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9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语文下册《葡萄沟》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推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2: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葡萄沟》教学反思1
  《葡萄沟》一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课重点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而展开,使同学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发生喜爱之情。
  新疆对对于生活在宁波地区的同学们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同时又充溢着好奇和向往。小朋友渴望了解那里,对教材中的许多地方充溢了好奇,他们想知道:“葡萄沟在哪里?”,“梯田是什么样的?”,“荫房是什么样子的?”,“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诸多问题不是仅仅依靠教师的解说就能解决的。即使是,那也必将是枯燥和无趣的。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首先安排了课前参与的内容,请同学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葡萄沟的基础上,继续练习朗读课文,并认真考虑大家质疑的问题“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同时可以从不同渠道搜集相关的资料,如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从网上浏览,向爸爸妈妈咨询等等。并把查找来的信息进行整理,让这些信息最有效的为自身在课上参与研讨时服务。这样的课前参与,不只为课中研讨奠定了基础,而且同学带着探索的头脑走进课堂,更能促进课上的学习。
  我从以下几步实施了课堂教学:
  1、赏美景:
    在这节课上,先让同学通过录像去葡萄沟游览一番,让同学从整体上感受到葡萄沟水果多、景色美、人热情,葡萄干有名。
  2、品美句:
    在游览一番后,再让同学自学课文,从课文描写的语句中了解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然后在四人小组中进行研讨。由各小组长带领组员一起研究(一起读读,一起交流自学效果),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激发了同学的求知欲,做到了全员参与,又做到了视同学为学习发展的主体,为每个不同个性、不同学习需要的小朋友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是全班的集体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也在试着抓住重点的词句,来深入考虑、理解课文内容。如“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一句,同学能结合图片,充沛体会“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并想象出葡萄真是又多又好。
  3、画美色:
    在同学从美句中了解到葡萄沟的葡萄多,而且是五光十色的,在想象出还有哪些颜色后用自身的画笔画一画葡萄的颜色。
  4、尝美味:
    在同学讲到葡萄沟的葡萄干特别有名时,让同学品尝我事先准备好的葡萄干,这样做,同学不只品尝到了葡萄干的美味,更拉近了同学与文本的距离。
  5、悟美情:
    前面的每一个步骤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同学感受到葡萄沟的美,激发同学对葡萄沟的热爱之情。
    最后,在本节课结束的时候,我安排了课后延伸的内容,请同学为维吾尔族老乡推销葡萄干,请同学在课后把自身学完《葡萄沟》一课的感受和体会,用自身擅长的方式来表示,或朗读课文,或背诵段落,或画一画,等等,使课内知识进一步拓展,体现出作业的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
  缺乏之处:
  在上每一节课前,都觉得自身设计了一幅最美丽的宏图,这一次也不例外。可上好了课,却总是发现考虑欠妥当的地方很多,以使课堂教学中出现可好多遗憾之处。例如:在小组交流之后,本应该让多个小组派同学汇报自身的学习效果,在同学对于“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之后,再按顺序逐个进一步了解具体好在哪里。可我却在一个同学汇报急急冲冲的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这样,不但使小组交流流于形式,更影响了我下面环节的教学。如:同学一下子从第一个内容跳到了最后一个内容。在加上所教班级的同学发言不是那么好,我一着急使整个教学程序出现了混乱。原本,想的好好的让同学多朗读,并做到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朗读理解重点词语,再从读中悟情。结果是词语没有理解好,当然更没有读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2:53:00 | 只看该作者

《葡萄沟》教学反思2
  语文课应该给同学情感美的滋养和艺术美的熏陶,重视语文教学的审美因素,有利于拓展同学的视野,提高同学的语文素质,发展同学的想象力和发明力,让每个同学在语文课有限时空中得到美的陶冶、美的净化,领略美的,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素质。语文课如何使同学得到情感美的滋养和艺术美的熏陶。我的感悟是从“读”入手。
一、从读入手,认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
  朱光潜:“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要从朗读开始,因为朗读是感知的主要方式,朗读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如可让同学读读全文进行整体感受,数遍后,让同学说说自身对葡萄沟的印象,同学在此过程中自然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紧接着让同学说说好在什么样地方?再读自身喜欢的局部,结合理解“凉棚、五光十色”等词让同学展开想象,同学感受到葡萄幼稚前和幼稚时都是那么美;当有的同学提出他喜欢的句子“……准会让你吃个够。”时,全体同学读读此句后,提问:那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同学从“准”一字就会快体会到葡萄的多,也很自然体会到了葡萄沟人的人情美。(若同学体会不到,让同学反复读读此句话再理解)通过反复的读品味到作品语言的准确与精美。
二、从读入手,品味文章的思想美
  思想是作品的灵魂。语文教材很多作品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凝结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审美观点以和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是同学认识生活的源泉,也是对同学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形成同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强大手段。通过读“凉棚、一串串、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不只使同学享受到字词的美妙,感受到葡萄沟的景美;通过读,让同学看到葡萄沟的人比葡萄更美,让同学的心灵感受到了人情的美,让他们在思想的森林中呼吸,使同学起率真的生命激情,思想得以升华,人格将得以高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2:53:00 | 只看该作者

《葡萄沟》第二课时课堂实录3
【课前活动】
  值日班长向同学们推荐“今日名言:时间是一只飞翔的鸟”,并简单讲解。
【上课】
  师:(接着值日班长的话题)说得好!是的,时间很珍贵,那我们现在就抓紧时间上课,好吗?
