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19 13:33:00
|
只看该作者
在短短的几年里,我一跃成为学校中最受同学欢迎、家长信任甚至校长器重的骨干教师,班级整齐的风貌,同学深深的依赖,各方面显赫的成果,所有这些让我在一段时间之内颇感自豪。这里不得不提到,正是利用知识树和相关的教学方法,我在没有增加时间的前提下使同学的应试成果有了明显提高。那一届同学毕业后的新学期第一个星期天,有三十几位同学不谋而合来看望我,然而正是那一天,和随后陆续收到的书信,让我的内心经历了一场痛苦的风暴——我的“三率”极高的同学在进入高中同城区同学一道学习之后,带给我这样的消息:城里的同学能说会写,思路活跃,语文水平太高了!他们讲的某些书、某些人,我们根本没听说过。他们进高中的第一篇作文,是《我难忘的老师》,而他们的笔,几乎没有例外地指向了我,但是这些文章放在其他优秀的文章中……
肯定有什么地方出错了!――也许是我读错了魏书生所以导致了这一切,我相信在他的书里不只仅含有应试的战略,同时也应该有着提高同学语文素养的思想。为了找到答案,我开始向外寻找,钱梦龙,于漪,宁鸿彬,陈仲樑和林炜彤……我寻找一切视野内的特级教师的课例和著作,后来又接触到叶圣陶、吕叔湘和张志公对语文的论述,试图在其中找到“教育是什么”和“语文是什么”的正确解答。当时正是模式盛行的时候,借助着杂志中的一些文章,我开始涉猎外国的一些教育理论。那些在当时殊不可解的结构主义、控制论、信息论等西方现代理论开始一点点地切开我的皮肤,进入我的思想。这里最最重要的是我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对苏氏的阅读是让我体验到空前的愉悦然而同时也给我带来毁灭性的冲击,因为就是在那一刻,我觉察到“中国并没有真正的教育”,觉察到了先前所阅读的中国大师们存在着先天性的致命伤,没有任何一个中国教育家能够与苏氏相提并论,也没有任何一所中国的中学可以和帕夫雷什中学相比。我站在中国教育的废墟上,窥见到漂亮装饰下的空虚与单薄,然而先天知识结构的缺乏加上后天阅读上的营养不良却使我根本无力来对当前的中国教育作彻底地解构和宏大的建构——甚至仅仅是批判。我只是近乎天性地开始对“知识树”“课堂教学目标”“课堂的控制”等等模式说“不”。(来自“环球职业教育在线”:http://www.edu24ol.com)
这是我提交的第二个案例。接下来第三个案例:“关于教育硕士”。这个案例我觉得很重要。它告诉老师们:除了“拜师”、“阅读”之外,还应该有“研修”。现在有一个重要的“研修”制度,叫“教育硕士制度”。我觉得这个制度很有意义。“教育硕士制度”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这个制度自身是有意义的。
教育硕士跟一般的硕士有什么不一样呢?教育硕士是有工作经验。他不离开自身的学校,他利用寒暑假,也可能脱产一个学期或者半年。
现在看来,要让老师们读书很困难,因为老师们太忙了。整天在上课,备课,改作业,还要找同学谈话,有时候一个家长电话打过来,要赶快处置。老师们太忙了,读书的时间太少。“教育硕士制度”专门为教师准备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教师暂时离开自身的学校,进入一个可以恢复阅读生活的地方。我给大家念几段有关“教育硕士制度”的对话:
记者提问:什么是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有何意义?
