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4-5 10:29:00
|
只看该作者
长方体和立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它是在同学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为今后学习长方体、立方体的外表积作好铺垫。因此,认识长方体、立方体特征,理解它们内在规律和联系是非常重要的。本课多次让同学动手操作实践,让同学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不时积累空间观念的。在认识长方体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学习迁移自主观察立方体的特征,再比较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异同。明确它们的内在联系,最后用学到的新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是一节以同学活动为主的教学,我在公开课教案时有所创意。
一、 投石问路,寻找起点
长方体的研究,同学是第一次接触,所以课一开始我首先让同学回忆以前学过那些几何图形,接着老师拿出课前收集来的各种形状的实物,让同学识别哪些物体是长方体,让同学了解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区别,紧接着我就提了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认为他们都是长方体呢,长方体有什么一起的特征吗?借此了解同学对于长方体已经有了什么认识了。我发现其实有些同学已经知道了一些长方体的特征了,比方有六个面等。
二、小组合作,尽显其效
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手、脑并用的过程,同学在用学具进行操作性学习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只能加深同学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把同学推到主体地位,让他们主动操作、主动探索、主动考虑。
让同学多实践、多操作,在此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这是本堂课的一大特点。在教学中曾多次让同学运用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等方法发现长方体(立方体)面、棱、顶点以和长、宽、高等的特征。每个同学手中都有模型,教学时,同学随着老师给的学习提纲,仔细观察模型,用手指点数面、棱、顶点的数目,观察什么是相对的面,相对的面有什么特征,棱又怎样分生长度相等的3组,相对的棱有什么特征,长方体的三条棱怎么相交于一个顶点,等等。这些分析假如没有模型作依托,是很难完成的;假如只有教师手中有模型,那么同学也只能作“观众”和“听众”,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也必定要大打折扣。
三、概念教学,到位打基
我感觉概念的教学同学掌握的不错,我先让同学自身摸一摸感受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让同学在“触摸”中掌握知识,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内驱力。摸了之后让大家介绍一下你摸到的是长方体的什么局部?同学们积极性很高,都能感觉到摸到的是什么,但是不能用正确的数学名词概括。我问了一个问题“你摸到的局部在长方体里到底叫什么呢”。同学的求知欲马上被激起了。通过课件演示明白了面、棱、顶点。最后做了一个游戏“我指你说”巩固概念。可以说同学们对于概念应该掌握的不错的。
四、课件演示,画龙点睛
用电脑、验证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化静为动,动静结合,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能直观生动展示立体图形的变化,使教与学充溢了生机,使同学学的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动画移动使相对的面能够重合说明面积相等,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些大小比较利用课件让同学能更直观的看到。在同学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的基础上学习立方体就比较容易了。因此,这个环节直接采用电脑演示,充沛地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通过课件演示把长方体慢慢转化成立方体非常直观,这是利用实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五、知识整理、学会总结
在课堂的最后环节进行知识整理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课堂上的总结都是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由于同学一直都在学习,没有时间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我感觉本堂的一大亮点就是组织了“知识汇报会”。我利用一两分钟的时间让同学先整理整理,对这节课的知识有个整体的了解。再进行汇报,同学显得容易多了。而且我让同学说说你学的最好的是什么知识,大家都显得很积极。
当然也有遗憾的地方,整堂课上下来,感觉同学基天性够掌握,但是面与面之间的关系,棱与棱之间的关系,还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可惜一节课的时间却远不够,真正要让同学印象深刻,牢固掌握,我觉得肯定要同学亲自操作。比方相对的面的关系怎么样,让同学怎么去验证,同学可能就会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把两个相对的面画在白纸上进行比较,或丈量计算面积等等,激发同学的思维能力。这样通过制作,再丈量,再讨论,再小结,才干把长方体各局部的关系搞清楚。这样一来,对于长方体的认识仅仅靠一节课根本是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的。这是我本节课的遗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