  生:好!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葡萄沟》。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看同学们还记不记得。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课件出示课文词语,指名读、齐读。)
  师:好,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开始学习课文。课文里有一句话是夸葡萄沟的,请同学们打开书43页,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找出夸葡萄沟的这句话,找到后请用“──”把它画出来。
  (课件出示读的要求,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同学读完一次的都会站起来继续读,都读完后,师放律动音乐,全班拍掌马上端坐。这是我们班同学养成的习惯)
  点评:低年级教学贵在既能调动同学积极性又能有序地组织课堂,利用音乐培养同学的良好习惯并建立师生默契,妙!
  师:好,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谁来告诉我们哪一句是夸葡萄沟的话?
  (小手如云)
  生:课文的最后一句是夸葡萄沟的。
  师: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生:能,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师:有不同意的吗?
  生:没有。(齐喊)
  师:你们找得可真准,让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这句话,全班齐读)
  点评:一读──抓住文眼“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想知道它好在哪里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把你的想法写在你画的句子的旁边。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点评:再读──品味葡萄沟的好。自主阅读,读出个人见解。对低段同学而言,找句子基自己人都会,而在句旁作批注则优生能够达到,两个要求兼顾了同学层次的差别。
  师:我看见同学们都在认真的写写画画,我知道很多同学都有话想说了。谁先来说说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
  (根据同学的回答,师相机出示相应的课件)
  生:我是从第一段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里告诉我们葡萄沟出产的水果很多。
  师:你能把这些句子读一遍吗?
  生:能。
  (读第一段)
  (师根据同学的回答板书:出产水果 多)
  师:这里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水果,出产的水果很多,是个瓜果飘香的好地方,你们喜欢不喜欢呀?
  生:喜欢!
  点评:把同学的情感引入文中,这是语文的人文性。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一起读一读吧,读出你喜欢的语气!
  (生齐读本段)
  师:谭稀帆同学是从第一段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请你也像他一样说一说自身的看法。
  生:我是从第二段中的一句话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
  师:请你把这句话读出来!
  生: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为什么从这句话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生:因为这里告诉我们葡萄很美丽。
  师:说得好!
  (边说边板书:葡萄 美)
  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这句话,边读边用“──”划出表示颜色的词,画出来后再把这些词语读一读。
  (生自由读句子,画词语)
  师:(指名说词语)这么多颜色,课文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它,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生:(齐)五光十色。
  师:(课件出示各种颜色的葡萄图片,再动画出示该词语)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语吧。
  (生齐读该词语)
  师:这么美的葡萄,请你美美地把这句话读一读吧。先自身练一练,待会就来比一比,看谁读得最美。
  (生自由练读,很投入)
  师:谁愿意先来试试?
  生一:(声情并茂地读这一句话)
  师:你真勇敢!敢于第一个尝试。谁来评评她读得怎么样?
  生二:我来评一评:程彤彤读得很有感情,但是我觉得“五光十色和美丽极了的‘极’字”应该重读。
  师:好,请你示范一下。
  生二:(瞪大眼睛,深情地读)
  师:大家觉得他读得好吗?
  生:好!
  师:那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美美地把这句话读一遍吧。
  点评:究竟何谓“美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
  (出示课后 “我会填”里的句子,师装出为难的样子问)这样你还会读吗?
  生:(自信满满地举起小手,喊)会!我会!
