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给学生戴上了“面具”
前几天,我上教研课,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花了许多时间教育学生、训练学生。
结果,那堂课上得效果很好。在那节课上,学生从纪律到发言,从朗读到鼓掌,每一个环节都配合得默契,四十分钟精彩纷呈。让我兴奋得难以忘怀。我知道,这完全归功于昨天那堂教育训练课。
“孩子们挺争气,回去我要好好表扬他们一番。”我边往办公室走边想着。可是还等我脚迈进办公室,就看见班长急匆匆地跑过来:“老师,你快去看看吧,小杰和小林又打起来了。”我一听这话,顿时一股怒火冲上来,这帮不懂事的孩子,怎么这么不长记性。冲进教室,只见那两个学生正扭打在一起,桌子歪了,椅子倒了,书本、文具撒落一地。再看看其他学生,一改检查时的严肃,围成一团,甚至一两个学生扯着嗓子加油起哄。
见我站在那里怒目而视,他们立刻安静了下来,刚才还在进行“肉搏大战”的两个学生,也迅速地回到座位,挺起胸脯,做得笔直,整个教室静得连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看着瞬间发生的变化,我茫然了,孩子们这是怎么了,怎么那么小就学会了戴“面具”,而且这“面具”换起来竟如此迅速。
“昨天我讲的话都忘记了吗?万一……”
还没等我讲完,一个学生怯生生地站了起来:“老师,别担心,客人老师都已经走了……”另一个孩子说自豪地说:“今天我们在班会课上完全按老师要求做的,一点没出错。”
听了孩子的话,看着他认真的表情,我竟无言以对。是啊,昨天,我不是还告诉他们,平时随便些也就算了,检查时表现不好绝对不能原谅吗?
我忽然意识到,这无形的“面具”是我给孩子们戴上的!“面具”的使命已经完成,孩子们当然要把它摘掉,这能怪他们吗?像这样被迫戴上“面具”的学生又何止这几十个?他们在课堂上揣摩着老师的心思,主动迎合老师,想老师之所想,就是缺乏自己的思想;他们答老师之所望,就是缺失自己的声音。偶尔有偏差,老师只要稍加点拨或暗示,学生立刻回到“正途”,偶尔稍有自己的声音,老师的声音一高,立即自觉失声。
这样带着“面具”的“乖”,从小学时候开始,一直到大学,甚至到工作后,还没有结束。一届一届学生就这样“教育”过来了,这岂不是教育的缺失。我们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关心体现在哪里?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体现在哪里?对学生的本真德育体现在哪里?
说到这里, 让我想起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今看来,这节班会课真正的让我难忘了。因为它时刻提醒我记住:教育中有些东西是需要一辈子去坚守,比如静心对待检查,倾心对待学生,不因功利去演绎课堂,以本真的责任与思想去探索教育,教学生求真,自己做个真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