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 | | | 展示年代尺,请同学们思考中华民族在追求百年复兴的道路上,哪几个节点特别具有标志性意义? 教师解释与引导,这4个时间点代表着中国百年复兴梦的初显,梦的起航以及梦的跨越和圆梦时刻。在追求复兴之路的伟大征程上,精神始终是支撑我们民族前行的不竭动力。由此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走在复兴之路上: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 | 学生通过相互讨论,认识到1911年辛亥革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78年改革开放以及2050年这四个节点尤为关键。 | 利用年代尺回顾历史,既能培养学生的时序感,又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历史学习的参考方法。同时也便于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为新课教学作好铺垫。 | | 出示钱学森资料以及教材第60页,引导学生思考并完成: 问题1:假设你是当时的钱学森,一边是较高的社会地位,优越的物质生活以及美国人民的盛情挽留,一边是百废待兴的中国以及中国人民的殷切期盼,你的选择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问题2:“……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钱学森冲破重重困难,依然决然回国,对此,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问题3:钱学森、李四光等科学家和学者欣然接受祖国的召唤,纷纷回国,对新中国建设有什么意义? | 学生阅读钱学森资料 思考并回答问题1,答案开放式,只要选择和理由一致就可以了。 思考并回答问题2, 体会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思考并回答问题3,体会民族精神对新中国建设的作用。 | 问题1通过创设情境和开放式问题的设计,一方面通过自己与钱学森选择的对比,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钱学森所做选择的艰难和伟大之处,更易体会钱学森等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浓浓的爱国情,另一方面对选择也没有固定答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问题3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对新中国建设的作用。 | |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62相关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今天,我国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武器扩散,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为什么要研制原子弹? (2)当时科研人员研制的主客观条件是怎样的? (3)在主客观条件如此艰难和薄弱的基础上,中国依旧创造了科技奇迹,仅仅用了20年的时间,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研制的成功,对此你是如何来理解 两弹一星精神的? 2.引导学生:利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谈谈新中国建设时期(1949──1978),各行各业涌现些出的先进人物或先进集体典型。思考:他们是如何引领当时的社会风尚或者成为新中国的脊梁和骄傲的? | 学生阅读教材P62相关内容, 思考并回答问题1,着重体会研制原子弹对于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思考并回答问题2中体会研制两弹一星的艰难。 提高思考并回答问题3,同时在前两问为铺垫的情况下,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 学生各抒己见,介绍新中国建设时期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人物及先进事迹。(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孟泰精神等) | 活动一问题1的设计,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思维的能力。问题2考查学生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问题3的设计,是在前两问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件和具体人物的分析,体会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 通过活动二的设计,培养学生收集资料,选取资料,组织材料的能力,在感悟先进人物各种优秀品质的同时体会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进一步理解民族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 | | 教师出示活动要求和探究单 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阅读和收集材料的基础上, (1)在活动探究单上填写本小组认为最能代表新时期时代精神的典型事迹或典型人物;(2)派出本小组代表与集体分享你们组的成果;(3)看看哪一个小组的成果最能震撼人心,被同学们点赞最多的胜出。活动探究单 典型事迹或典型人物: 事迹介绍(文字或视频):蕴含着的时代精神内涵: 教师对“深圳速度,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高铁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进行归纳,提炼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以及作用。 | 学生分小组阅读挑选课前收集到的材料;合作选取最具时代精神特质的材料;小组推选最能胜任任务的代表上台解说;全班以点赞的方式在各小组代表中推选所讲故事最符合时代精神特质并且解说最生动的小组代表;上台颁奖。 各小组解说包括:深圳速度,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高铁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 学生听取老师的讲解,集体归纳出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大致关系,以及两者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作用。 | 通过本探究活动,真正落实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理念;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选取资料、分析资料以及合作能力;活动中比赛奖励机制的引进,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对课堂氛围的活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活动二、三是对活动一基础上的总结和深化,通过直观的感悟各种精神品质到归纳时代精神的核心内涵,以及理性思考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对于共和国建设的作用。 | | 归纳小结组织板书,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回顾共和国的追梦之旅,感悟中国的沧桑巨变,叙写中华民族精神给你的人生启迪? | | 通过本活动设计,既是对上面追梦之旅的总结,更是对追梦之旅,对本课学习的进一步升华,从对精神的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和实践的高度,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理念。本课是一节综合探究课,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来推荐并且全班评选“最能代表新时期时代精神的典型事迹或典型人物”等活动的设计体现了综合探究课的特点,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线索设计明确。本课以一次追梦之旅作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的始末。在3个追梦过程中,分别感受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及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创新和发展(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领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共和国建设起到精神支撑的作用,最终必将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最后通过叙写人生启迪,升华本节课的主题,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行动。 2.不足之处 (1)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涉及的先进事迹不够精练,容易泛泛而谈,学生感悟不够透彻。 (2)这类课型教师既需要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剖析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强大的情感渲染能力,这是教师应努力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