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19 13:13:00
|
只看该作者
of being practical.Curriculum lnquiry,6,205-228.
[5] Calderhead,J.%26amp; Gates,P.(1993).Conceptualizing reflection in teacher development.London %26amp; Washington,D.C.:The Falmer Press.
[6] Korthagen,Fred A.J.(2001).Linking practice and theory:The pedagogy of realistic teacher education.Mahwah,New Jersey %26amp; London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 Publishers.
[7] Stenhouse,L.(1975).An Introduction to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London:Heinemann.
[8] Elliott,J.(1991).Action Research for Education Change.Open University Press.
[9] 饶见维.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务[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
[10] Connelly,F.M.%26amp; Clandinin,D.J.(1988).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OISE Press %26amp;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1] Butt,R.L.,%26amp; Raymond,D.(1989).Studying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Knowledge Using Collaborative Autobiograph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3(4),403-419.
[12] 王建军.“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的教师发展[A].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C].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论教师的实践智慧
吴德芳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http://blog.cersp.com/userlog16/29693/archives/2006/71966.shtml#825737
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以来,教师始终是以“教书匠”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既是“匠”,则教师必定拥有一些专门的知识和技术,如应当了解同学的年龄特征,掌握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应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发生这些想法的原因在于人们普遍接受这样一种教学理念,即教学是充溢规律的可预见过程,只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并遵循规律去教,则教学必定会获得胜利。于是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长期被奉为经典,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而一线教师始终盼望教育研究工作者能提出一种适合所有学科,并能满足全体同学需要的教学法。
然而,教学实际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易于掌握。既是人为,又是为人的教学,是一个充溢不确定因素的复杂过程。不同的时空,各异的师生,无序的“噪音”,使教学出现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面貌。我们并不全然否认教学规律的存在,这也是集体教学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但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那些普遍性规律显得格外的惨白无力。因此,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场所,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
一、实践智慧、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
所谓实践智慧,有学者将其描述为:“是在实践上知道怎么做的知识类型和推理形式,它不等同于任何脱离主体而存在的‘客观知识’,它是人在生活世界中知道怎样做的知识和经验。”而本文将其定义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教学整体的真理性的直觉认识。它来源于教学经验,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将感性的、外表化的经验提升,使其内化为教师的实践能力。但它在某种意义上又具有理性化的特征,较之直接的教学经验其迁移性更强。换言之,一位拥有实践智慧的教师与那些仅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相比,在处置教学突发事件,特别是前所未遇的教学事件时,前者更容易做出准确、和时的反映,因此实践智慧并不等同于教学经验。同样,实践智慧也不等同于教学理论。首先,后者是人们对各种教学现象和其实质的能动的、系统的反映、其形成有赖于严密的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前者则是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具体的教学问题的深入领悟和准确反映,通常不能被普通化为理性原则或原理,其形成也无需经过严密的科学推理和证明过程。其次,教学理论的价值在于为人们提供关于教学实践的各种知识,协助人们理解和掌握教学实践中的规律,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从而为更有效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奠定思想基础;而实践智慧的价值就在于其自身,因为实践智慧的践行就意味着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展开。再次,教学理论并不关注教学实践中的偶然因素,而着重掌握教学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和规律;与此相反的是,实践智慧的注意力焦点集中于个别的、特殊的教学实践问题,并不试图掌握一般规律。最后,教学理论一旦形成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内涵不会因教学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换言之,它是相对固定不变的,易于传授和学习;实践智慧则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时生成的,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因此不是通过单纯的传授和学习便可获得。
不过,实践智慧与教学理论又是密切相关的。理论虽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却能为处置问题提供某种可能性,因此对实践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教学理论同样如此。它构成了实践智慧的基础,是形成实践智慧必要但不充沛条件。说“不充沛:是由于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变化不居,而新问题和新情况的不时涌现使得严格遵从教学理论的理性原则变得不可能,因此教学必需结合自身长期以来的工作经验随时调整教学行为,以期做到“随机应变”、“急中生智”。换言之,实践智慧是对教学理论的逾越,它渗透在教学理论的具体应用之中,将理性原则的普遍性与经验感觉的特殊性有机结合在一个既定的教学情境中,使教学理论得以情境化和具体化。
二、实践智慧的基本特征
