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元认知战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3:0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元认知战略
  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l)于七十年代提出来的,不到二十年,“元认知”已成为心理学界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并成为学习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元认知的涵义与特点
  所谓元认知就是指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意识。之所以称为元认知是因为其核心意义是对认知的认知。我们通常所说的感觉、思维或想象就属于认知活动,而元认知则是对感觉、思维……这些认知活动的认知。因此,元认知实质上是个体以自身认知活动为对象的认知,是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和监控。
  从元认知的构成成分来看,它包括三种成分。
  1.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是个体具有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是通过经验积累起来的。元认知知识可分为三局部:①关于个体的知识,指关于自身或他人作为认知加工的一切知识。一是个人认知特点的知识,如个人的兴趣、喜好、能力和其程度;二是个人与他人认知特点的差别,如自身的观察力比他人强,而注意控制程度又较某人差等。②关于认知任务的知识,是指人们对认知活动中任务要求的认识。它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指关于任务中有关信息特点的知识,如这种信息是丰富的或贫乏的、熟悉的或生疏的,复杂的或简单的、简约的或冗余的;另方面指任务要求和目的的认识。③关于认知战略的知识,即能认识到进行某类认知活动存在哪些战略,各种战略使用的条件与范围,能够根据不同任务,不同情境选用有效战略。
  2.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是指随同认知活动发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元认知体验时间有长有短,体验内容有简有繁,它可以在认知活动的每一个阶段中发生。元认知体验可以是对“知”的体验,也可以是对“不知”的体验。至于发生什么体验,与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已取得的进展和取得进展的可能性直接有关。元认知体验对认知任务的完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怀疑自身所解的题有错而进行重新审视,阅读遇到障碍而反复阅读,也可能由于失败或困惑的体验而修改或放弃原有的目标。
  3.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过程中,能不时评价学习过程,并能适时地调整计划、选用恰当的方法,以保证任务的有效完成。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的核心。已有研究标明,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上,同学学习的自我监控水平已成为影响其学习胜利的关键因素,实质上,元认知监控是在元认知体验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只有在认知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情境的变化,敏感地理解或体会到导致变化的原因,才可能有效地对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因此,也有人把元认知监控归入元认知体验。这里单列只是为了强调元认知监控的作用。
  从上可见,元认知在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①意识性。能使学习者明确知道自身正在干什么、干得怎样、进展如何。②调控性。使学习者能随时根据自身对认知活动的认知,不时作出调节、改进和完善,使认知活动能有效地向目标迫近。
  二、元认知的发展
  元认知不是人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它的发展体现出以下特点:
  1.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元认知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经验的增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例如,弗拉维尔和他的同事曾用12张图片作为资料,对幼儿、学前期、小学二年级、三年级和成人五个年龄段的对象进行了记忆广度实际值和预期值的研究,发现成人对自身的记忆广度有相当正确的估计,预期的记忆广度值(5.9)和实际测到的记忆广度值(5.5)几乎一致,而四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随年级的增加,其预期值和实际值和相差越来越小。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对自身认知活动过程的意识逐步提高。
  2.从外控到内控
  在元认知还未发展之前,他们的学习活动通常是在教师、家长等他人的直接指导、要求和监督下进行的。离开了成人的指导和布置,往往就束手无策。随着关于学习规律、学习资料的熟悉与掌握,对自身特点和有关战略知识的不时丰富,自我调控的经验增多,对学习的自我调控逐步从无到有,由低级到高级发展起来。
  3.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自动化
  从意识的角度来看,儿童元认知的发展经历了无意识到有意识再到自动化的进程。最初,他们毫无监控学习活动的经历与体验,往往是由于无意识的或不自觉的自我监控,获得了效果而强化了再次的体验与监控,从而逐步从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随着有意识的经常运用,这种需要极大意志努力和足够注意的自我观察、自我判断、自我控制逐渐变得娴熟起来,最后达到几乎不需再作有意识的选择和努力或仅需少量注意就能自然而然地操作,达到自动化的程度。
  4.从局部到整体
  儿童对学习活动的自我观察与监控,最初经常只是针对学习活动中的某一环节、某一侧面或某一学科内容进行的。随着儿童在这些领域的胜利和元认知知识与体验的增加,他们的自我观察、自我监控才不时从某一环节扩展到学习的整个过程,并迁移到不同的学科内容上。
元认知发展差的同学往往是外控还未有效地向内控转化,自我观察、自我监控仅停留在无意识或操作不熟练的水平上,或元认知的操作还仅限于局部范围内。
  三、元认知的培养
  1.训练元认知的主要方法
  大量的研究标明,对同学进行专门的元认知训练,可提高元认知的水平。训练的主要主法有:
  (1)自我提问法
  自我提问法就是在元认知训练中,通过提供一系列供同学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表单,不时地促进同学自我反省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例如,美国数学家波利亚就解决数学问题的四个阶段,提出了以下系列供同学自我提问的问题:
  理解问题阶段问:未知条件是什么?已知条件是什么?已知条件足以确定未知量吗?多余还是缺乏?