翟东升的回答是:到目前位置,全国中小学教师有1400万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较低,教育硕士的位置,反应一种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也是世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教师教育发展的一起趋势。
与教育硕士相应,有一个很重要的专业,叫“教师教育学专业”。我们以前不关注这个专业。到目前为止,中国师范院校没有“教师教育学”这门课程。这是不正常的现象。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师范大学很快就会有“教师教育学”这个专业。有人说:我们有这个专业嘛,叫“教育学”。但是,“教育学”跟“教师教育学”是不一样的。我讲的系列专题叫“教师生长”或“教师专业生长”,它的副标题就叫“教师教育学”。我的系列讲座的结构和内容显然和“教育学”不一样。“教师教育学”应该反映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而不是在那里纠缠一些无聊的概念,比方,什么叫“教育”?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学太追求学科体系,很少反映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智慧”。真正的教师教育学就让中学小教师明白:我应该怎么上课?什么是一堂好课?什么是一个好的老师?我怎么通过做研究的方式来提升我的专业?什么是一个好老师呢?中小学有那么多好老师的形象,我们需要把那些好老师的魅力聚拢起来。什么是一堂好课呢?我们需要考虑中小学老师在课堂上积累了多少“实践智慧”。这才是真正的“教师教育学”。
教育硕士制度,实际上是为中小学教师提供类似“教师教育学”的课程。让中小学老师通过这个制度获得真实的“实践智慧”和“专业支持”。
教师究竟如何获得“实践智慧”和“专业支持”呢?我做一个小结:
第一,拜师。或者叫做“结对子”、“师父带徒弟”。还有一种拜师就是到别的学校去,看别的老师怎么上课,那叫“参师”。一个老师到洋思中学去、到衡水中学去,到杜郎口中学去,他就可以看看别的老师在做什么。那就是“参师”。
第二,阅读。一定要阅读,老师们。我们要有阅读的生活方式。假如一个老师不阅读,这个老师基本上就不可能有太多的考虑,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他人在干什么。你可以去看看他人在干什么,但是你看到的终究有限,最好的方法是阅读。读了窦桂梅老师的书、干国祥老师的书、李镇西老师的书、魏书生老师的书,你就会知道他们在干什么。阅读就是最好的朋友。一个朋友可能会背叛你,书本永远不会背叛你。阅读是最好的旅游,是最好的出差,它是精神的出差,文化的出轨。
现在很多老师愿意旅游,就不愿意读书。我认为读书比旅游更重要,所以我长这么大,很少旅游。我希望等到我老了之后再去旅游。旅游是什么意思呢?旅游就是一个人孤独的与自然对话。人多了怎么叫旅游呢?那叫游行。我对旅游的第二个解释是:回归自然。人是从自然里面来的,总有一天要回到那里去。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旅游的。等到我知道我快要离开这个地方,要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了,就去旅游。在这个意义上,旅游就是“提前考察地形”。
我现在推崇的旅游方式是“读书”。读一本书,就是展开一场旅游。我拿起魏书生的书,魏书生就立刻来到我的身边。我希望老师们读《论语》,实在没有时间,你至少可以读《论语》的前三句。若读了前三句,以后说起来,我也算是读过《论语》的人了。
你知道《论语》的前三句是什么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句什么意思呢?
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就是“阅读”。在那个年代,“学”就是“阅读”的意思。什么是学而时“习”之?就是说,你要去读书,并形成某种习性、习惯。这才叫学而时“习”之。“习”不一定是“复习”的意思,它是说:一定要变成习惯。为什么有些老师们读了那么多书,越读越笨,他的课上的越来越糟呢?是因为他读了书之后,没有变成习惯。没有变成生活的信念和生活习性。既学了,又变成习惯了,你才干够很开心。
第二句话,有朋自远方来,大概是说,假如你拿去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无论他离你多么遥远,他一定来到你的身边,与你展开一场谈话。它是第一句话的延续。你说,不是这样解释的,正确的解释是:不只要读书,还要有朋友。当然,你可以那样解释。我认为我的解释更有意义。你看,他凭什么第一句说“读书”,然后又跳到“朋友”那里去了呢?我们可以想象,孔子就是说:你读书的时候,作者就从远方来到你的身边。作者是你最好的朋友。书是最好的朋友,你无论在哪里,它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我要是喜欢哪一本书,我就把这本书放在我的床边,抱着它睡觉。你说,太怪了,怎么能这样做事呢。
