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5 18:1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就句、段、篇之间的关系。
  2、体会作者一家人高尚的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
【教学难点】理解: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永生的眼睛,在初读课文时我们对文章有了初步的理解,回忆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2、一家三人捐献角膜,你想怎样评价这一家人?用一句话概括。
  3、说一个人具有怎样的品质我们是从哪儿感受到的?其他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也可衬托出这个人的品质。
二、打开书,让我们到文中去找一找这样的语句 
  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哪些语句表现了人物的品质;画在书上;在旁边写下你的感受;最后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
    交流 :
   ⑴ 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
     理解:
     最珍贵:天冷时,棉衣最珍贵;最饿时,食物最珍贵;对于一个盲童什么最珍贵?棉衣,食物我们可以用金钱买到,但是对于一个盲童来说,失去光明,角膜将不能再生,而且也不能随时买到,角膜对于他 们来说是极其珍贵的。
   ⑵ 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理解:
     有意义:人失去生命,他的器官将失去价值,如果将对于自己将要失去价值的器官捐赠给急需它的人,使自己的生命在他人身上得以延续,为社会做贡献,那将是多么的有意义。
   ⑶ 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使我重新认识了人生,父亲的想法与开头作者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衬托出父亲是多么的高尚。
   ⑷ 带着这样的理解把你感受最深的语句读一读。
  2、多少年过去了,父亲的思想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在他病重时还不忘捐赠自己的器官尤其是角膜。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到令你感动的语句读一读,并写下你的感受。
    交流:
   ⑴ 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
     理解:美妙高兴自豪:把别人的快乐幸福看成美妙,为她家的快乐而感到高兴,并以此为自豪,可见父亲的思想境界是多么的高尚,他是多么的有爱心。
   ⑵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理解:骄傲:女儿也以此为自豪骄傲,可以体会到女儿的思想受父亲的影响也是如此的高尚,如此的富有爱心。
   ⑶ 父亲说了,也做了,言传身教影响了两代人,从温迪的眼神中作者看到父亲留下了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⑷ 把令你感动的句子朗读出来。
  3、捐赠母亲的角膜“我”不情愿,到了父亲时“我”遵从了他的遗愿,到这儿故事还没完。仅两周之后“我”又失去了女儿,在连受打击,极度悲伤的情况下,“我”主动捐赠了女儿的角膜,可见“我”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到这儿,我们看到了一家三人捐献了角膜及他们的态度,那么社会反响怎样呢?齐读这封信。
  4、女儿的生命终止了,但作者仿佛看到女儿的碧眼闪烁着光芒,眼睛仍具生命力。点题:永生的眼睛。
三、总结
  1、多么感人的故事,父亲的爱心给盲人带来了重见光明的希望,父亲的爱心感染了周围人,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功德无量的事业中来。来,拿出笔,拟写一份倡议书,使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伟大的事业中来。
  2、这个故事令我们感动,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富有爱心、乐于奉献的人。
【板书设计】
永生的眼睛
             捐献角膜 “我”的态度:不情愿
             母亲     
             父亲   遵从遗愿
             女儿   主动
             乐于奉献 富有爱心 高尚品质
《永生的眼睛》教学设计 来自费尔教育。 点这里回到顶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0 07: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