  拟定计划阶段问:过去见过这种题吗?若见过是否它以稍许不同的方式出现?我能应用一个具有相同或相似未知条件的熟悉问题解答当前题吗?假如不能解答当前题应问:我能从已知条件中发生什么有用的东西?使用了所有的条件和数据了吗?
  执行计划阶段问:能清楚地认定每一步都是对的吗?能证明它是对的吗?
  回顾步骤问:我能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吗?我能检验推理过程吗?我能运用这个结果或方法于其它问题吗?
  有人(Kurzeje,1986年)采用上述波利亚的提问模式,在52名三年级同学中进行训练,发现参与这种训练的儿童比非元认知教学的儿童更能胜利地解决困难问题,并且更能说出解决问题的各个步骤。
  (2)相互提问法
  相互提问法,即将同学每两人分为一组,给每个同学一份类似于上述自我提问的表单,要求同学在尝试解决问题的同时根据提问表单相互提问并作出回答。研究标明,相互提问法能有效地促进同学的考虑与竞争,发展元认知。
  (3)知识传授法
  知识传授法是不同于以上训练的另一种方法。它主要是通过传授学习理论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关于元认知的知识,使同学通过学习,认识到元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自觉地将元认知运用于学习中,生成适当的学习战略,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几种元认知训练,都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同学的元认知水平,特别是对于复杂困难的问题,元认知的训练就更为有效。
  2.培养元认知的具体途径
  (1)提高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性
  要提高元认知水平,首先应提高同学五方面的意识性:①清晰了解任务的意识性。要求同学准确、全面掌握学习任务,明确任务的性质,特点,任务的要求以和要达到的程度。②掌握学习资料特点的意识性。每种学习资料有自身的特点,应培养同学认真分析每种学习资料的性质、结构、难度、主次,以便能合理分配学习的时间和注意力。③使用战略的意识性。不同学习资料、不同学习要求需要采用不同的学习战略,在解决任务之前,要求同学考虑有哪些战略可供使用,哪种战略解决当前任务最佳,要有意识地选择并运用有效学习战略。④掌握自身学习特点的意识性。引导同学充沛认识自身的认知特点,例如,自身是善于视觉学习,还是听觉学习;是记得快忘得快,还是记得慢忘得慢。⑤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节的意识性。培养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能敏锐判断出现的困难、障碍,准确分析出现的原因,并能适时地进行调整。
  (2)丰富元认知知识和体验
  已有研究标明,同学元认知水平与其拥有的元认知知识有极大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元认知知识的传授,并在学习活动中,不时强化这些知识的应用。同时还应通过创设问题情景等方式,诱发同学发生元认知体验,并不时提高这些体验的精确度,以提高元认知水平。
  (3)加强元认知操作的指导
  根据学习过程特点,按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元认知指导,会收到较好效果。在学习活动之前,着重指导同学对活动进行计划和布置,为学习活动作好各种具体准备。在学习活动中,注重指导同学明确学习的目标,对象和任务;讲究学习战略,善于根据学习资料的特点和自身的学习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并能控制自身排除内外干扰,保证学习计划顺利执行。在学习活动后,注意要求同学对自身的学习状况和效果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注重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并能认真分析加以和时弥补。最后要督促同学深入反思和总结,一是积累为以后类似的场所能用的经验;二是吸取教训,防止再犯。
  (4)创设反馈的条件与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同学提供一个和谐的、民主的反馈环境,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评价他人的学习方法与战略,也可以为他人畅所欲言地评价。在此基础上,教师应逐步地引导同学从以教师为主导的外部反馈转化为同学自身的内部反馈,并逐渐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者将外在的矫正性指示转变为自身的矫正性机能,可以说才真正地学会了元认知学习。
  (5)注重引导同学对非智力因素的调控
  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不只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而且往往是两者协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师除了应注重培养同学对学习和认知活动进行调控外,也应重视引导同学对非智力因素中的努力程度、动机激发、自己性格特点、认知风格等诸方面的调控,使同学不只能自发地调控智力因素,也能有效地调控非智力因素,进而能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调控。
  总之,对同学元认知的培养若能从以上方面全面进行,通过多种途径一起发挥作用,其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转引自:http://blog.cersp.com/58905/1071170.asp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11: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