。人们称之为“洋思现象”。
洋思中学的教学经验可以归结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具体做法是:[4]
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让同学自主学习。不只“先学”、“当堂训练”这两个环节,是让同学自主学习,而且“后教”这个环节,也是让同学自主学习,因为,“后教”是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教师只作评定。每一步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
1.“先学”之前教师要讲一两句,准确地、明确地提示课堂教学的目标,还要指导同学自学,使同学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同学很快地通过引桥,上了自学的快车道。在“先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促进同学高效地完成好自学任务,可和时褒扬速度快、效果好,特别是能发明性地学习的同学;可给“走错”或“迷路”的同学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教师的讲话不宜多,以免分散同学自学的注意力。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提问、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同学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识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修改课前的教学设计,或者是“第二次备课”。
2.在“后教”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到三个明确:第一,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同学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同学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第二,明确教的方式。应该是兵教兵,会的同学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对“不对”的教师要协助更正,对“不完整的”教师要协助补充。第三,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同学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同学预防运用是可能出现的毛病,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以免同学走弯路。
3.“当堂训练”中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不得少于15分钟,让同学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明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像竞赛、像考试那样让同学完成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同学不得剽窃。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同学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同学的思维,磨练同学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同学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即使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安排课外阅读、预习等少量的延伸、拓宽性的作业,让同学进一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我推荐的第二个有关“教师学习”的案例是干国祥老师的“我的阅读史”。干国祥老师谈论了他的阅读给自身带来了什么。这篇文章在很多地方流传:[5]
一直到工作的第六个年头,我仍然被认为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因为我基本上不写教学设计,不出试卷和批试卷(除了统一组织的考试之外),也极少批改作业。有关考试的各种率的计算一直摇摇晃晃,“一不小心”就会落到最后。――许多年后我在考虑教师与教育行为的关系时曾说:“每个教师都像上帝一样在以自身为原型捏着泥人。”当时,我确实也不过是以自身为原型在“教书”。作为一名在学校里基本不交作业,平时靠小聪明混过考试关的同学,我对考试是既不感兴趣也并不害怕的,甚至有点轻视它。这一特殊的经历保存了我自由的天性和发明力;然而躲避了枯燥的高中和大学学习,同时也就意味着错失了系统知识的建构和学术研究的基本训练。知识结构单薄,缺乏足够的学养,对学术研究的框架和术语容易发生恐惧,对最新动态的学术和整个思想界缺乏了解……这些繁重的硬伤伤和筋脉,触和骨骼,使我在今天面对“那一代”与“这一代”的争论时,只能生出“中间物”的自怨自艾,却既无力承当“那一代”的衣钵,也不敢成为“这一代”的先锋。
