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9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细节中追问,在思考中成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3 09: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吴集中心小学 邵国庆



  【内容摘要】教育是由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着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着深刻。要让学生感受教育的真爱,就需要教师发掘教育资源,捕捉教育细节、运用教育细节,唤起他们对追求知识、追求真理、追求生活的渴望。


  细节,《现代汉语词典》列出了释条: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这一释条中“细小”很容易让人误解为“不起眼”,以至于让人以为“细节”只是隐性的、可有可无的、无关紧要的,“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等名言更是推波助澜。其实,大志之人更应讲究“细节”,“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如是说。语文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会碰到很多“细节”,千万忽视不得。



  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说过:对“细节”的发现,常常成为教育中巧妙的切入点;对“细节”的把握,又常常成为教育中生成性资源。的确,“一滴水可映出太阳光辉”,关注生活上孩子的每一个行为细节,推敲教师的每一个指导细节,欣赏细节、把玩细节,才能使教育魅力无穷。



  【故事一】



  最近,听了几节年轻老师的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其中的一节课是低年级的语文课。老师在上课时用了亲切的语言,与学生配合得很好,学生在老师一步步的引导下,大声地朗读,热烈地讨论,课堂气氛相当浓厚。这节课老师在运用表扬的策略上选择了普遍表扬的方式。只要学生起来回答问题,下面就是“你棒!你棒!你真棒!”要么就是“我棒!我棒!我真棒!耶~~~~”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小手拍得通红,有几个同学嗓子都变声了,教室里也有一度失控的局面。下课后问一小男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节课太好玩了!”还是那样地大声说。我茫然了。



  【我的反思】



  《中庸:语文教学的呼唤》里有一篇文章,我对其中的一个小故事很有感想。一个原本卖鱼的人很想成为诗人,写了很诗,他去找一个很有名气的诗人向他请教,拿了一大叠诗稿给他看。这位诗人用了一个多小时很快看完,对这个人说:“你还是去卖鱼吧,写诗你没什么感觉。”他听后大喜过望,“我就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可是每次去出版社他们退给我诗稿,总对我说回去继续努力!我老早就想听你这句话了,只有你对我最真诚。谢谢你!”



  “赏识不是万能的!”无原则的赏识有可能会误人子弟。就像故事中的卖鱼人,也许他选择把卖鱼生意经营好,做强做大,更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他听了那些赏识、鼓励的话却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自从出现“赏识教育”,课堂里老师都是表扬,很少纠偏,好像你一指出学生的缺点、错误,你就没有赏识他,没有平等对待学生,蹲得不够“低”,你的课堂就是传统的,你没有转变教学思想,太落伍了!



  我想我们还真的得反思自己:看问题是否客观?是否辩证?是否简单化了?事物都有两面性,没有哪一种教育方式是万能的,有利就有弊!有时候我们还真得向我们的老祖宗学习,走“中正”之道,不偏不倚、客观理性!教无定法,只要是合适的,有效的都是好方法。不是流行的就是最好。



  【故事二】



  这是一个学生的亲身经历。



  语文考试刚开始,我就想上厕所,老师在考试前用严厉的语气说:“考试时不允许上厕所。”我只好憋着,随着时间的的流逝,考试时间刚过半,我实在憋不住了,真后悔,中午为什么要喝那么多的汤呀?我抬头望望老师,他还在教室里悠闲地转着,不时看一下同学的试卷。我猛然发觉我的裤子有点湿了。我的头埋得很低,不停地盘算着下课怎么走出去。还哪有心思考试呀?这时,老师离我越来越近,我的脸红了,老师发现了我的异常。在我的旁边站了一会儿──他看到了我凳子下湿了一大片,转身走了。



  教室里还是那样地安静,不一会儿,老师捧着一只茶杯进来了,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后来到了我的桌子旁。一不小心,杯子里的水洒在我的裤子上。我们同时“呀──”地一声叫了出来。其他同学的目光全集中到了我的身上,老师笑眯眯地看着我,我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老师摸摸我的头说:“不好意思,弄湿了吧,把衣服换了再来考试吧。”我忑忐忑不安地走出教室……



  【我的反思】



  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就是要千方百计的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在孩子们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再没有什么比自尊心和自信心更重要的了。它们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更应该关注怎样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故事二中的老师在学生极其尴尬的时候,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不至于学生在别人异样的眼光中成长,这样的举动对老师来说很普通,可是它能改变一个学生一生的成长轨迹。这样简单的举动是多么地可贵。 现实生活中,不注意保护孩子自尊心,不尊重孩子隐私的事已司空见惯。有的孩子一件事没有做好,就说你怎么这么笨;孩子平时有些胆小,就说你真是个胆小鬼;孩子一次考试成绩不佳,就说你怎么这么没用;孩子偶尔一次小小的失误,就指责你怎么这么不给人争气。看孩子不顺眼,总是指责、埋怨,有的甚至打骂体罚。久而久之,一个本来不错的孩子,会在一片指责埋怨声中,失去应有的上进心和自尊心,最终难以成才。



