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38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优秀教案优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12: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青山不老》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
  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初探课文,认识老人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想和大家交流一个话题:一个人到了七老八十的年龄,该怎样度过晚年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就绿化荒山,植树造林,发明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青山不老》,板书课题。
  2、认真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3、检查自学情况:
    默读课文,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
    预设交流点:
   ⑴ 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人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板书:
   
离世
 
   ⑵ 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板书:
   
过世
 
   ⑶ 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身也会爬不起来。
   ⑷ 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由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板书:
   
再也出不来了
 
二、再读课文,感受青山之美,环境之恶
  1、正是这样的一位古稀老人,在年迈之时却发明了一个奇迹,再读课文,找找老人发明了什么奇迹。
    预设交流点:
   ⑴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点拨:一亩约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让同学计算3700亩林网相当于多少个教室的面积。
   ⑵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读完这段话,你觉得这段话的内容怎么样?(优美、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让我们带着这种美认真地读一读。这段话中有两个“全”,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导读这段话。出示杨树、柳树课件欣赏,让同学感受林海的美观。引导板书(美丽壮观)
   ⑶ 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点拨: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树?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板书作用(坚持水土)你能用课文中的话来说吗?
  2、体验绿洲所处环境的险恶和老人所处的环境艰苦:
   ⑴ 这样的一片绿洲在祖国大地上随处可处见,能称之为是“了不起的奇迹”吗?(在什么情况下发明的?)
   ⑵ 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① 根据同学交流情况,随机用课件介绍晋西北的干旱、霜冰、沙尘暴。
    ② 结合注释理解“风大作时,能逆吹嘘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的意思。
   ⑶ 在一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树造林,发明出这座青山,这确实是“了不起的奇迹”啊!
   ⑷ 那么,老人的生活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你能想象出老人战胜恶劣环境的困难树种的一个场景吗?
三、深究课文,领悟“青山不老”
  1、所以,作者在离开老农的小院时,深有感触。你能找出作者的感触吗?
  2、出示: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身的价值。他已经将自身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老农怎样实现自身的价值?“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
    只要老人的精神不老,这青山会老吗?
   ⑴ 以“青山是不会老的”写一段自身的感想。
   ⑵ 每人想一句宣传环保的口号或标语。
四、总结课文
  同学们,让我们学习这位老人,用自身的双手植树造林,绿化家园,让绿色流进每一人的心中!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简单易懂,我是依照学习提示中的问题设计这节课的,在每一个教学环节我都注重点拨,引领同学对课文内容层层深入。教学思路清晰,由老人年龄的“老”到老人精神的“不老”,始终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同学,体现了略读教学敢于放手的特点。
  谈话导入课文之后,我让同学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能表示老人年岁老的句子,根据同学回答板书重点词语:离世、过世、出不来了。紧接着把话题转移到“奇迹”上,再读课文,找出老人发明了什么奇迹,引导同学感情朗读那个概括性的句子:“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为了让同学感受老人功劳之大,让他们计算一下3700亩相当于49358个教室的面积,并谈一谈自身的感受。在同学充溢对老人的敬佩之情的基础上,再读概括性的句子,重读“了不起”,同学读得相当有激情。接下来再找出具体描写这个“奇迹”段落,围绕这两个段落,老师指导同学朗读,读出山林的美观、壮大,作用多(坚持水土、防风固沙、蓄养水源)。并闭眼想象林海之美,借助课件加深感受,深深体会老人发明奇迹的不平凡。而后又转移话题,让同学找出这一奇迹是在什么环境下发明的,课件展示晋西北恶劣自然环境,并想象老人与恶劣环境作斗争的一个场景,明白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决心。
  最后,从作者感触较深的句子中,理解“另一种东西”,“青山不老”的含义,让同学谈感想或考虑宣传口号,激发同学环保意识,学习老人绿化家园、美化荒山的精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12:53:00 | 只看该作者

《青山不老》优秀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⑵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⑶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过程与方法:
   ⑴ 初读全文,探究“奇迹”是什么。
   ⑵ 再读课文,探究“奇迹”是怎样发明的。
   ⑶ 审读课题,探究“奇迹”的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位普通的山野老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人民在维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决心,以和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同学的认识角度,培养植树造林等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同学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16课,板书课题:同学齐读课题两遍。“青山”是什么样的山?“不老”一般指人,这里为什么说“青山不老”呢?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二、出示阅读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这位老农发明了什么“奇迹”?
  3、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这“奇迹”?
  4、老农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明奇迹的?
  5、作者对他有什么看法?
  6、为什么说“青山不老”?
  7、你想对老农说什么?
三、同学自学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回答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的发明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身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2、在文中找出老农发明的“奇迹”。出示:
   
  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⑴ 同学读文,找出哪些地方具体地描写了这奇迹。
   ⑵ 多种形式的读,然后谈谈感受。
     教师:在我国这样的绿洲随处可见,作者为什么单单把这块绿洲称为“奇迹”?
  3、交流资料。
  4、教师播放多媒体:
    展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图片与青葱林海的画面,引导同学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教师:是啊,老农所处的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可是,他还是放弃与孩子欢聚、颐养天年的幸福,每天耕耘在荒山野岭中,是什么在支撑着他选择青山作为生命的归宿呢?我们对拉农仅只于惊叹吗?请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5、同学交流自身的看法。
  6、作者对老农有什么看法?同学在文中找出句段:
   ⑴ 老人是怎样来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
   ⑵ “另一种东西”指什么?
     外表是指这片绿洲,实际上指老人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的精神;绿化家园、维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
  7、为什么说“青山不老”?
    小结:是啊,作为一个山野老农,执著的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他这样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他已经将自身的生命化为另一种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维护环境的奉献精神。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加,老人的离开而消失,它将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与山川共存。只要老人的精神不老,这青山会老吗?(同学齐读课题):青山不老!
  8、读到这里,你想对老人说什么?
    教师:是啊,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用自身的行动拯救绿洲,拯救田园,拯救地球,拯救我们自身。我们期待: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恶劣险峻
       发明奇迹
          小环境──简陋艰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12:53:00 | 只看该作者

《青山不老》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
  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1、教学挂图,课件。
  2、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和植树造林的状况。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或出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同学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谈话:
    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发明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⑴ 默读课文,考虑:这位老人发明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明的?
   ⑵ 联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2、小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了解课文大意。
  3、检查同学自学情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三、指导阅读,感受“奇迹”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考虑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同学交流:老人发明了怎样的奇迹?
   ⑴ “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⑵ “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
     引导同学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⑶ 课文的哪些局部还具体些到了这一奇迹?同学自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
  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明奇迹的?
   ⑴ “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同学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身的话。
     (如有条件可用课件补充介绍晋西北的地理、经济、西伯利亚大风、沙尘暴等资料。)
   ⑵ “小环境”──艰苦: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3、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⑴ 引导: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把自身的一生都奉献了出来,这就是他生命的价值。因此,当告别老人的时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读“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与日月同辉了”,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引读并出示“青山是不会老的”。
   ⑵ 指导:“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是什么意思?
     老农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样永放光辉吗?联系上下文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小结:是啊,老农不只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珍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维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
   ⑶ 总结:
     老人用自身的勤劳善良发明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发明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加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生齐读)青山是不会老的!
四、再读全文,积累拓展
  1、读课文,积累自身喜欢的语段:
   ⑴ 阅读,勾画。
   ⑵ 同桌交流。
   ⑶ 大声诵读。
  2、交流读后感受。
    引导:你想对老农说什么?还想对别的什么人说点什么吗?
【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发明奇迹
小环境──艰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18:1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