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勇于批判和改革旧教育,为中国探索民主教育的新路,他丰富而宝贵的教育思想对教育事业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近日有幸读了《陶行知谈怎么教学》一书,这本书深刻挖掘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精华和教学实践理论,通过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教师现实教学实践的结合,实现了一流教育大家对一线教师的亲临指导,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将有很大的帮助。
本书由陶行知教育思想概述、教学思想及其实践、学科教学启发运用、教育名言语录等几大板块构成。在每一大板块下又科学、条理地进行了详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教学思想及实践”章节中的“陶行知与创新教育”这一版块。
陶行知先生要求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全方位地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曲解、成见中解放出来,摆脱一切精神枷锁。陶行知先生的积极主张,不仅是对旧教育的呐喊,也是对传统封闭式教育的有力鞭挞。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普遍缺乏创造性的教育,究其原因,主要是教育者缺乏教育的思想。长期以来,大部分教师习惯于原来的授课方式,借助于千篇一律的教科书和备课手册照本宣科,满堂灌。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教学的主体性,忽视了“教学相长”的原则,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那么针对当前的教育现状,作为一名普通教育者的我们,应如何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呢?
首先,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学生,必须要具有创新型的教师。要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必须有创造性的教育,要有创造性的教育,必须有创造性的教师。只有教师具备了教学上的创新,才有可能导致学生学习上的创新。教师运用创新思维的策略,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创新的动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教育工作者要有创新的意识,要有放手让学生创造的胆量,“好学生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学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它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要认识的知识虽然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全新的,仍要经历一个由不知到知的重新创造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创新意识,依靠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应少用陈述式的语言,大力倡导讨论式教学。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动脑、动手,起到加工知识,自我增长知识的作用,达到激化创新思想,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次,可以开展课外活动,使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运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外活动中要努力营造一个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让学生放下肩头沉重的书包,轻轻松松地投入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如竞赛活动,开展各种兴趣、特长、学科小组活动,举行小发明、小制作及小论文比赛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具有趣味性、自主性、灵活性等特点,正确加以运用,对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开拓学生视野,丰富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积极的意义。
最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对产生良性的教育效应,提高教育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地位,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首先要从自已头脑中剔除封建思想的残余,与陈腐的教育思想划清界限,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真正承认学生"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陶行知先生告诫教师:"要向小孩子学习"。了解、懂得"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
教育创新既是进行创新教育的前提,也是同创新教育相伴随的一个过程。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当继承和发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断丰富自身的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灵活运用陶行知理论,使陶行知理论不断发扬光大。
金燕小学 平晓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