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5-8-8 08:28:48
|
只看该作者
模块三(课堂拓展探究1)
问题:如图,∠AOB=30°,OA=8,动点P在线段AO上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O点移动,以P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设点P从A点出发运动的时间为t秒.当t在什么范围内时,⊙P与直线OB相离?
教学方式: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经小组讨论后进行课堂交流。
课堂实录:(由于有点难,教师首先询问是否有困惑,可以优先寻求同学的帮助)
生1:我自己算出来相切时,t=4,但组长告诉我要0≤t<4,不只是为什么?
生2:过程略(结合图形,主要强调了考虑两个位置,一个出发位置,一个与相切的位置,讲解非常棒!,生1若有所得,下去了。)
生3:我觉得不需要0≤t<4,只需要t<4就够了,因为点P是从点A出发,t自然是大于0的,不需要多做说明。(老师也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想法,有点慌!没想清楚怎么和她解释,不忙接话,生2赶紧在台上再次解释,但收效不大。)
生4(马上站起来):我问你,点P是不是从点A出发,是你还那么多废话! (有意思,要开始争论了,课堂开始热闹了,老师坚决不参与)
生3:(坚持己见),可我还是觉得只要t<4就够了,t<0的话,就会向左运动了,不成立的。
生5加入:点P在点A时有没有圆?是不是相离位置?是的话当然要写0。
生3若有所悟,但仍不肯放手。眼看其他同学也有“群起而攻”之势,势单力薄的生3要处于下风,老师赶紧介入,并解释了数学答案的准确性,必需要写0≤t<4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分析: 该问题教师本意让学生通过解题和探究过程体会用“临界值法”求此类求取值范围题的优越性。虽有小难度,但大部分学生都应该没问题,重点其实在下面的难题上。本以为可以较快的过掉,没曾想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啊。可以让我们意识到:由于学生都是具有各自鲜明特征的生命,其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和认知能力有差异,所以其思考方式会有所不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不奇怪。在这样课堂中,教师让出讲台,把话语权交还给学生后,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出现。我们的课堂允许学生张扬个性、充满困惑的学习,关键是发现问题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再看生3,回顾其课堂上舌战群雄的架势,是否让我们有“布鲁诺”或哥白尼那种坚持真理永不放弃的架势?
当然,由于内容本以为较简单,因此课堂并未进行更多的预设,甚至也不可能会预设到这样的情况出现。所以教师的介入时机还是没有把握好,当时自己稍显忙乱,一时没有想出更好的应对方法。对生3的这种精神没有很好的评价,同时讲解和帮助也有不足,显示出教师自身对问题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回想一下其实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这样的课堂其实让我自己也收获不小啊,真正切切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意味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