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 能查阅资料,了解人体的有关问题。
2. 通过实验证明手的灵巧与它的构造有关。
3. 手是重要的感觉器官,又有感觉的功能。
4. 在对人体基本组成的观察中,发现人体构造的精巧与核心之美。
5. 体验身体残障所到来的不方便,保护自身的身体,关心和善待身体有残障的人。
6. 观察自身的指纹,了解指纹的用途。
教学重点:证明手的灵巧与它的构造有关。
课时布置:2课时
第一课时 我的手
(教学准备:袜子和衣服,用针扎或用颜料点成的盲文数字,冷热、软硬、轻重、光滑等不同的物体,有褶皱的饮料管、能套住手指的圆筒,胶带纸,有关图片和人体骨骼标本等)
一、 引入。
谜语导入。
二、手的用途。
师:我们的手能干什么?
同学讨论手的用途。
同学展示手的用途。比方:在投影机的灯光下做手影的游戏等。
三、提出问题:手为什么这么灵巧?
1. 师:我们的手为什么能做这么多的事?
让同学发生问题:手为什么这么灵巧?
同学边观察,边考虑。如:观察手的结构和形态,手是什么样的(手上有什么)?五个手指是怎样长在手掌上的?
同学探索活动:触摸手了解它的内部,如有多少块骨头,哪些地方有关节等?
同学观察手作握、捏、伸展、弯曲等动作时,皮肤、肌肉、骨的变化。
2. 师出示手的骨骼照片,数一数手部的骨头数量。
四、分组讨论:用什么方法验证自身的设想。
师:你能用什么方法验证自身的设想?
同学分组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验证的题目和验证的方法记在本子上。
五、验证。
由同学用自身的方法进行验证。
手指关节处皮肤上的褶皱,其作用和饮料管上的褶皱相似,具有协助活动的功能。除了用胶带纸粘住这些褶皱去体验手指是否容易弯曲外,还可以给同学准备一些饮料管,让同学用手分别去弯折有褶皱的地方和没有褶皱的地方,比较有什么不同。
师出示手部骨骼模型,观察手部关节活动的灵活性。
体验关节的作用,可用小木片和胶带纸把手指的某个关节固定住,就象骨折时上夹板一样。也可以用圆筒套住手指,体会缺少关节将会怎样。
体验大拇指的作用。把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手指并排紧靠在一起,不单独分开。或者把大拇指收在掌心,体验一下手还能灵活地去使用工具吗?
六、手在感觉方面的功能。
师:下面我们来做“猜一猜”游戏。要求不用眼睛看。
利用桌子上事先准备的物品,以和同学自身书包和衣袋里的东西,挑选一些放在一个布袋里,请一个同学蒙上眼睛,用手去拿出里面的物品,并说出是什么,为什么?接着在每个小组用若干信封或其他袋子分别装上废电池、塑料泡沫、海绵等不同的,让同学猜。
七、训练手的感觉。
让同学区分袜子和衣服的正反连忙两面;分辨不同质地的纸;各种各样的树叶(如外表光滑有蜡的、有茸毛的,新鲜的、压干的,不同形状的——
师准备一些用油漆或乳胶画点在纸上的盲文,同学识别盲文。
在次基础上再介绍分别代表哪个数字,介绍人民币上的盲文数字。
八、拓展。
观察一些动物的“手”?看看和人的手有什么不同?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器具利用了手指关节处的褶皱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