如上所述,实践智慧既非地道的教学理论,也不是单纯的教学经验,而是二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完美结合。面对洋溢着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智慧一方面逾越了教学理论的僵硬死板,另一方面又克服了教学经验的单薄肤浅,它的显现过程是使教学实践活动不时趋于合理和完善的有力保证。具体而言,实践智慧的基本特征如下:
(一)动态生成。变化是教学活动永恒的特征,同学作为活生生的人,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改变。坐在同一个教室中的同一个同学,今天的他与昨日的他已有所不同,此刻的他较之刚才的他也有了变化,诸多不可预见也无法控制的因素——也许是窗外的一声鸟叫,也许是老师不经意的一个小动作,也许同桌不小心的碰撞——时时改变着同学的内心世界。这些变化无论有多微小,都实实在在影响着教学实践活动,而老师仅通过备课是无法应对这些变化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而应变过程也就是老师实践智慧的展现过程。换言之,千变万化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得教师的实践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中,无固定形态,也没有一定的规范。
(二)不可言说。实践智慧是动态生成的,是融于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之中的,它的显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在此之前长期的理论积累和实践反思。但往往表示为教师面对教学情境瞬时的直觉反应。在某种意义上,它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实践智慧在教学活动中是以隐蔽的方式发挥作用的,所以正如我们虽然会骑自行车,但往往无法说出我们是如何坚持平衡一样,面对不时变化、生成的实践智慧,我们很难找到恰当的语言进行描述。因为语言是有限度的,它可以有效处置逻辑性较强的推理和分析,但对于瞬间的直觉行为却束手无策。实践智慧的这一特点使对它传授和学习变得困难重重,因此,实践智慧是内生的,而非外炼的。
(三)独一无二。拥有实践智慧的教师是那些面对各种教学情境都能审慎考察、正确行动的人。但不同的教师由于其年,龄、生长经历、生活背景等的差别,对教学的感悟也会有种种不同,再与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相结合,往往会形成极
具个性化特点的实践智慧。在教学中表示为同居智慧型教师,面对相同的问题时却有不同的处置方式,但都能获得完满的功效。例如,教学过程中,面对同学的注意力分散,有的教师会利用关切的眼神提醒同学注意,有的教师则会通过神奇的小实验把同学的注意力重新吸引过来。每位教师的实践智慧之形成和外显都是时、空、人等诸多复杂因素交错影响的产物,因此是独一无二的。总之,实践智慧是最具教师个体色彩的体现。
三、实践智慧的主要表示
实践智慧作为教师对教学整体的直觉认识,是内隐的;但它在教学活动中也会有所反映。通常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示:
(一)就教学过程而言,实践智慧表示为对知识传授的逾越。
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是一门专业化程度不高的职业,这固然与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不完善有关,但也受到人们错误的教育教学理念的重要影响。例如“教书”和“育人”作为学校教育的两大功能总是并列出现的,而教学在实际中承当的往往是前者——“教书”,即传授知识的任务,这似乎是显而易见的,殊不知“教书”和“育人”二者本是有明显的层次差别的,前者作为手段或曰途径,仅为末;后者作为真正的目标,方是本。在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经常局限于对知识的传授。通常情况下,我们会见到两种类型的教学过程:一种是以讲授法为主,视同学为白纸,任由教师在上面涂抹,具体做法是将知识经过一定程度的加工后在课堂上呈示,通过训练使同学“依葫芦画瓢”式地复制知识;另一种则是以发现法为主,认为同学是能动的主体,可主动求知,主要表示为在仔细分析同学状况的基础上,通过让同学动口、动手、动脑引导他们去探求知识,从而使同学最终成为知识的真正占有者。外表看来,两种类型的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特别是在同学主动性的发挥上,后者显然优于前者。但事实上,二者并无实质差别,因为其核心只有一个,即传授知识,差异仅在于传授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
然而,在拥有实践智慧的教师的眼中,真正值得关注的不是同学是否掌握了课文的篇章结构,抑或同学是否再现书中的公式定理,而是整个教学过程于同学生长的意义以和对同学人生的影响。因此,他们在教学中,往往不是用书本上的知识去教育同学,而是用自身对人生的体验、用自身对世事的洞见、用丰满的激情、用活跃的灵魂去影响同学。换言之,如将教学过程比作登山。那么实践智慧的表示即为教师视知识传授仅为登山的工具,而将真正的目标定于引导同学体验攀登的酸、甜、苦、辣,感悟人生的至真、至善、至美。这是因为拥有实践智慧的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人生体悟具有独特性,它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同学一生发生广泛且深远的影响,这是任何其他力量都不可取代的。而知识的获得却有许多方式,特别是在网络如此发达的当今时代。所以;“我们从一位伟大的老师那儿所‘获得’的与其说是一个具体的知识体系或一组技巧。还不如说是这位体现和代表知识的教师的行为方式——他或她的生活热情、严于律己、献身精神、人格力量、强烈的责任,等等。”
(二)就教学方法而言,实践智慧表示为一种教学机智。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而又新的水不时地往前流动。”与此相类似,一名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因为教学处于一种流变的状态——教师与同学的心态在变化,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在变化,课堂的物理空间也在变化。诸多难以预料的因素使得教师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即教学中选择教学方法,没有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固定模式,任何方法的运用都必需与具体的教学情境相适应。简而言之四个字:“教无定法”。那么,面对瞬息万变的教学情境,如何才干做到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呢?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
所谓“机智”是指“瞬间知道该怎么做,一种与他人相处的临场智慧和才艺”。[2]而教学机智则是指教师所具有的、在复杂、微妙的教学情境中迅速且恰当地行动的能力。具体而言,教学机智主要包括以下三层涵义:
首先,教学机智是一种行动能力。教师的奇思妙想不是教学机智,因为前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而后者总是与一定的教学行为联系在一起,在瞬间的判断和迅速的决定过程中自然展现。换言之,假如教师不具备将思转化为行的能力,则他不拥有教学机智。在这种意义上,教学机智是实践智慧的外显。
其次,教学机智发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的心血来潮不是教学机智,前者完全不顾时空背景的限制,任性而为,后者则对教学情境有独特的敏感,其行动必与当时当地的情境相契合。《学记》有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愤而启,因悱而发,方为教学机智。
最后,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即席创作。一方面,教学机智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所以它不是单纯的教学技能或技巧,而是教师发明性行为的表示。另一方面,教学机智具有一定的严肃性,所以这种创作不能随心所欲,其依据为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教师对该情境的认识和掌握。换言之,教师既要充沛发挥自身的发明力,又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解决,选择当时情境下最佳的行为方式。
(三)就教师发展而言,实践智慧表示为对自我完善的不懈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