  师:好,那你们就一起读吧。
  (生边读,师边出示要填的词语)
  师:同学们好厉害呀!都快能把它背出来了。
  (生高兴地笑)
  点评:自读感悟──互读互评──背,读的要求渐渐提升。抓住重点句“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和重点词“五光十色”,充沛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
  师:姚铭达同学是从这句话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生:我是从第三段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因为这里告诉我们葡萄干很鲜很甜非常有名。
  师:请你把描写葡萄干的这句话读出来。
  (生读句子)
  师:哦,原来葡萄还可以制成葡萄干。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生:想!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读读第三段吧!读完了,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生齐读)
  师:读得真不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余同学边听边看录像,注意认真看,看完我要请你用自身的话来说说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课件:葡萄干的制成过程)
  同学们看得认真,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大屏幕。
  师:现在请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最好能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
  (小组同学互相说,再指名说)
  生:先收下葡萄,接着运到阴房里,然后把水分蒸发掉,最后成了葡萄干。
  生:(高举小手,喊)老师,他漏了一个程序。
  师:好,那你来说一说。
  生:先把葡萄收下来,接着用板车运到阴房里去(录像上是用板车运葡萄的),然后把葡萄挂在里面的木架子上,最后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
  (师佩服地向他竖起大拇指,生也情不自禁的鼓掌)
  师:说得多好呀!那么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
  生: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师板书:鲜 甜 有名)
  师:(出示该句)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同学们先自身练一练,看谁读得最甜。
  (生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生:(声情并茂、摇头晃脑地读)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师:看黄小芹同学读得摇头晃脑的样子,她好像吃到了葡萄干呢,读得多甜呀!
  (小芹眼睛发亮,腰板挺得更直了,全班同学笑了)
  师:那我们也像黄小芹一样把这句话甜甜地齐读一遍吧。
  (全班也高兴地、摇头晃脑地读)
  点评:读相关语句,结合视频资料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再用自身的话进行介绍。阅读、理解、听说训练全面到位,自主合作气氛浓。
  师:陈锦涛同学是从葡萄干有名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还有想说的吗?
  生:老师,我是从“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这句话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的。
  师:(出示该句)请说一说原因。
  生:因为从“一个个”可以看出那里种了很多葡萄树,而且它告诉我们葡萄的叶子长得很茂密,就像绿色的凉棚,我觉得很美,所以我从这里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师:(出示凉棚图片)茂密的葡萄枝叶就像搭起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大家都可以在凉棚下遮阴、纳凉、聊天,多美呀!请同学们美美地把这句话齐读一遍吧。
  (生齐读)
  师:同学们,能帮老师一个忙吗?
  生:能!
  师:请你们读读这两句话,帮我找找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件:比一比,有什么不同。句1、葡萄一大串地挂在绿叶下。句2、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
  (我有点“无赖”地自身把这个关键的问题提了出来)
  生1:第一句话比第二句话少了个“一大串”。
  生2:老师,还有,第一句话比第二句话还少了个“底”字。
  师:(一愣,细看)噢,对不起,我是想把“底”字打上去的,粗心之下打漏了。(竖起大拇指)你观察得真仔细!
  师:那你们觉得哪一句比较好?
  生1:我觉得第二句比第一句好,因为第二句写得比较多一点。
  (生笑)
  生2:我觉得第二句比第一句好,因为第一句只有一个“一大串”,那就是说只有“一串葡萄”,第二句有两个“一大串”,就说明了有很多很多的葡萄。
  师:(随同学的回答出示“一大串葡萄图片”和“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图片”。相机板书:多)你真会动脑筋!
  师:所以课文用的是第几句呀?
  生:(齐)第二句。
  师:大家把这句话读一读,注意“一大串一大串”要──(生齐:重读。)
  (生齐读)
  点评:赏析句子、比较句子这一环节的设计不错,可惜所达到的层次不够高。若能结合到修辞、仿造句子等形式来进行,效果是否更好?
  师:(指板书)葡萄沟的葡萄又多又美,你们知道吗?葡萄沟的人更美!请你再读一读第二段,把这句话找出来。
  (同学读书,找句子)
  (只一会功夫,生纷纷举手)
  生: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师相机板书:老乡 热情好客)
  师:假如你就是那里的老乡,现在来了这么多客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请同桌先互相演一演,一会再请同学上来扮演。
  (生兴致勃勃地扮演,师巡视指导)
  师:刚刚同学们都在很认真地演,我看到了很多热情的小老乡。现在,我就是你的客人,谁愿意上来演一演?
  (师把事先准备好的葡萄端出来)
  董卓(双手端着葡萄来到我面前):请坐,我的葡萄很多很多,也很甜很甜,请你慢慢吃吧。
  (生笑)
  生一:阿姨您好!
