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4-6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是把某种感情读出来吗
王庆华:阅读情感是建立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意思必须是理解的,如果学生根本不懂得词义,不理解一句话(一段话)是什么意思,只是把自己认识的汉字简单相加地读出来,其内心是不会产生文本所要传达的感受的,只能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地念念罢了。在教师的指点下,学生读懂了文字,理解了文本的意思,又与自己的生活体验建立联系之后,便会产生属于自己的感受。某位老师执教《军神》引领学生读书的方法就值得借鉴。我们来看老师的引领环节(节选):
师:读“手术前”一段,我们感受到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手术中呢?来,请你读。
师:告诉大家,在读这段话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师:你是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他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疼痛?
师:你是抓住了重点词句来理解是吗?
师:什么是“一声不吭”?
师:三个小时的手术,在拒绝麻醉的情况下,把息肉一刀刀割掉,他一声不吭,他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疼痛,带着感受再读一读这段话。
师:会读书的读到一个句子就会浮现出很多情节,假如我们就站在手术台旁,第一刀割下去,第二刀,第三刀……你看到了什么?
师:当我们眼前看到这些情景的时候,你仿佛又听到了哪些声音?
师:当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你内心有什么感受?
师:现在,刘伯承在你眼中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读这段话。
这位老师指导的可贵之处在于要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生成感受,用边读边想象来唤醒学生读书的感受。更可贵的是:当学生生成了自己的感受以后,他没有要求学生把刘伯承强忍疼痛的感受读出来,而是要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再去读书。因为阅读感受往往因阅读主体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及自身阅历的不同而不同。我们不能要求学生读出“千人一调”的感受,更不能把老师的成年人的感受强加给学生,并要求他们读出来。
认真反思发现,不少教师指导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实仅仅是一种朗读技巧的指导,教师在用统一的语速、语调,把自己的感受转嫁给学生,统一学生对同一个词、同一句话、同一段内容的不同解读,让学生“异口同声”地读出教师满意的“感情”来。说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总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是带着自己在对语言文字理解的基础上生成的感受,清楚、响亮、正确地读课文,而不仅仅是对朗读技巧的培养。
易 进:如前所述,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首先要考虑不同文本的特点。适合于进行朗读指导的课文需要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类:一类是文中有对人物心理活动和对话的描写,可用来指导学生体验文中人物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体验表达出来;第二类是承载着作者感情的文本,既可以是写景状物的文章,也可以是记人写事的文章,总之能透过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某种情感──喜爱、惋惜、惆怅、愤恨等,可用来指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并在朗读中有所表现;第三类是比较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体验的文本,或者说比较容易使读者产生感动的文本,像上述《军神》一课,带有明显的记实风格,其情绪情感都不是外显的,但能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震动,使读者的情感受到触动,这样的文本可用来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来朗读。
深入理解课文是有感情朗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读懂了不一定能在朗读过程中把感情表达出来。在具体的指导中,一方面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如,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与文中人物有类似的情感体验时会怎样说怎样做,由此有感情地朗读相应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再如,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某种情感经验──为主人公担心、钦佩其勇气等,由此在朗读中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种体验既包括直接经验,即学生自己经历过的悲伤、失望、愤怒、喜爱、欣慰、自豪等,也包括他们在生活中或从影视作品里曾经看到或听到过的他人的情感体验和表达经验。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声音表情方式和方法也要进行一些指导。如,教学生一些简单的声音表情手段──速度、停顿、重音、音调、音量等。教师需要在朗读要求和评价反馈的环节做有意识的引导,否则学生可能只是想当然地“有表情”,却不知道究竟怎样朗读才能表现出特定的情感。在这个意义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口语交际训练是有一定关联的。
一些老师在指导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会采用类似表演的方式,即在朗读中增加一些面部和身体动作,以增强情感表达的效果。这种表演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及相关语言的表达记忆,而且可以使学生将书面语内化以丰富和扩展自己的语言表达。但是,严格地说,表演和有感情地朗读是有一定区别的。实践也表明,特别是当学生要借助一些肢体语言来辅助表情时,他们甚至没有办法举着书,也没有办法把视线一直停留于课文(头部动作不允许他们这样做)。也就是说,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很难真正地“读书”,而更多是在“背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不能用这种表演来取代朗读。而且这种表演必须以学生充分的朗读为基础,要在学生充分把握文章之后才能进行。
此外,那种靠音乐或教师煽动性的语言所“挑”起的激动不一定就是恰当的感情。教师可以为了辅助理解而借助一些多媒体的手段,但是要防止一种倾向──学生不是和文章的人物或作者产生共鸣,而是被其他因素诱导出某种情绪。这可能偏离阅读教学的意义──透过语言文字,经过恰当的联想和想象,形成某种态度,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再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否则看似动情,实际只是一种肤浅的表达。
如何从能力训练的角度进行朗读指导
易 进: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朗读课文”可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项课后练习。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各册教材里都会找到这方面的要求。但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只对学生提出不同形式的朗读要求:齐读、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组内互相读、领读……对于怎么读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则很少有明确的要求和提示。学生比较多的是凭着对“有感情”的模糊理解来“朗读”。
朗读指导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也就是要在朗读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他们学会朗读。课标里关于朗读指导的阶段目标:第一学段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教学所指向的最终是使学生形成一种朗读的能力,也就是拿到一篇课文后能独立地按照“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要求用普通话朗读出来。要做到这一点,学生不仅需要在教师的示范或引导下正确而流利地朗读好所学的课文,而且到高年级的时候要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学会通过自己的学习和练习来把课文朗读好。
为此,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不能把眼光只停留在指导学生把一篇一篇的课文朗读好,而要就如何能朗读好给学生一些指导。不少学生一拿到课文就急急忙忙地开始读,磕磕绊绊,读几遍还在同样的地方出错而改不过来。教师可以就一些具体的阅读策略做一些提示,如,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一个字一个字挨着看过来;转行或翻页处要注意提前准备;朗读之前小声地读一读,把生字词找出来,解决了读音和词义后再连着读;长句子注意词语间的停顿,重复读几遍以达到流利;对特别拗口的地方多练几遍;边读边记忆;等等。前文提到的有关“有感情地朗读”的指导就可以教给学生如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读出感情,以及可以通过哪些声音特点来读出感情。
王庆华:易老师列举课标对小学三个学段的朗读要求,大家应予以重视。不仔细看,课标的三段表述几乎是一样的,其实它们是有差别的。低年级要求“学习用”,中年级要求“用”,高年级要求“能用”,正是这看似细微的差别,既明确了不同的年级朗读要求的不同,又提示语文教师注意在不同的学段,对小学生的朗读指导应有所侧重,循序渐进。我这样理解:在第一学段以教师教为主,要逐步教给学生自然段、逗号、句号不同的停顿,课文中对话的提示语的作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想一想感叹句、问句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等。第二学段以学生朗读实践为主,这是学生实践和巩固第一学段学到的朗读知识和方法,使之成为能力的过程,教师应处于帮助、指点的位置。第三学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自己“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教师的引领和指点应更加精到。在具体的策略上,譬如,在学生每次朗读之前把要求提得明确、恰当,使学生对朗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形成有价值的朗读理解;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通过点拨、示范、讲解等进行指导,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下去地放声朗读,培养语感。经过这样的指导训练,使学生做到有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