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全球化》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有两个,一是如何准确理解经济全球化,特别讲解“化”的内涵,二是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态度。难点主要是影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因素,要分清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重点与难点是穿插讲解的,重点问题落实得比较好,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举例和对课本知识的讲解,学生基本把握了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表现,同时让学生结合中国发展历程和实际情况,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寻找弊端的根源——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结合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初步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应对策略,在这里后来思考了一下,应该给学生多提供一些材料,让学生通过材料分析归纳,一方面能通过材料扩展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针对本节课的难点问题,我的处理方式是让学生通过全篇内容的学习,锻炼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找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即是生产力的发展。然后简略地补充其他推动因素。在这里要注意的问题是我并没有很好地对一些需要讲解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也没有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跟踪解答,对教材仅仅是进行了梳理知识,毕竟书上的文字过于书面化而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的表达语言应该是口语化和通俗化,就像曾经红遍网络的“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袁腾飞一样,将所有的东西都像故事一样讲出来,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出发,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因为本节课与现实的联系较为紧密,所以通过课件让同学们感受经济全球化带给他们和世界的影响,在运用课件的时候张数不要过多,画面不能过于花哨,多了会占用上课时间,花哨了会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冲淡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把握而变成了看热闹,这样就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了。
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也发现了学生的问题。同学们讨论问题的思路不够开阔,对全球化了解不够多。很多同学由于学习忙,平时根本没时间看书看报,更没机会看电视上网,视野显得很狭窄。很多孩子“读死书”“死读书”,成了考试的机器,对“学习”的意义理解偏差,认为学习就是读课本上的东西,就是考个好分数,当然这也不能怪罪到孩子们的头上,社会和家庭不是这样期待他们的么?所以,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更好的理解“教育”的含义,在当今“唯分数论”和“唯升学率论
”的大环境中尽自己的可能改变一下孩子们的学习状况。
综上所述,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点反思。总之,社会在发展变化,学生也在变化,教师也应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而不是脱离社会只会读书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