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7 11:15:00
|
只看该作者
《美丽的彩虹》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能进行简单的分解阳光试验和光的混合实验;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试验工具。
2 、能够对阳光的分解和单色光的混合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大胆想象阳光的色彩。
3 、愿意和同学合作进行关于颜色的探究活动;认识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这些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也能形成白光。
4 、知道利用三棱镜可以分解阳光;了解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
教学准备
师生需用工具和资料:投影仪、三棱镜、屏幕、水槽、水、小镜子、白色卡片纸、同学活动手册、制作牛顿盘的套材。
教学过程
一 、问题激趣,引发探究,轻松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们,夏日雨后的天空会出现什么神奇的现象呀?
生:会出现漂亮的彩虹。
师:你们见过漂亮的彩虹吗?
生:见过。
师:你知道彩虹的颜色有几种吗?
生1:有很多,大概有5种。
生2:不止这么多,应该有20多种。
生3:没有那么多,最多10种。
......
师:到底有多少种呢?再仔细回忆一下。(同学深思片刻后就纷纷互相猜想起来)
师:彩虹的颜色到底有多少种呢?老师暂不告诉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好吗?
(同学们一下子表示出了极大兴趣,都焦急的等待着老师做实验)
研讨: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引发问题,注意到小朋友们不易注意的细节,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引发探究的内在需要。夏日雨后的天空经常出现彩虹,这对农村小朋友而言是不难见到的天文现象,但是,对于彩虹究竟有几种颜色,小朋友们不太清楚。这种在细节关注的身手是小朋友们探究科学世界时从小就要培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五年级小同学的探究欲望被有效激发了。
二 、实验解疑,展开探究,明确学习目标
1 、教师实验
(目标:认识分解阳光的工具、方法;认识太阳光谱中各种颜色)
实验中用投影仪射出的光代替阳光,教师演示三棱镜分解阳光现象。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做实验要用的工具主要是投影仪和三棱镜。因为教室里没有太阳,所以就用投影仪射出的光代替阳光。(同学开怀大笑)
师:这个透明的三棱柱就是光学仪器三棱镜。阳光透过三棱镜时光的路线会发生改变,光就会被三棱镜分解开来。这说明我们平时看到的白色阳光是一种混合光。分解出来的光有很多种颜色,这些多种颜色的光叫太阳光谱。(教师开始实验操作)
师:小朋友们快看屏幕上像什么呀?
生:特别像夏日雨后的彩虹,好神奇啊!
师:大家认真观察观察,屏幕上的彩虹有多少种色彩啊?
生:好像有七八种。
师:分别是什么呢?
生:有红色的、桔黄的、黄色的、绿色的、蓝色的、深蓝色的、紫色的。
师:嗯,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答得很好。现在老师就告诉同学们,屏幕上的彩虹总共有7种主要色彩,分别是赤、橙、黄、绿、蓝、靛、紫。其中赤色就是红色,橙色就是桔黄色,靛色就是深蓝色,只不过人们习惯这么称谓彩虹的色彩。有时为了简洁,我们把这七种颜色的光称为色光。(教师板书彩虹七种色光的名称)
师:其实夏日雨后的彩虹和屏幕上的彩虹是一样的,也是七种色彩,分别为赤、橙、黄、绿、蓝、靛、紫。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彩虹的颜色是七种,但是,同学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彩虹的色彩是如何排列的呢?
(同学在老师的提示下兴奋的开始找规律)
生:老师,我发现彩虹的色彩最外层是红色的,最里层是紫色的。
生:嗯,我也是的。
......
研讨:通过教师实验,同学清晰的认识了彩虹的颜色,初步达到了认知效果。教师顺势引导,让同学寻找太阳光谱的规律,这个学习过程充沛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应用能让同学对所学知识透彻理解和扎实掌握。小同学认识问题总是依赖性强,教师的操作可起到协助和辅导作用。
2 、同学实验
(目标:学会制作水棱镜,能利用水棱镜制造彩虹)
要求:全班分成八个组,每组五个同学,在户外操作。小组一起先讨论试验的步骤与方法,然后制定出实验方案,再开始实验。
师:假设现在没有三棱镜,仅用生活中的物体,可以制造出屏幕上的彩虹吗?
