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鸟,小鸟》是一首八六拍子的歌曲,以复习巩固八六拍子为突破口、以复习三拍子为基点体会歌曲的情绪,将乐理知识与听觉结合,培养学生的乐感能力。本课以春为线索 然后让学生齐读歌词体会歌曲感情,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分乐段学唱歌曲强调齐的概念,点出各乐句的难点(弱起小节)。
一、成功的之处:
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掌握不是很牢固,所以复习是必要的,在聆听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6/8拍的强弱规律的认识和乐感,效果明显。歌曲的学唱不难,关键是对歌曲情绪的表现。我从一开始就强调旋律的特点,让学生感受情绪。在学习中不仅抓住拍子的特点,也要体会歌词的含义,时刻注意情绪的表达,以情带声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人类与小鸟的关系。
二、失败之处:
本节课的失败点在于运用上幻灯片更直接的让学生直观感受激起兴趣,然后让学生听歌曲感受更好。
三、教学创新点:
让歌与情节表演相结合,给学生带来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五年级的音乐欣赏《致春天》,同学基础较好,思维也比较活跃,我通过学生演唱《小鸟小鸟》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美好的春天,引入挪威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在这环节,学生深深的被吸引,有点渴知下面的内容。紧接着出示挪威的地理的问题,气候图片,让学生自己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借用图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然后初次欣赏做品,第一次提问,分几部分?哪几部分曲调是相似的?在初次欣赏以后孩子都回答出了问题。第二次提问,复欣赏作品,听每一部分的曲调和情绪,大家开展讨论。这时候就出现的了问题,在音乐第一和第三部分情绪的是平静还是期待?他们产生了分歧,听了他们来各自的理解。我觉得都很有想象,我不想把答案固定下来,其实在音乐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音乐本来就具有模糊的特性。同样,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为什么一定要把音乐用某个词语固定下来呢?我作为老师所要做的只是一个引导工作,其余的聆听、感受和体验就让孩子们自己去完成吧!
欣赏课后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到底老师上欣赏课时如何把握语言的分寸,讲多了怕喧宾夺主,影响了音乐欣赏,还怕自己的言谈束缚了孩子的思维。可是要是讲少了又怕孩子理解不了。我考虑了很久,回忆起了以前听过的专家老师的课,他们的话不多,但总是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思考了以后觉得还是根据班级情况来量身做衣,不同班级不同教学方法,尽量以引导为主,在欣赏前所提问题也应基本围绕音乐的本身去谈,尽可能让孩子们自主参与音乐听赏活动,让他们用自己的耳朵去关注音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