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7 15:55:52
|
只看该作者
(二)发挥课文中法制教育材料的实效性
以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教材为例,教材安排了两个单元的法制教育内容,按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进行编辑,其内容紧密结合生活,也贴近学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操作性可强。教师可以遵循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法制信息,做到以点带面的拓展开来,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渗透,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融会贯通,为学生的终身法律意识打下根基。如:在五年级下册第5课《我来做市长》一课中,课文内容主要侧重讲公务员的职责,教师在上课时应让学生充分联系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事例,学生身边是否有亲人也是公务员,能不能说说你身边公务员的职责是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使命感,要遵守什么样的法律法规。并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市长,你会怎么样做事?还可以联系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反腐的各种贪污腐败的案例,让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法律意识。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在本课中就是法律制度,对人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让学生会深深地感悟到法可以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有助于让整个社会井然有序的进行运转,进一步增强学生法制的意识,从小必须学会遵守法律法规。并要求学生自己给自己定下当班干部的规则,并相互交流规则,如:当班干部要以身作则、做事要起到带头的榜样作用、为人处事方面要和善、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等,这样便使得教学内容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恰当的把握课本内容,深化法制教育内容,创设了切合生活的情境,充分发挥了教材中法制教育内容的实效性。
(三)结合时事热点,合理重组教材,激发学生学习法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换言之,只要学生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在一种兴致勃勃的状态下全身心的投入去主动了解和学习。因此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总是对身边的新鲜事满怀好奇的这一特点,积极关注符合学情的时事新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心关注生活中的新鲜事,留意社会上的热点新闻,如新闻上报道的道路坍塌、爆炸事故、打架斗殴等,多少人因此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可以组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水平出发,收集相关的法制资料,回归现实,灵活使用教材,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事情发生的起因,并说说各自预防的措施和策略。这样直面各种时事新闻,让学生形成反差,影响深刻,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更具有实效性。如:五年级下册的第6课《我是共和国的公民》,课文主要内容讲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学生课前收集整理在社会生活中自己认为哪些行为是属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要求学生想象每个人都没有权利和义务,整个社会会是什么样的;思考自己有没有拥有公民的权利,有没有履行过公民的义务。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和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体会、感悟等,来感受公民的权利是可以放弃,但不履行公民的义务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还结合时事新闻,全面地强化学生对法制的初步认知,唤起学生对作为共和国公民的责任感。珍爱权利和恪尽义务是对共和国公民的基本要求,是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责任。
(四)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在思品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法制教育
众所皆知,法制教学的内容枯燥无味,很难做到让学生兴致勃勃的学习,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多下苦功去精心备课,收到的成效也不尽如人意。那么这时就要求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善于抓住每一个细小的教育契机,拉近法制教育和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教育契机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事物发展或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的关键、枢纽,决定性的环节。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隐含着教育的契机。教育契机是一种难得的教育资源,它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教育契机通常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和心理上的共鸣。教师如果能及时抓住契机进行教育,常常能收到常规教育或空洞说教难以达到的教育效果。如:五年级下册的第7课《法律护我成长》,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讲学生学会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整节课正在井然有序的进行中,这时走廊刚好走过一位年轻人吸着烟走过,这就是一个难得教育契机。因为课文中刚好讲到“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这时应立即抓住教育契机进行教育,必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实在思品教学中,每个学生独具特色的回答都有可能是一次难得教育契机,只要善于抓住,定能真正做到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小学法制教育在当下社会越发重要,这就要求站在教育一线的思品教师都能真正把法制教育落到实处,尽力在法制教育的主战场上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避免让小学法制教育流于表面。因此,身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对小学法制教育引起重视,那只能从思品教学中增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入手。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在思品教学中增强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四点建议,希望能为改善目前这种小学法制教育低效的现状,尽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鲁杰《品德与社会》江苏教育出版社[A].2010年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