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吆喝》教学设计(徐崃中学)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01:00 | 只看该作者

《吆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在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了解“吆喝”中包括的民风民俗等。
  2、学习文章合理布置结构、注意语言的衔接过渡的方法。
  3、培养同学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掌握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色。
  难点:体验作者在写“吆喝”中的内在情感。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2、讨论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接头吆喝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一年四季,一天从早到晚,你听到街上的吆喝声了吗?请大家模仿一下。(同学自由发言,扮演)这是老师收集的吆喝声,我们来听听,看谁学得最像,最有蕴味。(教师播放街头吆喝声录音带,同学品评)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篇专门介绍街头巷尾经常回荡着的吆喝声的文章,它就是著名记者、作家、文学翻译家萧乾先生的《吆喝》。
  街上每天都有“民间艺术家”免费演出。那或悠长或短促或生动或沙哑的吆喝声,在无心人听来或许顿生厌烦,而在有生活情趣的人听来,却是优美动听的音乐。这不,在萧乾的笔下,街头吆喝就有了动人的意蕴。
  吆喝声,是“生活的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假如时光倒流,在旧北京城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听到商贩叫卖的各种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声中,但听一听萧乾的《吆喝》,依旧能引发我们的无尽遐想,那往昔的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同学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2、同学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教师总结:本文介绍了旧北京街大街小巷各种吆喝声。围绕吆喝声,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介绍了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示方式以和音韵节奏等。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掌握文章结构,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3、同学精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提出疑难问题。
  4、就疑难问题小组成员展开讨论,合作探究,一起解决。如有同学不能解答的疑问,以提交纸条的形式向老师提问。
  5、教师总结归纳共性问题,并演示,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老师提出问题,同学小组讨论,大家一起明确。
   ⑴ 文章重点是写北京街头的吆喝声,为什么要从洋人对北京街头吆喝的文章写起?
     在第二局部中作者主要介绍了北京街头的哪些吆喝声?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⑵ 作者是如何将纷繁复杂的事物介绍得有条不紊的?
   ⑶ 作者为什么能对吆喝内容、声调、韵律进行概括归类?这些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⑷ 你喜欢哪些描写?为什么?
三、品读课文,揣测语言,体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1、教师提示:
    本文是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几例,仔细品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教师可就语音、语调、语速以和动作谈自身的认识和看法。也可播放实际作品中有关吆喝的片断供同学观摩。
    同学自由扮演,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也可选课文中的例子示范,如“混沌喂──开锅”“硬面──饽饽”“行好的──老爷──太(唉)太──有那剩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塔。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语言不乏生动幽默的特点。
    同学自选例品评。
 
【课堂小结,迁移拓展】
  同学们,听冯骥才先生这么一介绍,还真让我们咂摸出吆喝声的一些味道来。吆喝是一种口头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声音将被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我们应抢救这种具有独特搜集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且提出自身的看法。
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访问座谈、查阅文献、摄影录像等。
以四人一组为宜,以优秀论文的形式上报自身的调查结果。
 
【安排作业】
  1、把文章改写成一个相声脚本,然后在班内扮演。
  2、课后搜集整理街头吆喝声,体味“吆喝”的韵味。
 
【板书设计】
  吆喝(1~3)引出话题
    (5~9)从早到晚
    (10)一年四季
    (11~14)对吆喝声进行评价、品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01:00 | 只看该作者