……
我在27岁时人生有了一个小小的转折,当时仅仅是偶然的一小步。那一年我生了一场病,病中同学对我和我的课堂的怀念让我意识到自身的“逍遥”是对同学极不负责的表示。于是我提前出院回到学校,投身于刚刚发现乐趣与责任的教育。我担任毕业班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并谋划建立了若干文学社团,而我的同学也开始在各类竞赛中打破寂静……然而当我开始行动的时候,却发现自身确确实实站在旷野上,我急于要寻找导师来帮我解决眼前的各种困难。就这样,原先扔在书柜角落里的“魏书生”被我每天放在案头,即使在了解全书的思想甚至细节之后,我仍然会不时地翻阅,用魏书生的思想和战略对自身的教育行为进行监督与纠偏――假如是魏老师面对这事他会怎么说怎么做?这是那些年我经常诘问自身的一个问题,今天,当我和我的朋友们对“那一代” 展开批评的时候,我个人的感情是颇为复杂的,因为我不只仅是从魏书生们那儿汲取了营养长大起来的,而且我自身唯一的胜利也可以说是建立在“技术主义”、“公开课”和“应试主义”上的,除此以外我别无所有,对魏书生的反对也就是对自身历史的一次反叛。魏书生们不只仅制造了自身的神话,在他们的神话里,也有着无数个像我这样的教师的生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3:33:00 | 只看该作者

在短短的几年里,我一跃成为学校中最受同学欢迎、家长信任甚至校长器重的骨干教师,班级整齐的风貌,同学深深的依赖,各方面显赫的成果,所有这些让我在一段时间之内颇感自豪。这里不得不提到,正是利用知识树和相关的教学方法,我在没有增加时间的前提下使同学的应试成果有了明显提高。那一届同学毕业后的新学期第一个星期天,有三十几位同学不谋而合来看望我,然而正是那一天,和随后陆续收到的书信,让我的内心经历了一场痛苦的风暴——我的“三率”极高的同学在进入高中同城区同学一道学习之后,带给我这样的消息:城里的同学能说会写,思路活跃,语文水平太高了!他们讲的某些书、某些人,我们根本没听说过。他们进高中的第一篇作文,是《我难忘的老师》,而他们的笔,几乎没有例外地指向了我,但是这些文章放在其他优秀的文章中……
肯定有什么地方出错了!――也许是我读错了魏书生所以导致了这一切,我相信在他的书里不只仅含有应试的战略,同时也应该有着提高同学语文素养的思想。为了找到答案,我开始向外寻找,钱梦龙,于漪,宁鸿彬,陈仲樑和林炜彤……我寻找一切视野内的特级教师的课例和著作,后来又接触到叶圣陶、吕叔湘和张志公对语文的论述,试图在其中找到“教育是什么”和“语文是什么”的正确解答。当时正是模式盛行的时候,借助着杂志中的一些文章,我开始涉猎外国的一些教育理论。那些在当时殊不可解的结构主义、控制论、信息论等西方现代理论开始一点点地切开我的皮肤,进入我的思想。这里最最重要的是我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对苏氏的阅读是让我体验到空前的愉悦然而同时也给我带来毁灭性的冲击,因为就是在那一刻,我觉察到“中国并没有真正的教育”,觉察到了先前所阅读的中国大师们存在着先天性的致命伤,没有任何一个中国教育家能够与苏氏相提并论,也没有任何一所中国的中学可以和帕夫雷什中学相比。我站在中国教育的废墟上,窥见到漂亮装饰下的空虚与单薄,然而先天知识结构的缺乏加上后天阅读上的营养不良却使我根本无力来对当前的中国教育作彻底地解构和宏大的建构——甚至仅仅是批判。我只是近乎天性地开始对“知识树”“课堂教学目标”“课堂的控制”等等模式说“不”。(来自“环球职业教育在线”:http://www.edu24ol.com)
这是我提交的第二个案例。接下来第三个案例:“关于教育硕士”。这个案例我觉得很重要。它告诉老师们:除了“拜师”、“阅读”之外,还应该有“研修”。现在有一个重要的“研修”制度,叫“教育硕士制度”。我觉得这个制度很有意义。“教育硕士制度”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这个制度自身是有意义的。
教育硕士跟一般的硕士有什么不一样呢?教育硕士是有工作经验。他不离开自身的学校,他利用寒暑假,也可能脱产一个学期或者半年。
现在看来,要让老师们读书很困难,因为老师们太忙了。整天在上课,备课,改作业,还要找同学谈话,有时候一个家长电话打过来,要赶快处置。老师们太忙了,读书的时间太少。“教育硕士制度”专门为教师准备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师暂时离开自身的学校,进入一个可以恢复阅读生活的地方。我给大家念几段有关“教育硕士制度”的对话:
记者提问:什么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有何意义?
