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明文阅读复习之说明方法》教学反思
保亭思源实验学校 周小丽
4月22日上午第三节课,我上了一堂《说明文阅读复习之说明方法》,一堂课下来,感觉有一些收获,也发现不少问题。
说明文阅读复习内容包括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这些块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并不少,如果安排在一课时完成,时间显然不够用。通盘考虑之后,我决定舍弃考点较少的部分,只保留历年中考中考点常见且必出的内容复习。经过对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分析筛选,我把这堂课复习内容确定为掌握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这两点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我希望借助这节课的系统复习,帮学生总结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使学生熟悉相关的考试题型,探讨、掌握解题方法,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因此我把课设计为指导、练习课。
我将搜集到的材料进行了整理,从出题形式,加点词语的类型,解答的步骤,注意事项几个方面进行了归纳。对内容的梳理比较系统全面实用。那怎样呈现这些内容呢?我的总体构思是:复习说明文方法的相关知识----展示题型-----教师明确解题思路-----课上练习-----这样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教学环节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的后半部分安排了大量的练习题,旨在加强学生的应用能力,把所学落实到实际中去。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灵活使用材料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最初的设计中,我准备都使用2014年试卷中的文段和试题,可是由于没有找到合适的试卷,又担心整篇的文章学生阅读起来用时过长,影响进度,就改为了只摘相关的文句和试题。这样做虽然不影响学生对文意的理解,但和对文段进行压缩的做法比较起来,那种处理材料的灵活性显得更强。
其次,没注意锤炼导语、过渡语。
好的导语过渡语能激发学习兴趣,体现课程内容的层次性,一环扣一环,引人入胜。我没有做好这项工作,课堂始终给人一种按部就班,平平淡淡,波澜不惊的感觉。
总体来看,我抓住了重点,通过课上练习使学生提高能力的设想也得到了落实。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课程的建构不够合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