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抓关键词来教学全文——《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 08:45: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讲述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诞生的经过,写了医生雷奈克从一次偶然的发现中受到启发,通过反复试验,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课文按发事情发展顺序叙述,语言平淡、浅显。
教学中,主要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围绕着课题质疑: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是谁发明的? 发明的过程是怎样的?它到底有什么作用?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来学习课文,学生学得颇有兴致。
教学中,我还抓住两个关键词:一是“难过”。引导学生想象雷奈克医生看到病人死去时难过的心理,并指导朗读好第一小节课文,体会雷奈克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医生。二、是“整日思索”。正因为他是一个把救死扶伤当作自己天职的医生,才会整日思索,才会被两个小孩玩跷跷板吸引住,并亲自试验,得到启发,用笔记簿卷成筒儿病人内脏的声音,才会发现用空心木管效果更好。
把这两个词作为课文教学的主线,和学生边交流边理解相关语句,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并结合文本特点进行语言训练,“善于观察、肯动脑筋,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道理。”也就水到渠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6 00: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