翟东升的回答是:到目前位置,全国中小学教师有1400万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较低,教育硕士的位置,反应一种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也是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一起趋势。
与教育硕士相应,有一个很重要的专业,叫“教师教育学专业”。我们以前不关注这个专业。到目前为止,中国师范院校没有“教师教育学”这门课程。这是不正常的现象。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师范大学很快就会有“教师教育学”这个专业。有人说:我们有这个专业嘛,叫“教育学”。但是,“教育学”跟“教师教育学”是不一样的。我讲的系列专题叫“教师生长”或“教师专业生长”,它的副标题就叫“教师教育学”。我的系列讲座的结构和内容显然和“教育学”不一样。“教师教育学”应该反映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而不是在那里纠缠一些无聊的概念,比方,什么叫“教育”?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学太追求学科体系,很少反映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真正的教师教育学就让中学小教师明白:我应该怎么上课?什么是一堂好课?什么是一个好的老师?我怎么通过做研究的方式来提升我的专业?什么是一个好老师呢?中小学有那么多好老师的形象,我们需要把那些好老师的魅力聚拢起来。什么是一堂好课呢?我们需要考虑中小学老师在课堂上积累了多少“实践智慧”。这才是真正的“教师教育学”。
教育硕士制度,实际上是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类似“教师教育学”的课程。让中小学老师通过这个制度获得真实的“实践智慧”和“专业支持”。
教师究竟如何获得“实践智慧”和“专业支持”呢?我做一个小结:
第一,拜师。或者叫做“结对子”、“师父带徒弟”。还有一种拜师就是到别的学校去,看别的老师怎么上课,那叫“参师”。一个老师到洋思中学去、到衡水中学去,到杜郎口中学去,他就可以看看别的老师在做什么。那就是“参师”。
第二,阅读。一定要阅读,老师们。我们要有阅读的生活方式。假如一个老师不阅读,这个老师基本上就不可能有太多的考虑,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他人在干什么。你可以去看看他人在干什么,但是你看到的终究有限,最好的方法是阅读。读了窦桂梅老师的书、干国祥老师的书、李镇西老师的书、魏书生老师的书,你就会知道他们在干什么。阅读就是最好的朋友。一个朋友可能会背叛你,书本永远不会背叛你。阅读是最好的旅游,是最好的出差,它是精神的出差,文化的出轨。
现在很多老师愿意旅游,就不愿意读书。我认为读书比旅游更重要,所以我长这么大,很少旅游。我希望等到我老了之后再去旅游。旅游是什么意思呢?旅游就是一个人孤独的与自然对话。人多了怎么叫旅游呢?那叫游行。我对旅游的第二个解释是:回归自然。人是从自然里面来的,总有一天要回到那里去。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旅游的。等到我知道我快要离开这个地方,要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了,就去旅游。在这个意义上,旅游就是“提前考察地形”。
我现在推崇的旅游方式是“读书”。读一本书,就是展开一场旅游。我拿起魏书生的书,魏书生就立刻来到我的身边。我希望老师们读《论语》,实在没有时间,你至少可以读《论语》的前三句。若读了前三句,以后说起来,我也算是读过《论语》的人了。
你知道《论语》的前三句是什么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什么意思呢?
