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学习“小蝌蚪找妈妈”,文本写的是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
课堂伊始,板书课题时强调“蝌蚪”二字都是“虫”字旁,强调“找”是左右结构。读课题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小蝌蚪长什么样’。学生知道从第一自然段去找,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大脑袋、黑灰色身子、长尾巴。提问: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呢?相机板书(青蛙),在“妈妈”的后面。
第二个环节,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小蝌蚪的妈妈青蛙长什么样。学生读了两三遍后,进行交流,并相机板书:大眼睛、宽嘴巴、绿“衣裳”、白肚皮、四条腿。
第三个环节,学生默读课文,图画“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的“变化”。看到多数学生露出为难的情绪,我再次启发说:你只要是用心读课文,并一边读一遍思考,一定能找出小蝌蚪发生变化的关键词,且会画出来的。不一会儿,我转圈巡视时,发现了一些学生只在小蝌蚪发生变化的关键词处“画蝌蚪”。我再一次提醒,请同学们把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画成连环画。我再次转圈巡视,多数学生明白了。我找学生板书图画小蝌蚪的变化,学生顺利地画了出来。看着学生的版画,同学们说着: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先长出两条后腿,又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成了小青蛙。
第四个环节,分角色读课文。学生最喜欢分角色读课文了,先让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小蝌蚪、鲤鱼、乌龟、青蛙的说的话,并在小组内分角色读,而后班上分角色读。再次,让学生默读课文,找一找在小蝌蚪见到鲤鱼和乌龟时的不同。学生交流后,我板书:迎上去、追上去。再次,让学生说说“迎上去”与“追上去”有什么不一样的。学生发言很踊跃,但是大都说不到点上。最后,请学生与我配合,进行表演,学生终于明白了:面对面是迎上去,前后的是追上去。学生脸上露出了笑容。
最后环节,学生读句子,并用“已经”说些句子,学生都轻松地完成了。
这节课,这节课我很满意,因为,让学生图画课文内容,学生感到很是新奇,注意力很是集中。我呢只是起到了点播、引导的作用,让读书成为了阅读课的重要方式。这节课,学生也很满意,因为学生在不断读课文,特别是默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会了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且又学了一招:可以同图画表示对阅读的理解。另外,对于“迎、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感知了汉字的独特魅力。这节课我很满意,学生也很满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