我认为喜欢一个东西,最好就抱着它。我读博士的时候,有一个叫贾纯良的同学。他跟我住一个寝室。他乒乓球水平并不怎么样,当然也还可以。他每天上床睡觉之前,一定要干一件事情:
首先,用一块很干净的、很高档的抹布,把这个乒乓球拍清洗一下,清洗胶皮。他说,不要洗这个球拍的木板,不然就洗坏了,那里是不能沾水的。然后,他把这个球拍竖起来,晾干。把它放到一个桌子上面,靠着墙,竖立在那里。大概一刻钟左右,就干了。然后呢,他再把拍子拿到床上去。他睡在上铺。我们读博士的时候,下面是桌子,上面是睡觉的地方。他睡觉的时候必需把拍子拿到床上去。他翻身上床的时候,一只手拿着拍子,另外一只手抓着床,攀越上去。拍子拿到床上之后,他把板翻过来,敲几下,听一听,然后在摸一摸胶皮,闻一闻胶皮的味道。接下来,就抱着这个拍子睡觉。他要是不这样,他睡不着的。
半年之后,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乒乓球竞赛。这位贾老师,贾纯良同学,就得了第一名。
各位,你以后想做最优秀的教师吗?你一定要拿起一本书来,抱着它睡觉。慢慢的,你就有感觉了。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孔子的暗示。假如你做到学而时习之,就会找到有朋自远方来的感觉,这种读书的感觉很好。除了读书和朋友之外,孔子还说了第三句话,第三句话叫做“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就是说,你读了那么多书,你不要觉得你很厉害,总要卖弄,总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当他人不了解的时候,你就很生气很郁闷,总是觉得怀才不遇,到处抱怨。
孔子说,这是最糟糕的人。只要你有才气,你根本不用担心。总有一天,他人会知道:啊,那个人很牛,很厉害,很优秀。因此,不要抱怨。
除了拜师和阅读之外,我在前面提出的第三建议是“进修”。拜师、阅读和进修,一起构成了我所理解的“教师学习”。各位,一定要学习。我们总感觉自身很忙,没有时间学习。其实,学习是一种习惯,与忙没有直接的关系。我看《康熙大帝》那个电视剧的时候,我就感觉康熙有一点做得不错。他那么忙,无论走哪个地方,他都会把书放到车上,放到马车上,让书本跟他一起走。在外面带兵打仗,他都在帐篷里面读书,一直在学习。毛泽东也是喜欢学习的,不时在阅读,无论走到哪个地方,他都在读书。他有个习惯:假如到某个地方,他一定要看那些介绍当地的书。他读了很多书,最喜欢读的书是《资治通鉴》。还有一个,比毛泽东更喜欢学习的,就是刘少奇。因为毛泽东自身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
可惜,现在老师们很少学习。老师一直在建议同学学习,可是忘记了:教师自身也要学习。老师们对同学说:“同学们,要读书啊,读书很重要。”这话说给谁听的?我们老师们自身都不相信。
真正的能够带着同学读书的,是那些自身有阅读习惯的教师人。更重要的是,只有那些有阅读习惯有学习习惯的教师,才有可能改变自身的行动,才有可能进入行动研究的状态。“教师阅读”导致“教师行动”。
[NextPage]
教师行动
接下来我们讨论教师行动。
只要教师有阅读和考虑的习惯,他就会发现自身行动中的问题,并引起行动的改变。教师改变自身的行动,就是“行动研究”。
到底怎样做行动研究?我提出三个要点。
第一点,校本课程开发。开发校本课程首先是发明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对国家课程有所改变,这就是校本课程开发。假如教师对国家课程有了很多改变,发现原有的时间不够用了,可以向学校申请开发一门相关的课程,就形成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
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教师得到任何一个课本,不时地补充、更新,增加很多相关的资料,甚至使整个课本完全变样。这种对教材的补充、增加、更新,就是校本课程开发。
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在国家课程之外开发专门的课程:比方你是教语文的,你说:我现在有很多资料,同学的时间又不够用,建议每个星期布置一到两节课,让我给同学们提供专门的训练,叫做《现代散文阅读》,或者叫做《余秋雨散文研究》、《王小波散文研究》、《现当代文学研究》,等等。
第二点,除了校本课程开发之外,还有一种研究可以叫行动研究,就是“校本教学研究”。什么叫校本教学研究呢?大体可以理解为,用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教学问题,就叫校本教学研究。所谓“校本教学研究”,它就是“教学研究”嘛,就是研究教学问题。用校本行动研究的方式或者来研究教学问题,这就叫校本教学研究。
第三点,校本管理研究。什么叫校本管理研究呢?我在前面讲教师要有管理智慧,我是说:每个老师都是班主任,每一个学科老师,都要做类似班主任的事情。任何一个教师都要跟同学交往,都要管理班级里面一些事情。校本管理研究,就是研究学校管理的问题。教师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来研究学校管理的问题,就叫做“校本管理研究”。
关于“教师行动”,我推荐几个案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