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就是“阅读”。在那个年代,“学”就是“阅读”的意思。什么是学而时“习”之?就是说,你要去读书,并形成某种习性、习惯。这才叫学而时“习”之。“习”不一定是“复习”的意思,它是说:一定要变成习惯。为什么有些老师们读了那么多书,越读越笨,他的课上的越来越糟呢?是因为他读了书之后,没有变成习惯。没有变成生活的信念和生活习性。既学了,又变成习惯了,你才干够很开心。
第二句话,有朋自远方来,大概是说,假如你拿去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无论他离你多么遥远,他一定来到你的身边,与你展开一场谈话。它是第一句话的延续。你说,不是这样解释的,正确的解释是:不只要读书,还要有朋友。当然,你可以那样解释。我认为我的解释更有意义。你看,他凭什么第一句说“读书”,然后又跳到“朋友”那里去了呢?我们可以想象,孔子就是说:你读书的时候,作者就从远方来到你的身边。作者是你最好的朋友。书是最好的朋友,你无论在哪里,它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我要是喜欢哪一本书,我就把这本书放在我的床边,抱着它睡觉。你说,太怪了,怎么能这样做事呢。
我认为喜欢一个东西,最好就抱着它。我读博士的时候,有一个叫贾纯良的同学。他跟我住一个寝室。他乒乓球水平并不怎么样,当然也还可以。他每天上床睡觉之前,一定要干一件事情:
首先,用一块很干净的、很高档的抹布,把这个乒乓球拍清洗一下,清洗胶皮。他说,不要洗这个球拍的木板,不然就洗坏了,那里是不能沾水的。然后,他把这个球拍竖起来,晾干。把它放到一个桌子上面,靠着墙,竖立在那里。大概一刻钟左右,就干了。然后呢,他再把拍子拿到床上去。他睡在上铺。我们读博士的时候,下面是桌子,上面是睡觉的地方。他睡觉的时候必需把拍子拿到床上去。他翻身上床的时候,一只手拿着拍子,另外一只手抓着床,攀越上去。拍子拿到床上之后,他把板翻过来,敲几下,听一听,然后在摸一摸胶皮,闻一闻胶皮的味道。接下来,就抱着这个拍子睡觉。他要是不这样,他睡不着的。
半年之后,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乒乓球竞赛。这位贾老师,贾纯良同学,就得了第一名。
各位,你以后想做最优秀的教师吗?你一定要拿起一本书来,抱着它睡觉。慢慢的,你就有感觉了。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孔子的暗示。假如你做到学而时习之,就会找到有朋自远方来的感觉,这种读书的感觉很好。除了读书和朋友之外,孔子还说了第三句话,第三句话叫做“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你读了那么多书,你不要觉得你很厉害,总要卖弄,总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当他人不了解的时候,你就很生气很郁闷,总是觉得怀才不遇,到处抱怨。
孔子说,这是最糟糕的人。只要你有才气,你根本不用担心。总有一天,他人会知道:啊,那个人很牛,很厉害,很优秀。因此,不要抱怨。
除了拜师和阅读之外,我在前面提出的第三建议是“进修”。拜师、阅读和进修,一起构成了我所理解的“教师学习”。各位,一定要学习。我们总感觉自身很忙,没有时间学习。其实,学习是一种习惯,与忙没有直接的关系。我看《康熙大帝》那个电视剧的时候,我就感觉康熙有一点做得不错。他那么忙,无论走哪个地方,他都会把书放到车上,放到马车上,让书本跟他一起走。在外面带兵打仗,他都在帐篷里面读书,一直在学习。毛泽东也是喜欢学习的,不时在阅读,无论走到哪个地方,他都在读书。他有个习惯:假如到某个地方,他一定要看那些介绍当地的书。他读了很多书,最喜欢读的书是《资治通鉴》。还有一个,比毛泽东更喜欢学习的,就是刘少奇。因为毛泽东自身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可惜,现在老师们很少学习。老师一直在建议同学学习,可是忘记了:教师自身也要学习。老师们对同学说:“同学们,要读书啊,读书很重要。”这话说给谁听的?我们老师们自身都不相信。
真正的能够带着同学读书的,是那些自身有阅读习惯的教师人。更重要的是,只有那些有阅读习惯有学习习惯的教师,才有可能改变自身的行动,才有可能进入行动研究的状态。“教师阅读”导致“教师行动”。
[NextPage]
教师行动
接下来我们讨论教师行动。
