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4 09:33:00
|
只看该作者
……
师:在外面下着很大很大的雨,可是小动物们却躲在荷叶姐姐的伞下,没有被雨淋湿,他们心里会怎样呀?
生:小动物们会很高兴……
师:那你,想一想小动物们会对荷叶姐姐说些什么?
生:谢谢你,荷叶姐姐,你真好!
生:荷叶姐姐,这次你帮我遮雨,以后我也会帮助你。
……
(评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层次的设计,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教师语言的渲染,引导学生想象,尽量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激情,读中感悟。)
师:同学们想得真好,得到了荷叶姐姐的帮助,小动物们多幸福啊,就让我们带着幸福、快乐的感觉来读读这一段吧。
生自由读。
师指名读。
(学生积极踊跃举手。)
师:同学们都想读,那咱们就一起读读这一段。
(学生非常投入地齐读这一段。)
师: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荷叶姐姐帮了别人,自己也很高兴。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我从“雨停了。阳光照在荷叶姐姐的伞上,亮闪闪的,那是荷叶姐姐在高兴地眨着眼笑呢!”看出来的。
生:我也从这儿看出来的。
……
师:你们读书真仔细,那老师要问问你们了,荷叶姐姐被雨淋湿了,她为什么还眨着眼笑呢?
生:因为她帮助了别人,她高兴,所以她笑了。
生:因为她被雨洗过了,她很舒服,所以她笑了。
……
师:她为什么会眨着眼笑呢?
生:因为雨停后,荷叶姐姐身上有水珠,阳光一照一闪一闪的,所以荷叶姐姐眨着眼笑。
(师在黑板上方画出太阳,在荷叶上画出水珠,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
师:同学们,荷叶在帮助别人之后是那样的幸福、快乐。让咱们带着荷叶姐姐的那种幸福感来读读这一段好吗?
生自由读。
师指名读。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通过读课文,老师也读懂了一个内容:我知道了荷叶姐姐非常美丽,你知道我从哪儿看出来的吗?
生:老师是从雨停了。阳光照在荷叶姐姐的伞上,亮闪闪的,那是荷叶姐姐在高兴地眨着眼笑呢!”看出来的。
生:老师是从:荷叶姐姐像一把翠绿的大伞,站在池塘里,看出来的。
师:真好,同学们想一想,“翠绿”是什么颜色呀?
生:翠绿是特别绿。
生:翠绿是嫩绿嫩绿的。
生:翠绿是绿油油的,绿得发亮。
……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同学们闭眼想像一下,池塘里有许许多多的大荷叶,一片连着一片,在太阳的照射下,绿得发亮,绿得耀眼。你们看(课件出示:四片大伞般的荷叶遮住了天空……)
学生一片惊叹。
师:荷叶美不美?
生:美!
师:那咱们怎么读这句话,才能读出荷叶的美?自己试试。
生自由读。
师指名读。(2~3名)
学生积极性很高,齐读。
(评析:本环节克服了乏味的串讲分析,大胆地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学,在自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理解、思维等能力得到了提高。不但摆脱了用语文知识来指导语文学习,而且通过生动的画面,教师语言的渲染,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让学生入境体验,达到了深入学文的目的。)
三、感悟课文,进行美读。
师:同学们,这么美的课文,这么善良的荷叶姐姐,确实吸引我们啊,想再美美地读一读这篇课文吗?
1、指名读
2、全班一起读。
(师边放课件,边引导学生美读课文一遍。)
(评析: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韵文的情境,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和生动形象的画面,学生们有了强烈的读好、读美的渴望。通过引导
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想象,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感受到了小动物们和谐相处在一起的幸福情景。)
四、课文的再创造性表演。
师:同学们,故事中有着这么善良,这么爱帮助人的荷叶姐姐,有着这么懂事的小动物,多美好啊,你们想不想自己演演课文的内容?
生非常兴奋。
师:下面请同学先以小组为单位商量一下谁演什么角色,三只小动物避雨时会对荷叶姐姐说什么,荷叶姐姐又会怎样说?
生小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