生:可以。
生:不可以。
师:不要轻易的下结论,用实验尝试一下啊。
师:制作水棱镜的物体有水槽、水、小镜子、白色卡片纸。依照教科书上的制作方法自身实验吧。(同学翻开书本阅读教材并进行讨论,着手制定实验方案,准备开始实验)
生:老师,我们组制作的水棱镜看不到彩虹现象啊,都是太阳光,没有太阳光谱。
师:不要太性急,调整镜子角度试试看。
生:老师,我们组照出来了。看呀,彩虹呀。有彩虹了......
研讨:同学的知识储藏是他们实践操作的基础。通过小组讨论制定方案,群策群力,有利于同学之间的知识共享,形成集体智慧。这种探究方式,有利于培养同学的应用、合作和交流意识。小组交流还可以协助对问题看法较生疏的同学,利于整体进步。
三 、实践制作,建构知识,自主探究科学
(目标:学会制作牛顿盘)
师: 太阳光被三棱镜分解成了多种颜色的光,那么这些光混合后还会形成白光吗?
生: 会。
生:不一定。
生:一定会的!
师:嗯,同学们从小就要有质疑精神,不能什么问题都绝对化,还跟刚才制造彩虹一样,不要轻易的下结论,用实验尝试一下啊!
师:认真看录像,录像会告诉我们怎么去做这个实验。
(带着问题同学们都认真的观看录像)
师:嗯,看完录像后,我问大家,光混合后还会形成白光吗?
生:会!(异口同声极其兴奋的告诉老师)
师:制作的这个盘叫什么?
生:牛顿盘。
师:是谁最先研究这个问题的?
生:牛顿。
师:对。牛顿是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因他用实验研究过光的混合问题,所以这个转盘就叫牛顿盘。好,现在同学们根据录像告诉我们的方法,用课桌上老师提供的资料尝试做一个牛顿盘。
(同学开始制作牛顿盘)
师:旋转牛顿盘后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生:七彩牛顿盘变成白色的了。
生:跟录像上的一样。哈哈。
......
研讨:巧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得课堂学习变得直观、简洁、具体、形象。利用同学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去引导同学构建知识,让同学运用所学去认知和探究新的科学世界。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利于他们独立自主的进行科学研究,增强他们的科学探究体验,积蓄他们科学素养的能量,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总结积累,巩固所学,拓展科学视野
1 、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学习,夏日雨后的彩虹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呀?怎么分布的啊?
生:由赤、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最外层是红色的,最里层是紫色的。
师:白光可以分解成色光,色光能混合成白光吗?
生:可以。
师:会用水棱镜分解白光吗?你是怎么做到的?
生:......
生:会制作牛顿盘吗?会用牛顿盘混合色光吗?你是怎么做到的?
生:......
2 、拓展
师: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我们发现了白光可以分解成色光,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原来,夏日雨后的彩虹还蕴藏了这么多科学知识,科学探索是多么奇妙有趣啊。同学们,除了夏日雨后出现彩虹,我们还可以在其它什么地方看到彩虹呢?在阳光下的喷泉边我们可以看到彩虹吗?用软水管对着阳光喷水可以制造彩虹吗?你能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同学们开始展开热烈讨论,有几个组的同学还争得面红耳赤。教师则穿越每个组间,给兴奋的同学们以指点)
3 、任务
完成《同学活动手册》本课时其余内容
研讨:人的天性喜欢遗忘,总结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心理学认为适当强化可以有效增强记忆。和时的总结能有效强化同学对新知识的接纳和认知。而适当的拓展,则可以为同学开拓眼界,活跃思维,让他们崇尚科学,追求真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