只要教师有阅读和考虑的习惯,他就会发现自身行动中的问题,并引起行动的改变。教师改变自身的行动,就是“行动研究”。
到底怎样做行动研究?我提出三个要点。
第一点,校本课程开发。开发校本课程首先是发明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对国家课程有所改变,这就是校本课程开发。假如教师对国家课程有了很多改变,发现原有的时间不够用了,可以向学校申请开发一门相关的课程,就形成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
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教师得到任何一个课本,不时地补充、更新,增加很多相关的资料,甚至使整个课本完全变样。这种对教材的补充、增加、更新,就是校本课程开发。
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在国家课程之外开发专门的课程:比方你是教语文的,你说:我现在有很多资料,同学的时间又不够用,建议每个星期布置一到两节课,让我给同学们提供专门的训练,叫做《现代散文阅读》,或者叫做《余秋雨散文研究》、《王小波散文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等等。
第二点,除了校本课程开发之外,还有一种研究可以叫行动研究,就是“校本教学研究”。什么叫校本教学研究呢?大体可以理解为,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教学问题,就叫校本教学研究。所谓“校本教学研究”,它就是“教学研究”嘛,就是研究教学问题。用校本行动研究的方式或者来研究教学问题,这就叫校本教学研究。
第三点,校本管理研究。什么叫校本管理研究呢?我在前面讲教师要有管理智慧,我是说:每个老师都是班主任,每一个学科老师,都要做类似班主任的事情。任何一个教师都要跟同学交往,都要管理班级里面一些事情。校本管理研究,就是研究学校管理的问题。教师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来研究学校管理的问题,就叫做“校本管理研究”。
关于“教师行动”,我推荐几个案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3:34: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案例是“和同学一起写日记”。这是一个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个案例。这是广东乐昌小学邓倩倩老师提供的案例。这个邓老师有一个习惯:她有阅读和写作习惯。一个乡村小学的女老师,她一直在阅读和写作。他经常到书店里面去寻找,看看有哪一本适合小朋友们读?有哪一本书适合自身阅读?她就跟她的同学一起读书。后来,她给小朋友们开了一门课程:《和同学一起写日记》。
各位,你知道怎么写日记吗?很多老师都知道怎么写日记,可是,你知道写日记时,怎样才干让自身有话说吗?
问题在于,假如你不阅读很难说话,这就是写日记的困难,也是写日记的秘密。邓老师就跟同学一起阅读,然后一起写日记。
跟同学一起写日记有很多好处。
第一点,促进同学作文水平的提升。
第二点,教师自身写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一种教学反思。比方,我今天发生什么事,我怎么改进?
第三点,让同学反思自身的学习。同学在日志里面讨论自身今天做了什么事,或者,反思自身今天不应该做什么和明天应该做什么。
第四点,增进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老师知道同学怎么想的,同学也知道老师怎么想的,相互之间有一种心灵的交换。我们现在的同学不懂老师,老师也不懂同学。
现在,我已经把《和同学一起写日记》这个案例放到网上。由邓老师提供文本,我专门做了整理。她把原件的复印件邮寄给我,我自身把它输入电脑。
老实说,邓老师写的日记的水平比较一般。邓老师的同学写的日记的水平也比较一般,没法跟现在的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的老师们的写作水平相比。但是,你看她的写作的过程,她有一个提升的过程,这就很不容易。这是一个老师亲自寻找资源,亲自开发一门校本课程的故事。
开发校本课程的做法有很多,我推荐的第二个案例是《斑羚飞渡》。
在前面我提到过的一个老师,叫干国祥。现在我们来看看他怎样讲《斑羚飞渡》?
