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4-5 10:36:00
|
只看该作者
用小数表示出圆珠笔和笔记本各是多少元吗?
①同学自主探究,再在小组中合作交流。
②同学汇报,并将板书补充完整。
1元2角还可以写成 1.2元 读作: 一点二
3元5角还可以写成 3.5元 读作: 三点五
小结:几元几角分成两局部,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是几点几元。
③观察小数:这些小数有什么特点?
小数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局部,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局部,右边是小数局部。
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今天学的0.5、0.4、1.2和3.5都是小数。
④任意写出几个小数,在小组中读一读。
全班交流时指名说一说整数局部是几?分数局部是几?
(研讨: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探索性学习是当前数学教师所探索的问题。本段教学在这方面做了较好的展示,同学充沛运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活动。同学的交流与教师的适时引导交相辉映,将探究活动不时推向深入。)
三、应用反思:
1、小明和晓红在商店里还看到很多食品。(课件演示“想想做做”第二题。)
你能用“元”作单位表示出这些食品的价格吗?
2、他们还看到有的商品是这样表示价格的。(课件演示“想想做做”第四题。)
先读出这些商品的价钱,再说一说是几元几角。
3、小明和晓红在商店里不只选到了自身喜欢的书桌,而且还学会了一个数学知识,你们学会了吗?
完成“想想做做”第五题。
(研讨:练习的设计始终使同学处在生活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不但提高了同学继续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同学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课后延伸:
小数在我们生活、生产中处处可以用到,同学们要学会用数学的眼睛观察生活,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评:本节课从同学的实际生活动身,极力选取同学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同学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问题生活化。
本节课教师从课一开始就创设“小明、晓红逛商店”这一生活情境,而且这一情境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同学感到所学的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近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带动,兴致勃勃投入新课的学习中。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同学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需由同学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中从同学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动身,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从直观到笼统,主动构建自身的认知结构。
3、有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同学的爱国情感。
培养同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节课在充沛发掘教学内容,发展同学能力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使同学了解我国悠久绚烂的文化,增强同学的爱国情感,树立建设祖国的信念。
总之,本课教学注重体现以同学发展为本的理念,重视同学的自主探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情境,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同学在操作、交流、探究中去考虑、体验和感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同学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