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4-3 16:41:00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内容:
数学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教科书P82——83
教材分析:
《名数的改写》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内容。通过这局部内容的教学,一方面使同学进一步记熟单位间的进率,另一方面也教给同学进行名数间改写的一般方法,为学习复名数的相互改写做了准备,其内容在实际中非常有用。这节所学新知识不多,教学以复习、整理为主。
同学分析:
在前几册已经分散出现了一些名数的改写,主要以单名数改写为主,同学掌握的很好。因此,这局部教学内容对同学来说难度不大。此外,一些同学在学之前已预习过教学内容,很多同学都能做出课后题。所以这节内容以同学自学、讨论、归纳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设计思路:
依据课改精神、理念,以同学为主体,让同学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同学数学学习的历程和同学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体现课改教学的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名数、单名数、复名数的意义,理解数和单位名称与名数的关系。
技能目标:
1、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掌握名数改写的计算方法。
2、提高同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同学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会进行简单的名数改写,掌握名数改写的计算方法;能根据数学事实进行归纳总结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同学:预习这节课的内容。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遇到困难了,是什么困难呢?(播放课件)大家看,老师想知道学校操场跑道有多长?教室面积有多大?现在是几点钟?谁愿意协助老师解决这些困难呢?
让同学用估算方法给出答案,并写在黑板上。
【通过课件中的图画、音乐和教师需要协助的话外音,把同学带入情境,让同学发生协助教师的欲望,想方设法给出答案。课标指出:第二阶段,要重视口算,加强估算。这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出来。】
二、教学单名数和复名数。
1、教师给知名数的定义,让同学指出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
2、让同学观察给出的答案,看有什么不同。
3、教师给出单名数和复印名数的定义,并让同学举例。
【让同学观察、考虑、举例,充沛调动同学的思维。】
三、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的改写。
㈠、出示以前学过的单名数的改写。
3米=( )厘米
㈡、提问:
1、你们是怎么做的,谁来给大家说一说?(同学说方法)
2、哪个是高级单位?(米)哪个是低级单位?(厘米) 那么这是一个从什么单位到什么单位的改写?(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的改写)
我们做的时候是用谁乘以谁?(3×100)
3是什么?100是什么?(3是高级单位的数,100是它们之间的进率)
3、同学总结归纳方法。
4、巩固练习。
㈢、延伸:2吨50千克=( )千克
同学讨论、交流,教师补充、纠正。
【《课标》指出:第二阶段同学在学习中以探求模式、找出规律为主。课堂是同学的,同学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同学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探求、总结规律,远比教师直接给出的效果好。】
四、从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的改写。
㈠、出示以前学过的单名数的改写。
50000平方米=( )公顷
㈡、让同学根据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改写的方法,自身归纳总结出从低级单位到高级单位的改写方法。
㈢、延伸:375分=( )时( )分
同学讨论、交流,教师补充、纠正。
【此环节与第三环节内容相近,让同学自身梳理教材内容,发挥同学的积极主动性,发展同学的逻辑思维和类推能力,真正做到让同学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让同学体验到胜利的乐趣。】
五、作业。
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约需42524分钟,是几日几时几分?
【设计生活化的作业有利于激发起同学求知的欲望,只有同学这个内因起到了变化,课堂教学才起到了自身应有的效果。】
板书设计:
名数的改写
180 米 3米=( )厘米
↑ ↑ ↑ ↑
数字 单位名称 高级单位 低级单位
名数 方法:用高级单位的数( )它们之间的进率。
单名数:一个单位名称
复名数:两个单位名称 2吨50千克=( )千克
50000平方米=( )公顷
375分=( )时( )分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富于变化的群体,主体、客体、媒体之间处在不时转换之中。从学的角度看,同学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同学通过教师这一媒体的引领而同学教材、掌握教材并获得全面发展。从教的角度看,教师是主体,同学是客体,教材是媒体,教师通过教材这一媒体的中介,使同学获得全面发展,实现培养目标。这种不时转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现场性,同时也使教学效益大大提高。我在教学这节内容时,时刻意识到这一点,积极地创设情境,让同学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集中、发展同学的思维,让同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关注同学学习的过程,是这节课的胜利之处,这也符合课标的要求。教学中要注意放飞同学的思维,相信同学的能力,给足同学练习、准备的时间,小组合作讨论不走样子。另外,对个别同学要加以指导,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不打击同学学习的积极性。这一点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