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0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下册《绝句》公开课教案优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绝句》公开课教案 1
  一、教材分析:  
  1、[注释]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西岭:指岷山。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靠。
  2、[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只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括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3、[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二十岁起,漫游吴越、齐赵。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十年。755年“安史之乱”迸发后,逃往风翔投奔肃宗拜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实际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杜甫简单生平以和他的几篇著作。
  2、初步读懂诗歌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身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
  3、激发同学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兴趣,能背诵学到的一到二首课外杜甫的诗。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难点: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同学课外自由学习积累杜甫的诗作若干首。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春的旋律》,导入新课:
  1、在“春之声圆舞曲”的伴奏下,同学汇报寻找春天的收获。
  2、导:今天,我们新学习一首古诗,看看古人是怎样用诗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
  (二)、进入第一章《快快乐乐地学》,学习古诗:
  1、读古诗。
  (1)师轻快地范读古诗,同学谈谈听后的感受,体会诗歌欢快的意境。
  (2)谁知道杜甫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请同学简单介绍作者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当时,安史之乱平定了,天下太平,诗人回到了自身居住的成都草堂,看到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整体感受诗歌的意境,了解写作背景,为以下的学习做铺垫。
  2、按古诗学习的要求,小组同学讨论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找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地方质疑释疑。(教师可巡回指导,了解学习情况)
  3、各小组提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问题集体讨论释疑。(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重难点:“窗含西岭千秋雪”。)以同学自学为主,独立学习古诗,积累古诗学习的方法。
  4、读懂这首诗的意思了吗?咱们选一到二句来解释一下,如何?
  5、同学评析诗中写得好的地方,师协助归纳:“有声有色,”有远有近“。
  6、朗读、背诵诗歌。
  导:杜甫的作品中还有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绝句——
  7、同学自由朗诵绝句(迟日),考虑诗句的含义。
  8、同学质疑问难,讨论解疑。
  9、学习小组一起解释诗句的意思。
  10、读、背、积累古诗。(第二首古诗的学习以同学独立学习为主。)
  (三)、进入第二章《轻轻松松地听》,欣赏诗歌:
  导:同学们只花了分钟时间就学会了两首古诗,真是省时高效呀。老师猜测,现在咱们大脑里的小管家一定有些累了,就来轻松一下吧!
  同学欣赏或跟唱三首杜甫的名作:《春望》、《登高》、《蜀相》。(激发同学学唱的愿望。)
  (四)、进入第三章《开开心心地唱》,同学唱诗:
  1、反复听《前出塞》的古诗演唱,背诵或跟唱均可。
  2、自由背诵,男女生竞赛背诵。
  3、铿锵有力地跟唱一遍。
  (五)、认识诗人,了解诗作:
  导:今天,我们在这儿能欣赏到这么多优秀的古诗,真的要好好感谢一个人——杜甫。
  1、同学自由说说自身了解的有关杜甫的知识。
  2、自由交流自身积累的杜甫的诗作。
  3、看电脑老师的介绍,请同学说说自身知道了哪些知识。(了解诗人的生平知识,认识“实际主义”诗人的典范)
  4、出示诗歌《兵车行》,教师范背并解释,协助同学理解实际主义。
  5、出示小红旗,鼓励同学课外积累。
  六、设计意图:
  古诗具有语言凝炼含蓄,韵律和谐优美,意境深邃高远等特点,是陶冶同学情感,增强语言文字修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好教材。大量阅读优秀的古诗,能使同学掌握中华语言的精华,为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进行“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实验中,我改变保守的古诗教学一节课学习一首古诗的习惯,尽可能地增加课堂学习密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注意课内外结合,使同学在课堂中接触大量的古诗,读背积累二、三首,了解更多诗人优秀的诗作,带领同学漫游诗作的海洋。这样,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此时,再鼓励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同学由此和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就可充沛发挥同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25:00 | 只看该作者

《绝句》公开课教案 2
  [教学说明]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清晰,从激趣引题到感知全诗到逐句讲解到同学扮演诗人呤诵诗句,层层展开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会诗境的良好教学结构。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通过听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展开画面,贴图丰富画面的五步环节引导同学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并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情境,协助同学领悟诗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学重点。在指导同学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简笔画让同学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融听、思、画、说为一体,使同学领悟到“含”字的比喻写法,同时对“含”字作替换比较分析,不只协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同学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修辞形式对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以和表示诗意的特定作用,从而使同学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身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同学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同学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大幅彩贴画、录音带(机)、小黑板、大黑板上板书好全诗。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语揭题,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七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
  2、同学自读。
  3、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齐来复习一下。
  4、指名读诗:同学们会读这首诗吗?老师请四位同学一人读一句,开火车,谁愿意?(请两组)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第一句
  (1)听范读录音:同学们读得挺顺利,但读诗要有感情。老师准备了这首诗的配乐诵读,同学们想听听吗?(想)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用语言创设情境:听着这充溢感情地诵读,我们仿佛走近了诗人,也来到了四川成都杜甫草堂,草堂周围的景色真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出示画)(语言引导同学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鹂)黄鹂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鹂)
  (3)介绍黄鹂。黄鹂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局部是黄色的。
  (4)学习“翠”、“鸣”。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哪儿鸣叫呢?(柳树枝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5)读第一句诗。让我们一齐用欢快的语调,读一读第一句诗,注意七言绝句的(2、-2、-3)的节奏。
  (6)说句意。第一句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吗,谁能说说。(两只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儿在翠绿的柳枝间欢快的鸣叫着。)
  2、学习第二句诗