  俯身扶起小草

  不要有过多的想法

  如果你的手松开

  小草能够站稳

  它会由青变黄走完这个轮回

  它会记住摔倒的重心

  它会把一些感受作为对比

  向那只踩到它的脚挺一挺身子



  漫山遍野的上草

  肯定有一棵受过伤害

  现在你记不清是哪一棵

  在等的动荡之中

  隐藏起折断的经历

  当你捕捉到小草的感受

  若有所思

  你正站在小草的位置



────王琦 《扶起小草》



  每个人未来的成功与失败,其主要原因都与自尊心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有人将之喻为“精神的生存者”、“人生的钥匙”。英国作家毛姆说:“自尊心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原动力。”具有高度自尊心的人善于处理各种事物,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高度的自尊并不是自鸣得意、高傲自大,而是一种沉着、冷静的自我尊重感,他不仅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也懂得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尊严。



  【故事三】



  下午第一节是作文课,学生们的精神状态不好。夏天的课就是难上,学生不知道休息,上课时软绵绵的,无精打采。教学效果肯定不好。



  这次习作的内容是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写出小动物的外形和行动特点。学生的生活经历很丰富,我想应该能够写出好的作文来。于是,我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学生的反应很平淡。我的备课思路被打乱了,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写小动物感兴趣呢?我把教学思路改了一下,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我在导入新课之后,对学生说:“把你喜欢的小动物告诉我们吧?”已经有学生举手了。



  生1: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小花猫。



  生2: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小狗。



  生3:我喜欢的小动物是小鸡。



  ……



  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可以说是多种多样,有的学生把蚂蚁,大象都说上了,对那些不了解的小动物,学生写起来有困难。我说:“把你最了解的小动物在头脑中想一下,告诉大家你想写这个小动物什么?”教室里安静了许多。



  生1:我想写它的样子。



  生2:我想写它吃东西时候的样子。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能说出什么时候的样子,比较具体。)



  生3:我写小猫逮老鼠时的样子。



  ……



  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总是停在想象与实际的边缘,不能完整地说出小动物的具体样子。于是,我设计了以下做游戏的环节:一位学生来描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其余学生猜一下描述的是什么小动物,学生的兴趣大增,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我对他们说:“不能与同学讨论,这样同学就能很容易知道了。”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了,每一位同学都在思考,几分钟之后,有不小同学开始举手了。我发现学生在听回答时特别认真,这是以前没有的。(学生想要在同学的面前展示另一种才能,这种表现欲望促使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次机会。)下面是精彩中的一个:



  生:老师,我来说一个吧。它的样子很特别,脖子比较长,身上的羽毛呈灰色,从来不沾水,走路一摇一摇的,有点像企鹅,它的眼睛很小,不过很有用,能在水中寻觅食物……



  (没有说完,有不少同学都己举手,)



  生1:老师,他说的是鸭子。



  生2:老师,我觉得鸭子这样写有点不太好。



  (师:你说怎样写好呢?)



  生2:它虽然没有孔雀那样拥有美丽的羽毛,但它却有为人类服务的美好心灵;它虽然没有长颈鹿那样有骄人的身材,却有能够不停地奔波劳碌……



  (学生的由形象地描写到抽象地概括全来自生活的积累,是他们对小动物认真观察的结果,是他们的真实感受,发自内心的。)



  这个环节的设计解决了学生因为讲解的枯燥无味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自由的猜谜游戏中掌握了作文的写法。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小动物动作的写法,我让几个小朋友进行了表演,学生表演得大胆活泼,每个学生都在说话时用上了不少表示动作的词,准确地掌握了小动物动作特点的写法,使课堂变得轻松了不少。



  【我的反思】



  “细微之处见端倪”,只有把语文做细,在细中找到机会,才能在无形中为教师的个人发展发挥潜在作用。“把细节做到极致就是完美。”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更应关注细节。关注细节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教师的思想性格和为人处世的原则,相当于教师的个人名片,关注细节是一种认真的态度。从某个角度说,在语文教学中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教师,对语文就缺乏认真的态度,对教学只能是敷衍了事。他们无法把语文教学当作一种乐趣,而只是一种服劳役,因而久之很容易缺乏教学热情。关注细节更是一种精益求精,语文教学队伍中缺少的恰是一批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很多时候,我们的教与学存在浅尝辄止的毛病,甚至有时我们很心浮气燥。文学是一种修养,学习语文本身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好渠道,静下心来,从别人挖掘过的深井里再往下挖;静下心来,从别人没有开垦的荒地耕过;静下心来,感受无人问津的角落里小草的顽强;静下心来,我们就养成了关注细节的好习惯。



  所以发现、捕捉和处理细节,反映了教师的睿智,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善于观察和捕捉课堂中生成的教学资源,在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时,教师在没有预设的前提下,没有打断和阻断学生的想法,而是顺势利导,充分让学生阅读,扩展了学生的思维。正是因为教师善于捕捉和利用细节,反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不是尾声】



  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教育的大思想、大智慧;细节虽小,却能帮助我们实现有效地课堂教学,它虽然有时是无法预设的,但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有意识的关注,适时捕捉把握不期而遇的教学契机,课堂就能焕发出新的活力,于细节处见精彩。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与能力相互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也是精神与生命共同发展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时时闪烁跳跃着一个个鲜活的细节,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一双“发现”的慧眼,及时捕捉课堂细节,珍视细节,在师生互动过程中,生成别样的精彩。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0 07: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