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6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孩子学会分享,享受分享的快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7-1 00:0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让孩子学会分享,享受分享的快乐
  案例背景:
  “妈妈一个,爸爸一个,囡囡也拿一个。”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嘴里一边念叨,一面从货架上拿下3支巧克力。我第一次见这么小的孩子买东西,知道先给爸爸妈妈拿,最后才是自己的。我在欣赏小女孩之余,也欣赏她的父母,这么小的孩子,就教会了她学会分享,好让人感动。
  现在的孩子都是在蜜罐里长大的,从生下来那一刻起,就注定成为家里关注的焦点。什么都是最好的给孩子,从牙牙学语,到长大成人,我们给予了孩子太多太多。经常看到爷爷奶奶带着孩子买东西,要什么给买什么,好吃的拿到手里,就是他自己的。丝毫没有分享的意识和行为。孩子的表现,不能说与我们成人的教育没有丝毫关系。也许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留露出可以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欲望,甚至可以忽略自己的感受的行为,让孩子潜意识里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家长对孩子的爱无可厚非,但这种爱如果不予以正确的引导,会导致孩子认为好的东西都理所当然的属于自己,同时容易产生自私的心理。因此,让孩子学会分享,是给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案例一描述:
  思思是个爱唱歌、爱跳舞、活泼开朗的小女孩,班里的小朋友都很喜欢跟她一起玩。一天课间,厕所里传来了一阵吵闹声“给我吃”“给我吃一点好吗?”…….我走进去一看,孩子们围成了一堆,琳琳马上跑到我身边说“老师,思思带糖来了。”思思把手插在口袋里,我让她拿出来看看,她表现得挺不乐意的样子,琳琳马上把手伸进思思口袋里,原来口袋里放了两颗糖,我问:“这两颗糖带来干什么?给小朋友和老师吃吗?”她马上捂住口袋,叫了起来:“不是的,不是的,妈妈说这个只可以我吃,给别人吃我妈妈要骂人的。”我又问:“今天老师也带好东西来了,你要不要吃呀?”“要的。”她边点头边说。“那你的糖能不能分给我吃呀?”“不给,我才两颗糖。”她边说边用两只手紧紧地捂着口袋,神情紧张地看着我,一副怕我抢她糖的样子。

  案例二描述:
  搭积木的时间到了,小组长们刚把积木放到桌子上,一分钟后就看到孩子们的胸前都堆满了积木,而积木框里却一个积木都不剩,争抢声顿时让整个教室里像炸开了锅,孩子们你争我抢,一边抱着积木一边叫:“这是我的。”“我只有一点点了”“我帮你告诉老师”……一场“战争”就此爆发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7-1 00:07:13 | 只看该作者
案例反思:
  班里的孩子大多数是独上子女,有几个虽然家里有姐姐、弟弟,但也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们有什么要求,家长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将所有的爱与关怀倾注到他们身上。然而,恰恰是过度的爱使孩子形成了“自我中心”意识,表现为遇事总强调“我想怎样”,有强烈的独占倾向,合作意识差,忽视别人的存在和需要,十分欠缺分享的意识和形为。
  班里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学会分享的孩子都能体验到分享所带来的乐趣,并在分享中成长。这让我想起某位曾经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在记者采访时问她:你在幼儿园都学到了什么的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我学到的就是这些。他的回答十分耐人寻味,我们可以从中悟出一个极易被人忽视的道理:这就是从小要重视培养一个人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人格。孩子年龄越小,越容易引导。好习惯一旦形成,让孩子终身受益。我们可以用快乐的情绪真实地和孩子分享,对孩子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让孩子慢慢习惯并乐意分享。

金马幼儿园东房桥分园 辛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6-20 03:1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