这是《读者》上面的一篇文章。我觉得太好了,我曾经复印给很多人看。我为什么要给他们看呢?我就想更正人们一个观念:我们有些人总觉得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人是高级动物。我要这些人看看:到底人高级,还是动物高级?我们人类是比较高级的,但是,人类的情感经常掺杂很多杂念。那些谈恋爱的人跟动物相比就不太纯洁。你看动物是怎么选择伴侣择的?动物的恋爱方式是:只要他长得漂亮,只要它声音很好听,我就跟他一辈子。动物谈恋爱是很浪漫的。你知道吗?只要它身体好,我就喜欢。动物的感情很纯真。人们骂人的时候总是说:“你这个畜生”。人们知道畜生是怎么骂畜生的吗?畜生说:“你这个畜生,简直像人一样坏!”我们人类总是故意把人类抬高,贬低动物。你去看《斑羚飞渡》这篇文章,你就会被感动。
让我们来看看《斑羚飞渡》这篇文章到底说了什么:
一群猎人在后面追赶一群斑羚,斑羚不时地在奔跑。前面有一个悬崖,斑羚跑不过去了。怎么办?猎人眼看就要追上来。结果,那只领头羊,长啸一声。斑羚立刻分成两拨:一拨是年长的“男性”斑羚;一拨是年幼的或者“女性”的斑羚。你看,动物界也会“维护妇孩子童”。然后,斑羚简短地有一个交流。斑羚也有语言的。有人只相信人类是有语言的,其实,动物也有语言。动物的语言还很丰富。我们不理解而已。然后,令人震惊的一幕就出现了。在年长的或者“男性”的斑羚这边,有一只斑羚纵身跳入悬崖。在“雌性”的或者年幼的斑羚那边,就在“男性”斑羚跌入悬崖的那一刻,这只雌性的斑羚跳上去,借助这个背脊,跳到对岸。
这边“男性”的或者年长的斑羚不时地摔下去,粉身碎骨。那边年幼的“妇孩子童”借助“男性”的背脊跳到对岸。最后,剩下这个领头羊自身了。后面的猎人追过来。它仰天长啸,跳入悬崖。
有的人说,这篇文章不真实。要那么真实干什么呢?你怎么没想到你感动了没有?这个没良心的。
我们有的人很奇怪。他看了那么令人感动的文章,竟然只是说:“这个是假的。”我看它就是真的,我相信它就是真的。我看到过一个报道:土耳其某地的羊群忽然一天集体跳入悬崖,集体自杀。谁也不明白为什么集体自杀。我估计它们可能觉得人类太可恨了,干脆自杀,不与他们为伍。跟他们在一起没意思。
这是这篇文章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干国祥老师怎么教这篇课文。
首先有一个课堂实录。由“两难伦理”故事引入。上课之前先讲一个故事,有个男人带着一家人。他的母亲、妻子、儿子,去划船。不料,翻船了。全家落入水中。这家人中只有这个男人会游泳,而他的能力只能救一个人。那么,先救谁?
然后,对《斑羚飞渡》整篇课文进行解释,引导同学讨论。
第三个局部,从课文走向“互文”,由文本滋生话题。什么叫从课文走向互文?就是课文只是一篇文章,再提供几篇和它相关的文章,让同学一起来阅读、比较。相关的文章放在一起,同学就从这里面感受到一种话题,用互文的比较来生出一个话题,引起一个讨论。
这个案例很长。最后,这节课布置了同学讨论。这是一个课堂实录。可以视为一份比较好的“课例研究”。
怎么做“课例研究”呢?
首先,最好用课堂实录的方式把它录下来。怎么录呢?第一,用钢笔录像,用钢笔把它写下,或者用键盘录下来,把它输入电脑里面去。这是第一种录像。第二,我们可以借助录像机、摄像机,然后,这是原始的录像。都可以叫做课堂实录。
课堂实录之后,“课例研究”最好还要做一件事情:针对这堂课自身有一个讨论,有一个评价。
所以,我推荐的第二个案例,叫《评干国祥老师的〈斑羚飞渡〉》。这是《人民教育》发表出来的。
《人民教育》2004年第13—14期合刊推出了一组新课程优秀课例,青年教师干国祥执教的《斑羚飞渡》入选其中。拜读了这篇课例,笔者不能不为干老师丰富的学识、深刻的考虑、独到的设计而深感钦佩。但钦佩之余,又不能不为这堂课中存在的缺陷感到遗憾。
……
这是杨先武老师写了一篇文章,也发表在这个地方。杨先武的老师写的文章叫做《脱离文本的“解读”,缺少对话的生成——评干国祥老师的%26lt;斑羚飞渡%26gt;》。他的这个评价基本上是批判的:你的解读都脱离了文本,你的互文那么多,要那么多干什么,你怎么不针对课文自身呢?杨老师说,那是“缺少对话的生成”。这个评价可能是有道理的。因为干国祥老师在这节课里面他不时在对话、引导,其实他早就有答案了。他就是要引导同学落入自身的这个圈套。什么叫讨论?什么叫对话?假如老师早就有一个谜底了,让同学猜,同学猜半天又猜不出来,怎么办呢?老师就只好告诉同学。其实,不需要让同学猜的不要让他猜。假如需要同学猜测,你就要尊重同学的答案。因此,杨先武老师的批评可能有一点点道理。后来,干国祥老师有一个辩护,这里我们就不具体说了。
