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10-4-5 10:58:00
|
只看该作者
在设计本节课之前,我想借助多媒体演示课件来学习例1,目的是让同学看到求平均每组有几个长方体,是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移多补少,使每组长方体的块数同样多,这个相同的数就是平均数。但这样一来,就不利于同学知识主动建构和同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层次的动手操作:1、通过移动,渗透“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从而建立“平均数”的概念;2、再次操作,寻求他法,探究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然后让同学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学例1,培养同学独立考虑的能力。
通过引导同学观察“平均数”与各个数的关系,使同学清楚地知道:平均数要大于最小数而小于最大数,从而培养同学的数感。培养同学的数感是很重要的,同学往往不会考虑结果是不是符合实际情况,做完就算数。在课的结尾,我让同学举例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到平均数,目的是让同学体验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感到比较胜利的一点是,同学对平均数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掌握得比较好,也掌握了基本的解题方法,但是对于“总数”与“份数”的对应关系关注不够,缺乏思维的严谨性。所以我觉得应该重视引导同学审题理解,应该给同学多一点时间来读题理解,不知不觉中使同学重视对题意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