  (1)描绘情境。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白鹭)贴白鹭。
  (2)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3)讲“一行”、“青天”。那是一只白鹭吗?(不是)诗中哪能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这里的青是碧蓝、瓦蓝的意思。
  (4)说句意。那么二句诗的意思同学们会说吗?(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5)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诗,读出画面的美来。
  3、体会诗境
  (1)诗人作诗用语凝炼明快,仅仅两句诗就已使我们浮想联翩,画面里的色彩,诗中都体现出来了,你找到了诗中描写色彩的字吗?老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着重号点出来。(黄、白、青、蓝)
  (2)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照,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独特鲜艳的色彩特征。我们在读这两句诗时就觉得仿佛有这样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于我们眼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身美好语言描绘画面,同学们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两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4、学习第三句
  (1)读着读着,我们大家都沉溺在一片美好的春色之中,到处莺歌燕舞,生机勃勃,到处绿柳垂丝,春意融融,诗人杜甫被眼前的美景拔动了诗弦,不由在心中吟诵,斟酌诗句,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什么吸引住了?(诗人被远处的西岭雪山给吸引住了)贴西岭
  (2)讲解“千秋”、“含”。西岭是位于成都西边的岷山,那诗人说:“西岭千秋雪”,可以怎样解释?(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时间持久)诗人是从哪儿看到覆盖积雪的西岭山的?(诗人从窗口向远望),画(囗),你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吗?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同学们觉得这句诗中的“含”字用得好吗?这样我们无妨用其他的字来换换,可以用哪些字来换?(有、里、内、前)我们选两个字换上读读看,比较比较,体会体会。“窗有西岭千秋雪”,你们觉得怎么样?(太一般了)“窗嵌西岭千秋雪”,(嵌字写出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静态的画。)可是,我们一般说人才含着什么,这儿用了“含”字还好像把窗框写活了,写出画面的动态之美,更有了动感,诗中静动结合,充溢生机。这个“含”字用得真妙,让我们一齐读第三句诗,突出“含”字。
  (3)说诗句大意。(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景色像衔在窗框里一样)
  5、学习第四句诗
  (1)诗人凭窗远眺岷山雪峰,陶醉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赞叹不已,不知不觉,笔已经拿在手里很长时间了,诗人想起要写下诗句,一低头,却又看见门前的什么?(门前停靠在岸边的船只)边贴船只边叙述:船只不在航行吗?你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长江下游,江苏一带建立东吴政权,所以诗又用东吴指代长江下游,江苏一带的地方。
  (2)你会解释东吴万里船的意思吗?(从遥远的东吴航行来的船只)那“万里”在这里是指什么?(路途遥远)现在同学们能解释这句诗的大意吗?(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来的船只),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峡,一路畅行无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环境里才会出现,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是怎样的?(欢快、愉悦、舒畅)
  (3)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读第四句诗。
  6、体会诗情
  (1)此时杜甫重返草堂故居,已是“安史之乱”得以平定的第二年,诗人心情愉悦,才会有闲情逸致抬头远眺西岭雪景,俯首感受鸟语花香的明媚春色。所以诗三/四句就写了诗人远望近观的情形,同学们能不能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
  诗人抬头向远处看,只见,低头看近处,只见,看到这番情景,诗人心中。
  (2)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把三、四两句联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扮演情境
  1、刚才通过想象画面,我们理解了每句诗的大意,走近了诗人,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做大诗人杜甫,把诗人作诗的情景给大家扮演扮演。现在黑板上的这幅画,正无限的扩大、扩大……于是,我们这儿成了杜甫草堂,屋外的春色真是美如画。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阳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听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循声望去,诗人看到草堂和近怎样的一幅春景图,可以先向我们介绍介绍,而后诗人挥毫泼墨,并为我们高声呤诵所作的诗。先请大家在座位上讨论讨论,练习练习。
  2、同学扮演
  3、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呤诵呤诵。
  4、齐诵全诗。
  五、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齐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全诗描写了草堂和近的明媚春光,表达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誊写一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9:25:00 | 只看该作者

《绝句》公开课教案 3
  教学目标:
   1、使同学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同学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和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同学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身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过程: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师生一起纠正字音。
  2、自读诗歌,要求同学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
    黄鹂------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
    翠柳------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
    白鹭------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鸣------鸣叫。
    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
       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同学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千秋雪-------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
   万里船------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
     含------包括。
     泊------停泊。
   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同学体会画面的意境。
   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同学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
  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示,使同学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
  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同学独立说出译文。
  6、结合图画引导同学理解诗歌的意境。
   近景------- 两个黄鹂鸣翠柳,
   远景------- 一行白鹭上青天。数量
   远景------- 窗含西岭千秋雪,色彩
   近景------- 门泊东吴万里船。
  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
  8、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
  (2)解诗题
  (3)明诗意
  (4)悟诗情
  9、“知诗人”--------唐朝诗人杜甫。
  10、“解诗题”--------绝句: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补充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进一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境。
  11、同学自由为作者加诗题。
    进一步体会“绝句”为题的好处,体会诗人创作时的激情。
  12、“悟诗情”------- 在体会背景和诗题的情况下,自然领悟到诗人是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朗读全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6:2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