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0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一语文《伤仲永》学习指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0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一语文《伤仲永》学习指导
  
  《伤仲永》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
  
  第一局部(1~2段),详述方仲永的事例。
  
  第二局部(第3段),就事说理.标明作者的观点。
  
  【结构示意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07:00 | 只看该作者

  《伤仲永》课文翻译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身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家长、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访问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干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干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原本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07:00 | 只看该作者

  《伤仲永》诵读指导
  
  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1、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3、其诗/以养家长、收族为意。
  
  4、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6、余闻之也/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07:00 | 只看该作者

《伤仲永》课文背景知识
  
  1、作家作品: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市)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文学常识:
  
  这是一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意思是随手笔录,不拘一格。我国古代的随笔经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说明某种观点。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值得玩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07:00 | 只看该作者

  《伤仲永》问题探究
  
  1、课文的两局部有什么联系?重点在哪一局部?
  
  本文采用了借事说理的写法。第一局部是叙事,第二局部是说理,两局部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重点是第二局部的议论。
  
  2、造成方仲永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方仲永天赋超凡,五岁时即求书具赋诗,可是到了二十岁已经“泯然众人矣。”造成方仲永悲剧的原因是其父“不使学”,为什么他的父亲不让他学习呢?原来是为了“利其然也”。
  
  3、从《孙权劝学》到《伤仲永》,通过二者的比较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吕蒙与方仲永均有很高的天赋,但结果却不一样。一个令人“刮目相待”,一个“泯然众人矣”关键再于后天的学习。
  
  吕蒙和方仲永的差异还在于学习环境,吕蒙的上司孙权是“劝”学,而仲永的父亲却“不使学”,所以结果不一样,吕蒙学习后“已非复吴下阿蒙”,而仲永的结局则让人感伤。
  
  由此可见,人不学习,即使天赋再高,也难以成绩,而后天刻苦努力,永不自满,则定然会有收获,这对于每一个正在生长中的青少年和每一位家长还是极有警示作用的呀。
  
  4、叙事局部有详有略,为什么对仲永的才干初露写得这样详细?
  
  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详写方仲永的才干初露,是为了突出他的“神童”天赋,与后来的“泯然众人矣”形成巨大的反差,而这一结果是他父亲“不使学”一手造成的,从而更好地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5、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找出相关内容加以说明。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局部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干变化的过程,议论局部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只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烘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局部,言简意深,说理严谨。
  
  6、仲永的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些变化?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干;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干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7、最后一段讲了什么道理?
  
  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8 05: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