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材料题
1、阅读材料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8.9%(按不变价格计算),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由于人口的年增长率为2.4%,人均生产增长6.5%,按此速度国民收入每十一年将翻一番。中国在二十世纪前半期的生产增长勉强赶上人口的增长(两者每年各约为1%),与此类型相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特征是明显的加速度。中国的经验与大部分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值得称赞的,在五十年代,那些国家的年人均增长率约为2.5%。例如,另一个大陆型的农业经济国家印度的最初经济条件与中国相似,它在五十年代的人均增长率远不足2%。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
请回答:
(1)请用一句不超过20个字的话概括《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总体评价。
(2)“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阅读材料
材料一 农业合作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的过程。这一社会变革过程,亦称农业集体化。
材料二 到了七十年代末,安徽省部分农民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偷偷摸摸地把一些麦田、油菜田承包到自己家里去种,搞起了“包产到户”。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当时著名的75号文件,对包产到户的形式予以肯定。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由于“包产到户”从根本上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分配上的“大锅饭”,使农民有了真正的自主权,因此受到中国各地农民的广泛欢迎。到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在中国农村绝大部分地区推广。
材料三 “种植西瓜的入西瓜协会,种植潍县萝卜的进萝卜协会,养肉食鸭的参加鸭协……”时下在潍坊市寒亭区广大农村最时尚、最流行的事就是进“协会”。截至目前,该区已建立各类专业协会组织近20个,加入“协会”的农户已占全区农户总数的40%以上,有力地推动了该区农业产业化、市场化的进程,农民增收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协会经济组织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经营格局。该区开元果业协会通过把与果业有关的龙头企业、示范种植区、水果经营商、果农协调组织起来,建立起一个按市场规律运作、超越单一农产品生产的复合型经济组织。去年,该协会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会员的经济收入高出普通果农2倍以上。世界著名零售商法国“家乐福”超市还先后三次派专人到协会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并当场签订了长期订购合同。(记者 刘炳文)
材料四 本报(光明日报)耶路撒冷4月14日电 江泽民主席今天在以色列总统魏茨曼的陪同下,乘车来到距耶路撒冷100多公里的内盖夫沙漠中的因塔玛地区,参观以色列现代农业项目和莫沙夫、基布兹组织(注:以色列特有的农业合作组织,是在犹太复国运动中发展起来的)。基布兹已有90年历史。如今以色列270多个基布兹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但其产值却占以农业总产值的42%。它和莫沙夫合作社、莫沙瓦农户3种体制共同构成以色列的现代农业。
建于50年代、如今已由农业发展为旅游为主的因盖迪基布兹,旅游收入就占了总收入的8成左右,并拥有饭店、化妆品厂等。江主席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基布兹的家庭和集体大食堂。他在基布兹成员和儿童们的热烈欢送中,结束了中国国家元首对基布兹的第一次参观。
请回答:
(1)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初,中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单干——合作——单干——合作几个阶段,你能根据材料一至三概述出来吗?
(2)有人说,农业合作化真是多事,合作了又实行包产到户,不如原来不搞。你能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进行反驳吗?
参考答案:
1、(1)经济飞速发展,超越历史和同类国家。
(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是集中主要默认是发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2、(1)1950年:土地改革;1953年:农业合作化;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世纪末21世纪初:专业协会制。
(2)合作或单干,关键要看是否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否符合农民的实际情况。材料三中的专业协会、材料四中的莫沙夫、基布兹也是一种合作化,它们都取得巨大的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