  (全班笑)
  请尝尝我们的葡萄吧,我们的葡萄又多又美,而且很甜,你慢慢吃个够……吧。
  (够字说得特别重,拉得特别长)
  (全班大笑)
  生二:客人您好!
  (生又笑)
  欢迎来到我们的葡萄沟,这是我们这里最美最甜的葡萄,请您坐下来慢慢吃吧,我再去给您榨一杯葡萄汁。
  师:(竖起大拇指)你们真厉害,不但很有礼貌很热情地招待了客人,而且介绍了葡萄的特点,冠臣还让大家知道了葡萄还可以用来榨──(生回答:葡萄汁)。
  师:好!老乡那么热情好客,请同学们用赞美的语气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生齐读)
  点评:想象扮演是整堂课最大的亮点,老师用实物道具创设情境激发了同学的灵感,对话内容有些是通过学习课文知道的,而有些则是个人生活经验的反映,充溢了个性和感染力,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总结
  师:(边指板书边引导同学一起说)葡萄沟出产的水果──(生:很多),葡萄──(生:又多又美),那里的老乡──(生:热情好客),生产的葡萄干──(生: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生:好地方)!
  (师最后板书:好地方)
  师:是呀,葡萄沟真是我国的一个好地方呀!将来同学们有机会就到美丽的葡萄沟去走一趟,甚至去开发建设它,好吗?
  生:好!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示得很好。放学后请你向家长介绍介绍美丽的葡萄沟,美美地把这篇课文读一遍给他们听。假如你还想了解葡萄沟的更多情况,请你和家长一起去查找资料。下课。
  点评:可否打破窠臼,采用更务实的方法,如让同学质疑、由同学畅谈此时最深的体会、最大的愿望。他们定会由衷地赞叹“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我真想去葡萄沟玩个够!”
【板书设计】
             出产水果 多
         葡萄沟 葡萄 又多又美 好地方
             老乡 热情好客
         葡萄干 鲜、甜、有名
【教学反思】
  《葡萄沟》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葡萄沟绿色的凉棚、又多又美的葡萄、味道鲜甜的葡萄干和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读后让人感到葡萄沟景美人更美,确实是个好地方。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一核心问题,采用了新课标所倡议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读一读、找一找。
    (让同学先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文中夸葡萄沟的句子)
  2、带着问题再读一读、划一划。
    (让同学带着“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一问题再读课文在读书、研讨的过程中,要求同学用笔划一划、圈一圈)
  3、议一议、说一说。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扮演,请小朋友们充沛发表自身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8 12:53:00 | 只看该作者

  最后得出结论:从葡萄沟出产的水果多、葡萄又多又美、老乡热情好客、葡萄色鲜味甜又有名感受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在这节课上,班上的每个小朋友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既有师生的互动,也有生生的互动,在此互动的过程中,引导小朋友们既边读书边考虑,又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一句,同学能结合图片,充沛体会“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并且抓住“五光十色”一词想象出葡萄真是又多又美。
  总之,我的设计初衷是想引导同学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去感悟课文去体会葡萄沟的“好”,但是在引导方面做得还不够,比方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到让同学美美地把课文读一遍,但怎样才算美读,美在哪里,没有做到清晰的指导。当然,《葡萄沟》一课肯定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真诚地希望大家给我提出珍贵的建议,谢谢!
【总评】
  西乡街道钟屋小学的杨月华老师执教的语文第四册《葡萄沟》第二课时,其优点主要表示在:一、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以读为本,同学读出了情感,读出了情趣。这样有效的朗读让同学感悟出文章的思想内容:葡萄美──葡萄沟美──葡萄沟的人更美!二、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抓住了重点词、句的阅读感悟,来协助理解所在文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三、以同学为本、以培养同学逐步学会读书的教学思想在这节课上有充沛的表示。杨老师在引导同学主动读书、学习时,给同学搭建了一个自由展示的平台,让每个同学都可以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去读、去想、去说,这为同学的独立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四、教学凸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决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在语文教育中凸现对同学的人文关怀,是至关重要的。这节课杨老师无论是在对同学学习的谆谆引导上,还是在对同学的激励性评价上,都体现了对同学的人文关怀。整堂课流程自然、简练,教路,文路,学路就自然结为一体了。最后,希望杨老师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加大改革与实践的力度,放开手脚,在不时地实践与反思的过程中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模式。
    (以上点评、总评人是蔡文娟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6 21:2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