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2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00:3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的思考
利川市建南镇箭竹溪希望小学  曾德富
摘要:教学评价往往左右着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以学论教”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不单纯是让学生增强对社会的认识,更主要的是要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它的根本目的是“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以,其性质是“以激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综合课程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往往左右着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以学论教”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不单纯是让学生增强对社会的认识,更主要的是要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它的根本目的是“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所以,其性质是“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系统地、有步骤地从数量上测量或从性质上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据此判断是否达到了所期望的教育目标。当前随着《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值得我们思考:
一、明确评价目的  注重评价实效
现在教学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教师主导作用任不可忽略,在教学中要预设教学目标,在引导学生评价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每次评价都要有所收获,不要偏离目标或放任自流。教学评价过程要反映学生真实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差别的,比如对环境污染的认识,城乡学生的看法是有差别的,作为引路人的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学评价,但不能因为在农村这个问题不突出就不进行教学评价了。总之,在每次进行教学评价之后都要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培养中,引导学生会辨析,有明朗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评价形式多样化   注重学生参与
打破教师主体格式,创设学生、家长主动参与氛围。教师要树立积极的面向全体的学生观,带动家长和社会全体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社会的影响是很大的,家长和社会的很多观念也左右着孩子的认知,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需要以家庭社会和学校为背景的大课堂。在这个大课堂中学生是主角,老师、家长和社会人要帮助学生发现个人学习的成就和意义,指导学生检查和反思学习过程,激励学生有效的开展学习。比如在《善待他人》《诚信是我的朋友》《我与左邻右舍》《集体荣誉在我心中》等教学效果评价中,只有结合家庭和社会人的参与评价,才能帮助学生活得良好的认知,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与友同行》等学习中,要通过同学之间的互评,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认知,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00:39:20 | 只看该作者

三、评价手段多样化    注重有效激励
转变应试观念,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品德与社会课是集思想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一门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评价活动,要把评价结果和考试成绩相结合,多层面多角度评价学生的成长。评价的标准是多维的,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要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手段是多样的,如观察记录、活动记录、调查报告、竞赛评比、成果展示以及设立成长档案等。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带动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来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在教学评价的实施过程中,既要有明确的目标又要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积累教学智慧,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走出认识的迷谷。比如《我学会了尊重》这一课,个体在社会活动中可能会发现一些和这个主题向背的现象,如在公交车上面对弱小无人让座等,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允许学生正视这种迷茫,然后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正面事例。
实施品德与社会的评价目的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使他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因此要注重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课堂中教师尊重、欣赏每一个学生;学生尊重、欣赏每一个同伴。教师、学生时时欣赏着生命的灿烂。这是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过程性学力评价的基础。课堂中进行学习过程性学力评价,教师要带着放大镜去寻找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去由衷赞赏每一位学生的优点,赞赏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使学生在教师的赞赏性评价中获得自信。可以经常使用激励性课堂用语,进行口头评价,如:“你是大家的榜样。”“你说得非常有道理,能说得更清楚吗?”“别急,再试试,你能行的。”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的评价文化,使激励性、鼓励性评价成为习惯化行为,体现在对学生日常的、微小的行为关注上。口头评价时,特别注意保护“弱势”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语言的措辞上要非常谨慎,让他们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提倡即时口头评价与肢体评价相结合,点点头,摇摇头,拍拍肩膀,摸摸头,竖起大拇指,拍手鼓掌等,都能起到语言难于表达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提倡适当的物化评价,如以一颗小星星、一朵小红花等来肯定、激励学生。我们进行学习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鉴别学生优劣,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进行评价时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动态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进一步发展的导向和动力。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采用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强调在评价过程中的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评价的主体,不仅有教师、同学和自己,还可以有家长和社会力量的参与。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才能对学生作出较全面的、准确的评价。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并不是固定的,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综合地运用这些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使其更加完善,以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我们应认识到新课程关注的是每一个儿童的成长,情感认知多于知识认知,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明白几个道理这么简单,而是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课,转化为孩子们一种内在的社会倾动力,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课程,作为一门紧密联系生活的课程,作为一门打破传统的课程,在如何搞好课堂教学的研究上还有广阔的天地,还大有作为,这需要我们大家共同进一步努力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6 06: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