接下来,我们建议老师们看看第三篇文章,叫做《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这是深圳教研员程少堂老师写的。这篇文章的观点我不赞成。但是,有一点我是赞成的,就是程老师把一个问题提出来了:我们评课人要记住,要尊重讲课人的智慧和讲课人的情感,不要乱评课,不要滥用了评课人的权力。
我看了程少堂老师的这篇文章后感到心惊肉跳,因为我也曾经那样评过课。依照程老师的规范来看,像我们这种人,都是要挨骂的,都是“最愚蠢的人”。
毛泽东曾有过一句著名的口号:“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笔者在深圳市中学语文教师和教研员会上也仿此讲过一句颇得罪人的“名言”,那就是:“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
需要说明的是:我绝对没有笼统否定所有的评课的意思。我的话是有针对性的,是有感而发的。
由于工作关系,自己在学校和其他场所,听了很多课,自然也听了很多评课。评课的有赫赫有名的名家,也有教研员、一线的特级教师和一般教师。从这许许多多的评课中,笔者学到了不少东西,受到不少启发,长了不少见识。不过,笔者也发现,有些评课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君不见,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有的评课人,以一副“天下真理尽在吾手”的气概,以“华夏大地只有我一人对新课标新理念理解得最正确、最深刻”的架势,经常性地把一线教师精心打造的课堂教学,评得一无是处,一钱不值。这种评课人的“做派”固然令人反感,其思维方式尤其让人反感。其思维方式简单说来就是:不讲唯物主义。主要表示如下:
1.评课不是从实际动身,而是从理念动身;不是从效果动身,而是从原则动身。……
2.不是实事求是,而是夸大其词。主要表示有二:(1)有些评课人认为,凡“新”理念就是正确的科学的,“旧”理念则是不正确不科学的。而新课程的所谓新理念是绝对“新”的,因此就是绝对正确绝对科学的;旧理念是绝对“旧”的,因此是绝对不正确不科学的。比方我就从不同的评课场所听到不同的评课人兜售同一种观点——“要用新课程的新理念取代一切旧理念,要把一切旧理念赶出教学舞台。”这种评课人评课的首要程序,是给教师的理念定性,假如被定性为“理念新”,那一定是好课,而且好的天花乱坠;假如被定性为“理念旧”,那一定是不好的课,而且不好的不得了。
程老师批评的可能有些偏激,但是我认为这是对评课人的一个很重要的提醒。我认为这种提醒是有意义的。所以,我把它提交出来。
让我们记住,评课的时候,一定不要让他人难受。依照这个思路,我推荐了这篇文章:《讲课人最聪明评课人最愚蠢》。这对每一个评课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提醒。
[1] 相关的教育录像可参见《你是人才吗:CCTV对话》、《赏识你的小朋友:周弘主讲》、《神童的生长》、《长大不容易》,等等。
[2] 杨金鼎主编:《古文观止全译》,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657-658页。
[3] 佚名:《关于“乡村教育家”蔡林森》(2006-7-17) [2006-7-17] http://blog.cersp.com/18893/606748.aspx.
[4] 佚名:《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2006-7-17)[2006-7-17] http://blog.cersp.com/18893/606751.aspx. 从这些解释来看,“洋思经验”所强调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比较接近湖北黎世法先生倡议的“异步教学法”。二者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这里不详细展开。
[5] 题目为编者所加,原标题是《突围——一个人的教育史》,参见干国祥著:《破译教育的密码》,长春出版社2005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4: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