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诗歌复习咏物言志诗鉴赏教学反思
本学期,学校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作为骨干教师,本人上了一节自以为翻转课堂的公开课。因为之前对翻转课堂的学习和了解不够透彻,这节课的翻转味道并不浓,准确来说只是一节普通的公开课,但不管怎么说,每上一次公开课,对于课堂的理解就会精进一层。
本学期,高三的复习进入第二轮复习,正好复习到诗歌鉴赏,本人就选了其中的咏物诗鉴赏作为公开课的内容。我一直以为,一节精彩成功的课堂应该是高效课堂,而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是高容量,但经历第一次试上之后,我体会到老子的智慧:少则得。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课堂目标明确才能有所收获。
在试上之初,我的课题为:咏物诗的鉴赏与仿写。思路是以学生抄录的咏物诗开端,初步归纳咏物诗的特点,然后以鉴赏四首咏物诗为例,把握咏物诗的鉴赏特点,并且推及到高考题型的答题。后半部分是简单的咏物诗仿写训练。
结构很审美,从抄到赏,由析至写。层次井然。
但试了一次发现,我选的四首诗,对学生而言,太难了。时间太紧了,根本来不及,到哪里去偷十分钟的时间来交流创作呢。时间紧,任务重,教学环节就会常常失控,即便手段强硬的扳回预设程序也显得生硬,浮泛,缺乏师生之间的正面交锋和深度交流。
于是做了修改,课前完成四首咏物诗的鉴赏,并且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他们的鉴赏成果用课件形式在课堂上展示与交流,接着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咏物诗的特点,咏物诗的鉴赏技巧,最后整理出咏物诗的答题步骤。第三个环节服务于高考,以一道高考真题为例子,作为练习题让学生学以致用,完成高考诗歌真题的鉴赏,教学的最后环节是设计了简单的咏物诗的仿写训练。
整节课设计有层次,环环相扣,既有高考复习知识的灌输,也符合公开课的热闹氛围的特点,乍看上去上得还可以,但细细回过头琢磨,问题多多:
首先事先设计的痕迹太重,课前的学案多多少少有让学生事先做好了预习和准备,不然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这节课很难上得如此顺利。
其次作为一节公开课这样上是可以的,但如果作为一节真正的高效的高三复习课,知识点只是泛泛而谈,特别是高考真题的练习这一环节,看上去感觉学生完成得不错,但套答案模式的痕迹很明显,相信换另一道题,完成不会这么流畅。
这主要是因为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和归纳的时间太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不够。老师并没有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最后这是一节完全不合格的翻转课。最主要还是教师把控了这个课堂,不敢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每个教学问题都是事先设计好,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上完课后,同组的老师给我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从咏物诗的学习鉴赏中发现问题,提出疑惑,师生在课堂上共同解决。但这需要教师要有扎实的语文功底和超强的课堂控制能力,总之教师的底气要足。
每一堂课都会有缺憾,语文课上需要有刨根问底儿的精神,有当头棒喝的手段。这些都有待课堂操控艺术修养的提高;集体回答多了一些,这使课堂流畅平滑,所谓“一夜飞度镜湖月”,但却掩盖了许多问题,抹掉了思考的轨迹。这正是公开课追求大容量,课堂快节奏的一贯错误的做法,希望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改变观念,追求更为真实的高效课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