《吆喝》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吆喝》是北京作家萧乾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对旧北京街市上叫卖声的回忆。文章在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了愉悦和怀想,能引人体味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积累词语,掌握词的读音、意义。了解作者和其对吆喝的品味分析。
    情感目标:树立文化大观念,品味日常生活中的动人底蕴,做生活的有心人。
    能力目标: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掌握文意,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揣测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越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积极开展记录街头吆喝声并整理的语文活动,为抢救文化遗产做贡献。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
    教学难点:开展语文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同学的语文能力。
二、说教法
  1、结构、层次:
    从同学活动角度主要设计为三个环节:
    快速阅读──选点品读──迁移扩读。
  2、思路、理念:
    引导入境尽量简洁明快自然得体。
    明确目标为的是减少同学学习活动中的无效思维,并有利于学习活动中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阅读方法的指导,重在同学体验,新课标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师应该教同学阅读的方法,这是重点之一,而且是下一环节的基础,要视同学情况舍得花时间,同学阅读方法的指导形式要多样。
    提问探究,目的是引导同学了解这篇散文的写法和风格,让同学更多地接触语言资料,提高其整体掌握、概括提炼的能力,做到从语言品味中领悟内涵,指导同学动口、动手、动脑、动心地学习语言。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同学原有的知识与经验是教学活动的中国”“同学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同学伙伴间的互动互生是最接近‘最近发展区’的。”因此,这环节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师要尊重同学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允许并鼓励同学各抒己见,勇于提问质疑,讨论争辩。
  3、手段和依据:
    教学手段方面,设想运用简单课件辅助教学,做到实用、有效,不搞花样。提供文字资料以提示重点作资料参考,图片画面的运用也仅为激发联想想像而设,坚定语文课堂“文本学习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教学立场。
三、说学法
  学法指导。
  同学在充沛预习、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必需掌握以下学法:
  自主学习法要求同学必需学会使用工具书,养成看课文注解,自学课文的好习惯,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考虑踊跃发言、课后和时复习巩固等。经过自学,应基本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我国的当代教育家魏书生、钱梦龙、黎世法等人的教学论都特别强调同学的自主学习法。
  诵读品味法要求同学在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涵咏朗读品味,读出文中的韵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读可以对同学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同学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
  发明性学习法要求同学有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创新的精神,学会联想、想象、体味、感悟、迁移、转换,才干发明出属于自身的新的东西来,尝到学习与发明的胜利的喜悦。我国著名教育家王森然的王氏教学理论以和徐锦熙的三段教程论都特别重视同学的发展性发明实践,日本东京文理大学的垣内松三教授的教育理论也极力推崇让同学进行发明性学习,足见,发明性学习法是有其较强科学性的。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板块之一:
  快速阅读活动。活动目的──整体感知。
  1、同学快速阅读全文并考虑:作者围绕北京城的吆喝声介绍了些什么?
    提示: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发现文章的层次结构,并由此概括出主要内容?
  2、方法积累:
    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语句(过渡句、总领句、段中心句、总结句),有助于发现文章层次结构,熟悉课文内容。
  3、用此方法重点速读4~10自然段,让同学归纳商贩四季和早晚吆喝的内容。
  教学板块之二:
  选点品读活动。活动目的──品味语言特色,体会作者情感。
  品味语言特色:
  1、介绍北京口语特点。
  2、北京商贩的叫卖免不了用地道的北京口语,作者描写吆喝的语句,也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让同学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富有京白特色的语句,并大声朗读,品味其中的意味:
  3、重点阅读11自然段,品析吆喝的“法儿”。
  4、在家乡,你听到的吆喝有哪些?你能说说这些吆喝的内容与特色吗?
  体会作者情感:
  1、萧乾说过:“《北京城杂忆》不是知识性的。我是站在今天和昨天、新的和旧的北京之间,以抚今追昔的心情,来抒写我的一些怀念和感触。”
    作者在《吆喝》一文中怀念的不只仅是吆喝的内容,他还怀念什么?请找出相关语句,仔细品读,体会作者情感。
  2、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也会想中国什么,怀念些什么?
    (同学畅谈自身的感悟)
  教学板块之三:
  迁移扩读活动。活动目的──体验升华。
  1、同学自读《市与城》
  2、品析文中语言的特色。
  3、体验作者在此文中与《吆喝》相同的情感。
五、板书
     吆喝
  语言:富有地方特色
  情感:怀念往昔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02:00 | 只看该作者

《吆喝》说课设计
【设计理念】
  如今的中同学对于旧式的“吆喝”是相当陌生的,这就为教学带来了难度。为此,教师可以借助录音、录像等媒体使增加同学对“吆喝”的了解,教师还可以根据当地条件,设计有关活动,如让同学走上社会,走上集市,倾听吆喝,搜集、调查、整理甚至可以学上一两句当地的种种“吆喝”,了解其作用,分析其与广告的关系。总之要增强同学的感性认识,并借此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
 
【教材分析】
  《吆喝》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和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俗以和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吆喝》写的是实际中业已渐行渐远的“生活交响曲”质朴简单,但趣味良多。往昔生活片断,人生的种种印象都仿佛都随着这吆喝声而鲜活起来。本文以平易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引人体味蕴含的浓郁的生活情趣。
【学情分析】
  这是一片篇幅较长的文章,同学学习的过程中势必会发生阅读障碍,对于重点、难点较难掌握,需要长文短教。而同学经过前一段的阅读训练,大多数能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协助理解,这堂课也需要让同学在反复的读、圈划中感悟文字,通过不同层次的读来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设想】
  本文教学中宜引导同学课内外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学时先由生活现象或教学媒体示范,使同学对吆喝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适当增加同学的知识储藏与体验。在自读中品味语言。学习课文之后适当开展一些活动,加深对文章的认识和兴趣。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了解旧北京有关吆喝的民俗知识,学习民俗类散文的语言和写法。
  2、过程与方法:
    朗读课文,整体掌握文意,揣测语言,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
  3、情感与态度:
    感受京城特色的民风民俗;体验中国地方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1、生动幽默的语言。
  2、结构布置独特。
【教学难点】
  生动幽默的语言。
【教学方法】
  三单元阅读教学法。
  由教师引导同学围绕学习目标讨论,然后根据同学讨论的结果进行点拔,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
  在认知阅读环节中主要训练同学对课文内容的归纳能力,并整体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做适当评价。
  在理解阅读环节中,引导同学用找关键词、句的方法来协助理解,在反复的读、圈划中感悟文字,促使课文内容的研讨更加深入。
  拓展阅读环节中,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同学注意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积累的结合。
七、多媒体课件
  课件的制作突出了精美与实效的特点,处处对同学的学习活动予以指引,并配以影视资料,辅助教学。
八、教学特色
  本课的教学实施了我校“三单元阅读教学法”,教师由讲师变为导师,同学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习,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解决同学的学习疑难。特别是教学中设计的拓展延伸,使课堂变成了开放型课堂,培养了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合作交流意识和良好的情感价值观,并使之整合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22: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